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進入到戰國,這個大爭之世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列國為了自身的發展和壯大都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如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等人都在自己任職的國家進行過變法,其中尤其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更是著名,使秦國發展壯大,為其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那東方六國的變法為什麼都沒有成功,反而讓一個僻處西戎,諸侯卑之的國家後發先至呢?
其實關東六國的問題是沒有長時間的貫徹變法。
秦國變法最關鍵的三條法令:設立郡縣制;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
六國都有普遍實行。
比如設立郡縣制,就是春秋末年楚國最先開始推行的,然後在戰國時期被法家吸納,並不是商鞅首創。
還比如承認土地私有,也不是商鞅原創。
國家直接向農民征稅,承認土地是農民私有財產的概念,最早誕生於春秋時期的魯國。
關東六國自戰國時代開始,就一直在實踐。
戰國列國變法
還有獎勵耕戰,也是老概念,李悝在魏國變法時,對這一政策落實得非常到位,這也是魏武卒能橫行當時的主要原因之一。
商鞅在秦國推行這招時,魏國已經實行50餘年了。
所以秦國變法其實沒多少新內容,商鞅變法的核心主張,都是當時已存在的概念。
秦國相比於六國,成功之處並不在於變法創新性,而在於變法的持續性。
也就是說,變法原本起自關東六國,尤其是魏國變法的影響極大。
秦國本身也是被魏國打得大敗才認識到變法的必要性。
因此,六國失敗的關鍵,在於沒能長久貫徹變法,導致變法半途而廢。
那麼,為什麼秦國就能堅持,六國卻半途而廢了呢?
這裡面的因素很多。
人為因素是一方面原因,楚國變法失敗就敗在了人為因素上。
繼而導致制度不如秦國。
另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地緣。
為什麼這裡要突出地緣方面的影響呢?
因為戰國時期,變法的決定因素是土地,有土地才能有耕地和人口,才能足兵足食,才能刺激士兵的積極性。
一個國家不能長持續性擴張地盤,就無法持續性地貫徹變法。
秦國所具有的地理優勢在於它占據了關中和巴蜀兩大膏腴之地,這才是秦國崛起的基礎,也是秦國可以獨抗六國的資本。
戰國形勢圖
換而言之,秦國的那塊地太好了,天然就有持續推行變法的優勢。
楚國也有這種優勢,但是楚國人不行,保守勢力太過強大。
而其他五國相比秦楚,就沒有這種地緣優勢了。
以魏韓舉例說。
魏韓兩國都有變法,其中魏國變法相對最徹底。
但相比於秦國,魏韓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土地不夠用,擴張又會導致被周邊國家打敗。
比如魏國,自李悝變法後,每每向四周開拓地盤時,必然會被趙、韓、秦、齊圍剿。
魏國在這種圍剿下,先是被齊國雙殺,緊接著又被秦國奪去了最富庶的河西地,地盤嚴重縮水,最終失去了稱霸的資本。
韓國亦是如此,從一開始就沒有持續變法的基礎。
每當韓國想有一定動作,就會被打。
乘勢而起的齊國當然也沒撈到好,它的東面是大海,南面是越楚,西面是魏趙,即使齊國已經很謹慎地不去碰各個老牌強國,隻是吞並了二等的宋國,它最終仍然被五國聯軍圍剿,搞得差點要滅國。
到了戰國後期,真正能和秦國抗衡的國家隻剩趙國和楚國。
楚國前面說了,保守勢力太過強大,變法註定失敗。
所以僅存的希望,隻有趙國。
當時的趙國,也確實給予了秦國相當大的壓力。
但趙國也有問題,它的問題與韓魏一樣。
地緣不如秦國。
趙武靈王
趙國自趙武靈王改革軍事,攻滅中山,北驅遊牧部落後,擴張了大量領土,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國的擴張到了瓶頸期。
它再想擴張,就隻能動燕、齊、魏的蛋糕。
可這三個列強,哪裡是那麼容易占便宜的?
後來趙國與秦國賭國運失敗,與其把責任全歸咎於趙括冒進,倒不如說秦國自從占據關中和巴蜀兩大糧倉後,它打一開始就占了上風。
無論趙國能不能打贏長平之戰,它的贏面也遠不如秦國。
比如邯鄲之戰後,秦國損失極慘,可秦軍關閉函谷關,閉關修養,很快就恢復了元氣。
而趙國呢?
即便打贏了邯鄲之戰,也辦法再恢復往日的雄風了。
東面的齊國打他,北面的燕國打他,南面的魏國也打他。
國力就這麼一點點地耗空。
總的來說。
秦國變法的厲害之處在於持久性,不是先進性。
而持久性這點是六國學不來的。
秦國相比於六國有明顯的地緣優勢,這是秦國能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另外,秦國還有一點優勢也是關東六國學不來的。
這個優勢是秦國特殊政治導致它可以吸納更多的外籍士族入秦效力。
因此,秦國最終能夠後發先至,成為當時的強國,並最終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