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管飽副食有肉,但要忙到六十九,漢代古籍裡的軍隊生活什麼樣。《網路歷史》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隨楓

字數:3632,閱讀時間:約17分鐘

編者按:自漢高祖創立漢朝以來,匈奴就一直是漢朝的心頭大患,他們屢屢侵犯邊境,掠奪錢財、殺害百姓,但漢初民生凋敝、國庫虛空,就連天子出行都不得不乘坐牛車,因此沒法對其進行反擊。

在經過幾代人的勵精圖治之後,漢武帝終於通過幾次大規模的征服運動擊敗了匈奴,並在北方建立了一道完整的邊防體系,屯田兵也是在此時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

這些駐守邊疆的士兵,身處於大漠南方,沒有中原的鶯歌燕舞、草長鶯飛,他們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邊境衛戍系統的形成

西漢完備的邊防系統是在漢武帝時期才形成的。

當時,劉徹在發動對匈奴的征服戰爭時,也在大力建設邊境的防禦體系,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修建邊塞。

早在秦朝,始皇帝就已經命令蒙恬修建一道綿延萬餘裡的長城,以防禦匈奴人的侵犯。

到了漢朝,秦長城許多地段都完整地留了下來,漢高祖就曾將其修繕利用,漢武帝也沒白白浪費秦長城,命衛青『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還修建了許多新的長城。

▲漢代修建的長城,受制於當地環境,不同地方的長城使用的建材不一樣,居延塞使用的就是夯土城墻

自元鼎六年《前111年》到天漢元年《前100年》的十二年間,武帝先後組織了7次大規模修築塞的行動,興建起了長達2000公裡左右的新長城防禦體系,隻不過當時人不管其叫『長城』,而是稱作『塞』,其中保護中原最重要的一處稱為『居延塞』《現今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北部》,此地為匈奴南下進入河西走廊的要沖,只要防守住這裡,匈奴想南下就變得十分困難。

居延塞沿自南向北流去的額濟納河分佈,一直延伸到額濟納河匯入的居延澤湖泊,雖說四周環境皆為沙漠,風沙遮天蔽日,植被稀少,但在額濟納河沿岸卻是水草肥美、植被茂盛,十分適宜農牧發展。

▲圖中三處遺址,皆為居延塞邊防系統的組成部分

漢朝在此處的防線,主要由長城、烽燧、亭障形成,烽燧用以警戒匈奴來襲,當一遇敵情,烽燧就會點上狼煙通知友軍,長城則是用以阻滯匈奴侵入居延塞,至於亭障,則是亭與障的合成,亭為防禦塔樓,上面駐有漢軍弩手,一遇匈奴騎兵便張弩搭箭,障則是城障,一種小型堡壘,通常為正方形,四周圍著墻壁,在角落還有高塔作為火力投射點,在面對小股敵人侵犯時,這種防禦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居延塞城障的平面圖,此處的障是塔樓,塢為城墻為主的院子。

然而就如剛剛說的,亭障在面對小股敵人時有效,面對大規模的入侵就顯得無力了,每處亭最多佈置數名弩手便是最大火力,城障大小也不足,如東大灣城障,其形大約是一個邊長90米的正方形,容納人數不過千人,能站在城墻上還擊的就更少了。

因此它最多是一個應對小股敵軍的小型要塞。

▲居延塞的邊防系統是由一連串的長城、烽燧和城障組成的

要應對匈奴大軍入侵,方法唯有佈置重兵,如此才能扼住額濟納河南北走向的咽喉,防止匈奴南侵。

可是要佈置重兵,意味著就要提供充足的糧食,否則莫說禦敵,饑饉可以直接擊垮整支守軍。

漢朝為解決糧食問題,采取了徙民實邊、大興屯田的政策。

元朔二年《前127年》,衛青收復河南地,武帝新置朔方、五原二郡,『募民徙朔方十萬口』;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得河西之地,漢朝『初置酒泉郡,後稍發徙民充實之』;

元狩四年《前119年》,『關東貧民徙隴西、北地、西河、上郡、會稽凡七十二萬五千口,縣官衣食振業』。

▲盡管漢武帝被後人評價窮兵黷武,然而他移民實邊的政策大大穩固了帝國的邊疆

這隻是揀選了幾次徙民實邊中的三次,但可見其規模之大,人口之多,漢政府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因為遷徙至邊境的平民,都是由政府提供最初的衣食住行,以作為平民開墾邊疆的啟動資金,結果到後來政府財政不堪重負,人力、財力『費以億計,不可勝數』。

這些移居到邊境的人口,在墾荒數年後,便產出源源不斷的糧食,極大地緩解了邊境軍隊糧食不足的問題。

除了徙民實邊,實行軍屯也是一項解決邊軍糧食問題的重要政策。

在漠北之戰後,漢武帝令數萬軍吏在河南地屯田,後來慢慢北上,屯田發展到了武威、張掖、居延、敦煌等地。

特別是居延,額濟納河水草肥美,十分適宜屯田事業,也正是因為屯田在居延的發展,才使得居延塞得以容納數萬邊軍駐守。

也是到這時,西漢的邊防衛戍系統正式成形,成為禦敵於國門外的有效武器。

▲現存的居延塞東大灣城遺址

邊軍的生活

漢朝主要以征兵制為主,其中邊境最主要的士兵是戍卒,這些戍卒都是從內地征發調來,隻需服役一年便能還鄉,年齡不限,居延漢簡的記錄裡,來擔任戍卒的有些年僅12歲、13歲、14歲,也有60歲甚至69歲者,他們多數都是來自中原,再南的戍卒鮮有見之。

這些戍卒,來到居延塞,其職責主要就是屯田和戍衛,可這些活並不輕松。

▲現代還原的漢朝士兵

先說屯田。

被分配到屯田事務的戍卒稱作屯田卒或田卒,一般來說,除了耕作以外,有新的屯田區需要開發的話,他們不僅需要開墾土地,修建灌溉溝渠,還要修築房屋、修建道路。

在居延塞修建初期,所有戍卒都要負擔城防的修建,他們需要就地挖取泥土,使用夯土搭建長城、烽燧和亭障,很多士卒一天得搬運數擔土石。

高強度的勞作使得士卒需要大量的營養,這點漢朝廷顯然顧及到了,居延漢簡裡就記載,體力活做得多的士卒,一個月能分到足足5石食糧,即67.5公斤的糧食,士卒每天能吃兩公斤多的食糧,這足以彌補高強度作業消耗掉的營養了。

▲樓櫓,性質與漢時亭相同,是防禦性塔樓

渡過了衛戍區初期的屯田開墾、工事修建之後,並不意味著工作就變得輕松起來了。

根據漢簡,戍卒每日的雜務非常多,其中居延漢簡中就有寫到:『八月丁醜障卒十人,其一人守客,一人守邸,一人取狗湛,一人治計,一人吏養,一人使,一人守園,一人助』

雜務雖多,但是這些工作卻顯示了當時軍隊的高效性。

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一支軍隊的構成絕不是隻有軍官和士兵就足夠了,它需要工匠用以維護制作武器裝備,或者工程器械,需要有人做飯做菜供給軍隊,需要有人懂得文書工作以記錄兵卒的損失以及糧食的損耗等等。

▲城障不僅是防禦性建築,也是軍官管理軍隊的駐地,各種軍政要令皆從此出

若是一支軍隊裡,這些工作都交由非戰鬥人員去解決,那就意味著要額外承擔一部分人的安全、口糧等負擔,可若是這些工作都是由能上戰場的士兵充任,就可以削減這一部分負擔,讓整支軍隊變得更加靈活高效。

上文漢簡吏提到的治計指的就是文書工作,吏養則為炊事,這都是由戍卒充任的。

除此之外,居延漢簡裡還提到許多其他雜務,如削工、治廄、伐薪、除土、奉書、運糞等,共計三十餘種工作,很多工作很明顯都是帶有專業性,都由戍卒處理,這足以證明居延塞邊軍盡量做到自給自足,不過多需要外人幫忙處理軍政內務。

▲漢朝兵俑,漢軍內部的雜務,基本都由自己的士兵自行解決。

不過雜務多起來,也意味負擔重起來。

除了日間的雜務,戍卒在晚上往往還要肩負守望邊境,警惕外敵的任務,過重的負擔導致了許多戍卒不堪重負,十人當中就有兩人生病。

負責耕作事務的田卒相比起來要輕松一些,他們從國家處領取耕具、種子,平日隻需要負責耕作便可以,隻不過相對的,他們領到的口糧也較少,每個月僅2石出頭,每日約1公斤的口糧。

雖然口糧較少,但其營養也足夠全面了,這點對非屯田兵也是一樣的。

單單就屯田的主糧來說,就不止一種,有大麥、小麥、禾等,其餘可購得的主糧還有粟、黍等。

▲即使是北部邊疆屯田,也使用牛來耕作,居延塞就有專門的牧士管理牛群

除了主糧,居延塞還有專門的菜園,上文簡文裡提到的『一人守園,一人助園』裡的這個園便是菜園,裡面種有各式各樣的蔬菜,蔥、薑、韭、冬葵、毋著、薯等都是士兵們平日裡的蔬菜,如若不夠,還能在居延塞的市場上購得其他蔬菜,漢簡裡就記載了不少這種蔬菜的價格,如胡豆、桂、付子、大薺等。

既然能購得蔬菜,肉食當然也是可以買到的,肉、脂、胃、肝等都可以買到,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這似乎是因為居延塞周邊地區更宜畜牧為故,比如在居延漢簡中,粟一石就值195錢,但十斤肉才20錢就能買到,而且像一些下水,如胃、肺、肝等都較為便宜,除了胃要100錢,其他都隻需要數十錢就能購得,而戍卒每月能領到200錢,因此每天都吃上肉完全不是問題,如此算來,漢軍戍卒的夥食可謂是非常地好了。

▲如果遇上一些喜慶的日子,戍卒可能會搭夥買一整頭牲畜來吃,在漢簡中,這樣反倒比散買部位要更便宜

總結

作為西漢邊防重地,居延塞防禦體系完整,在補給上又能做到很大程度的自給自足,戍卒們雖然較為勞累,且身處荒涼的邊疆,隨時還有可能遭遇匈奴人的入侵,但是他們不用擔心吃得不好,也不用擔心薪資不足,或許也正是富足的後勤供應,使得西漢能在跟匈奴的作戰中占據上風,守護好內地的萬裡江山。

參考資料:

1、《漢代西北屯田研究》

2、《居延漢簡研究》

3、《居延漢簡 甲乙篇》

4、《漢居延東大灣城遺址勘察與研究》

5、《中國軍事通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隨楓,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