一場關於利益與站隊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無奈與抉擇。《網路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會爆發?

我們都知道在薩拉熱窩事件中,奧匈帝國的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的激進分子槍殺了,此後沒多久,隨著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被拒之後,一場波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全面戰爭就爆發了。

大公遇刺並不是爆發戰爭的原因,就連誘因都算不上。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引爆戰爭的炸藥就已在不停地堆積。

各大國間的博弈與利益沖突,不管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早已積怨已久。

被卷入戰爭的國家都有各自的參戰理由,而德國最初為什麼會選擇鋌而走險支持奧匈帝國挑起戰爭呢?

戰爭爆發之前的奧匈帝國看似強大,實則虛弱無比。

尤其塞爾維亞在兩場巴爾幹戰爭之後實力大幅度增強,這威脅到了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控制。

而與此同時,多民族的奧匈帝國內部還面臨著日益加劇的解體危機,內憂外患的言論達到了新高度。

不管是之前與塞爾維亞的『豬戰』還是爭奪出海口等等沖突中,處於焦慮中的奧匈帝國領導層都變得更為好戰。

他們認為現在已迫在眉睫,如果不主動出擊,帝國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自行瓦解或者被各列強瓜分蠶食掉。

奧匈帝國此時極度渴望一場巴爾幹戰爭來給自己輸送養分。

塞爾維亞的軍事實力雖在提升,但並不足以和奧匈帝國抗衡。

在歐洲的結盟網絡和勢力均衡的時代背景下,塞爾維亞的後盾是強大的俄國,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發動的任何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外交上的攻擊都充滿了危險,因此他們必須要得到德國的援助。

當時的德國是歐洲軍事第一強國,也是奧匈帝國唯一可靠的盟友。

奧匈帝國領導層認為只要得到德國的支持,他們便可以擊敗俄國和塞爾維亞。

在大公遇刺幾日後的7月初,內閣大臣顧問亞歷山大.霍約什被派往德國尋求支援。

德方做出了積極的回應,雙方都認為是時候好好收拾收拾塞爾維亞人了,並在次日給奧匈帝國開出了一張『空白支票』,保證無條件支持奧匈帝國。

德國將所有主動權都交給了維也納,並表示倘若戰爭不可避免,那麼越早行動越好!

如果沒有德國提供的外交支持,奧匈帝國是萬萬不敢向塞爾維亞發動軍事行動。

那麼德國為什麼最初要選擇無條件支持奧匈帝國呢?

即使是強大的德國,現已處於被各列強處處針對的不利局面。

德國是一個在戰火中鍛造出來的新興強國。

自1871年統一後的幾十年間,德國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實現了工業化,此時德國的人力《人口》和經濟實力都異常強大,更是歐洲軍事第一強國。

但正因為這樣,此時的德國在國際糾紛中處處被各列強針對,尤其是與德國競爭世界霸主的英國。

在1905年,此前一直與德國作對的法國在未經過多國同意的情況下,違反條約擅自大力謀求占有摩洛哥。

為此德國想通過一場多國會議來瓦解英法兩國的協約,但在1906年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除了奧匈帝國,沒有一個國家支持德國提出的遏制法國擴張野心的主張,英國在該會議上支持了法國。

而後的1907年,英國與俄國達成協約,該協約與1904年的英法友好協約以及1891年的俄法簽署的一項條約加在一起,俄國與法國建立了十分緊密的聯盟,英國與俄國建立了較為松散的聯盟,自此三國重組了歐洲權利政治的結構。

隨著與協約國關系惡化,德國愈發感到四面受敵。

德國當然也有盟友,但這些盟友都不怎麼合乎心意。

盟友之一的意大利算不上是一個強國,盡管他們的領導人一直聲稱自己是強國,但實際上差得遠,況且左右搖擺的意大利極不可靠,很有可能倒戈。

同盟國中的第四個隱藏成員羅馬尼亞也同樣不可靠,更糟糕的是,該國正在轉向俄國的懷抱。

唯一可靠的奧匈帝國此時軍力衰弱,已逐漸變成一個空架子。

在那個戰爭極度依靠陸軍人數的時代,奧匈帝國已落後於其他強國。

最初對戰爭規模的預想,德方高層最初抱以樂觀的態度:認為歐洲各列強不會幹預占據國際輿論優勢《刺殺大公事件與塞爾維亞有著緊密關系已是公開的秘密》的奧匈帝國發動軍事行動,俄國也不會介入這場戰爭,身處君主專制國的俄皇更不會支持暗殺皇室成員的一方。

奧匈帝國在戰爭中獲利後會削弱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威信,盟友的增強也能減輕自己的壓力。

1914年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了對方不可能接受的最後通牒,該最後通牒的目的就是為了挑起戰爭。

此時奧匈帝國如願看到了戰爭的火苗,隻是這場戰爭的規模和代價遠遠超出了預期。

縱觀歷史,沒有明顯跡象表明哪一個國家是戰爭的主要推手,所有大國都對戰爭的發生負有一定的責任。

德國和奧匈帝國的統治者在刺殺事件後采取咄咄逼人的行動,與其說是出於好戰性或強權政治,更不如說是他們對於國家處境的一種恐懼,甚至絕望之感。

各種壓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空氣中彌漫著敵人磨刀的聲音。

在這劍拔弩張的危險時期,他們認為發動戰爭已成為一場出於自衛的求生之戰。

創作不易,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