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消防法規
殷商開創了依法治火的先河,《湯刑》中有一款刑法條文,『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
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制定的一條消防法律。
西周設立了火官,並頒佈了火禁,即防火的規范。
《周禮·夏官·司爟》:『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焉』。
火官名為『司爟』,每到早春二月,火星行將出現之日,司爟便四處遊走,高聲呼叫『小心火燭』。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一並致謝》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國宰相管仲,他就把消防作為關系國家貧富的五件大事之一,提出了『修火憲』的主張。
《管子·立政》:『修火憲,敬山澤、林藪、積草』。
火憲,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的消防法。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他所作的《春秋》及其後世門人所撰的《左傳》,記載了火災23次,開了國史記載火災的先河。
春秋時期的《左傳》還對消防技術做了記載:『火所未至,撤小屋,塗大屋』。
意思是說:在火災未形成之前,把易燃的小屋拆除,在那些大型建築上塗上泥巴。
戰國時的思想家墨子,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雜守》、《迎敵詞》等篇中提出了許多防火滅火技術措施,有設置、建造的具體要求,又有明確的數字規定,可以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消防技術規范。
清代毛奇齡著《杭州治火議》,這是中國古代唯一的一篇以唯物主義科學觀為指導,全面論述城市火災治理的專著。
駁斥了火災的原因是『此天象也,此地象也』等迷信說法,找出了城市建築本身的缺陷及人們不良生活習慣才是火災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防重於滅的指導思想。
2、歷代的消防體制
《史記》載,黃帝在安排國計民生時,明確提出要有節制地用火,設置了專門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員:『火政』。
因為三國演義中的馬謖失街亭,我們大家對街亭一詞很不陌生,但是街亭並非獨有的地名而是一種基層治安機構。
西漢長安設立『每街一亭』,全城共有16個街亭;東漢洛陽城24街,有24個街亭。
街亭在負責治安管理的同時也兼有防火救火的功能,和現在的公安派出所差不多,主管水、火、盜,設有『別火,夜士』等專職消防小吏。
建於東晉距今1700多年的襄樊水星臺,祭祀水星的祭臺。
水能滅火,故實為古代防火的了望臺和報警建築。
發現火情,臺上鑼鼓齊鳴,臺下備有兩口井及公共滅火器材,如消防桶、水車、雲梯、火叉、水槍等。
唐代長安朝廷設有『金吾衛』的官職,掌宮中及京城日夜巡查警戒。
基層建有『武候鋪』的治安消防組織:大城門100人,大坊30人;小城門20人,小坊5人。
在全城形成一個治安消防網絡系統。
銅鑼、火鉤、水車…都是當時的消防裝備
北宋開封人口最多時已超過15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市化的發展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支由國家建立的城市警察——軍巡鋪。
軍巡鋪沿襲街亭和武侯鋪主管水、火、盜的職能,但更加專業化和制度化。
《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城中,『每坊三百步有軍巡鋪一所,鋪兵五人』。
清明上河圖中的軍巡鋪
為及時發現火警,軍巡鋪還在『高處磚砌望火樓,樓上有人卓望』。
有文章說軍巡鋪是中國第一支專業消防部隊,大青樹對此有不同看法。
其實這支隊伍更接近現代兼有防水、火、盜功能的治安警察部隊。
軍巡鋪門口疑似撲火的麻褡
南宋臨安全城有『防隅巡警』達2300多人,建立望火樓二十多處。
據《夢粱錄·防隅巡警》記載:臨安『官府坊巷,近二百步,置一軍巡鋪』。
滅火的兵叫防隅軍,專門夜間巡邏督促居民按時熄滅油燈、蠟燭。
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時,建立了官府消防隊,時稱『潛火隊』。
在古代,路上相遇,有民讓官、賤讓貴先行之禮,但『潛火隊』可不受這一禮法約束。
宋代潛火隊雲梯
元代,《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有與宋代軍巡鋪完體相同的『遮蔭哨所』,負責巡邏街市,檢查是否有人在宵禁時間之後弄火點燈,一經發現則在該戶人家門口畫上記號,第二天把戶主帶到衙門審問。
明朝內外皇城設有『紅鋪』112處,每鋪官軍10人,設鋪頭、火夫、總甲的軍階。
皇宮的消防工作則由禁衛軍兼管。
清康熙年間,設立防火班,人數超過200。
防火班又稱機桶處,機桶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龍』,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救火器具。
1902年,袁世凱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總局後,改組租界救火會,改名巡警總局消防隊,交由該局監管。
這應該是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專職消防警察部隊。
民國初年的消防部隊
這些機構雖然歷代叫法各異,但它們都是城市的治安消防機構,『主水火盜賊』,兼有治安和消防的雙重職能,與今天的公安派出所或社區警務室有異曲同工的作用。
1882年,電話引入上海,火警電話也隨之在租界首先設立,使用366、150作為火警專用電話。
至1935年,中國凡設有消防隊的城市都安裝了火警電話。
報警號碼五花八門並不統一,有『09』『116』『117』『118』『119』幾種,後於1974年11月1日統一改為『119』。
3、清代的救火會和水龍局
清代之前,消防救火基本上都是官辦的,排斥民辦消防,據推測是為了防止民眾有生力量聚眾造反。
清朝鄉鎮自治,在消防上實行『地方自救』,允許民間義勇消防。
救火會和水龍局就是在這種政策指導下出現的民間義務消防隊。
1852年(清成豐二年),上海公共租界有兩家洋行沿用西方義務消防體制的做法,建立了兩個義勇消防隊——救火會。
1869年,法租界也建立了救火會。
這些雖然跟租界洋行有關,但同屬非官方的民辦義勇組織,屬於舶來品。
後來在天津成立的類似組織叫做撓鉤會,名稱起自當時救火時需要用到的一種撓鉤。
到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分佈在上海縣城內外的『水社』、『救火社』等民間救火團體已達幾十個。
1907年成立了華界救火聯合會,統一協調華界《租界之外稱為華界》的救火。
1908年的上海義勇消防隊
水龍局的名字源自於滅火使用的噴水裝備水龍。
所謂水龍局,不同於現今的『局』,它同樣屬於民間義勇組織,沒有官府編制,『辦公地點』大多設在火神廟中。
經費開支主要來自商號和鄉紳的捐助,救火的義役也都是不拿薪水的店員、市民。
但這些救火義役都要登記造冊,上報官府,雖無固定薪酬,但是官府仍然會按年發給一定的銀兩酬勞。
水龍局的『消防員』分為扛龍夫和挑水夫兩類,一架水龍必須配備水桶十擔跟隨。
抬龍救火時,前面有敲鑼手急鑼開道,類似於現代的警笛,路上行人紛紛讓道。
消防比賽:清代規定,每年六月二十三日火神生日這一天,由地方官員到火神廟舉行祭祀。
在祭祀活動的當天,水龍局一般都要舉辦壓水龍比賽,兩組人馬、各執一龍,看誰出龍快、出水快、射程遠、人員協調好。
水龍及其滅火圖
4、古代的消防裝備
水龍、水桶、吊桶、銅鑼、行號、火把和油燈、梯子、警鈴、撓鉤、刀鋸、斧鑿、杠索、燈籠、號衣、號帽、防火背心,就基本組成了古代消防隊的全套裝備。
水袋:唐代戰事采用皮袋、濺筒滅火。
《通典》載:『敵若縱火焚樓堞,以粗竹長一丈,鎪去節,以生薄皮合縫為袋,貯水三四石,將筒置於袋內,急縛如濺筒』,『令壯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
北宋仁宗時,便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
據公亮《武經總要前集》載:『水袋,以馬、牛雜畜皮渾脫為袋,貯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節)縛於袋口。
若火焚樓棚,則以壯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註之』。
水囊、水袋、唧筒、麻褡
水囊:用豬或牛的膀胱做成,裡面裝著水,起火時,把水囊扔到著火點上,水囊被燒破,裡面的水就能流出來滅火。
麻搭:一種蘸泥漿塗抹滅火的器具。
『麻搭,以八尺桿系散麻二斤,醮泥漿皆以蹙火』。
太平缸:據《大清會典》記載,當時紫禁城內有大缸308尊,每尊可貯水3000多升,置於殿門之前,用於消防,並稱之為『門海』。
這些都是消防裝備哦!
唧筒:即土水龍、機桶。
明代的唧筒是很簡陋的活塞筒,屬於人力水泵之類的滅火器具。
用長竹下開竅,以絮裹水桿,自竅唧水』。
外表象水槍,是一個能夠上下伸縮的套筒。
將它立放在水缸裡,提上套筒,水便吸入其腔,再壓下套筒,水即從噴口處射出。
這種唧筒射程可達20多米。
唧筒在當時不僅用於滅火,平時亦可用於灌溉。
明天啟七年《1627年》德國傳教士鄧玉函《Johann Terrenz》口述、由官員王徵記錄並繪圖,出版了一本介紹西方機械的專著:《遠西奇器圖說》,其中一節介紹了西人的水銃和救火的場景。
《遠西奇器圖說》的水銃和救火場景
清代的水龍是機械化了的唧筒,由杉木和紫銅制成,主體結構更為精致,噴射距離也更遠。
啟用水龍時,左右兩個壓水手一上一下,用活塞將水壓向水箱,水箱裡的水受到壓力,再向儲水罐註壓,此時開啟水苗,水即成柱狀射出。
水苗手轉動水苗將水柱射向火點。
5、近代的消防裝備
洋水龍:1856年,上海公共租界從國外進口手撳泵和機械消防裝備。
此後,上海開始使用以燃煤獲得蒸汽作動力,推動泵浦活塞快速上下,抽壓出水的蒸汽機救火車,人們稱之為『洋龍』。
光緒十三年(1887)閏四月初七日,杭州織造衙署呈準朝廷,購置洋車式水龍一架,雇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
蒸汽救火車:
19世紀末,蒸汽機消防車在西方得到了普及。
1867年,上海有了蒸汽救火車和水龍帶。
標志著消防裝備由原始人力向機械動力的發展邁進了一步。
1908年,上海工部局火政處從美國購進一輛類似的消防車,這是中國出現的第一部機械水泵消防車。
這是一輛敞蓬車,車輪是木制輪幅、外包橡膠輪胎,沒有照明燈也沒有警報器。
它的出水速度、出水量和射程比蒸氣救火車好得多。
車上還裝有登高旋轉梯,供高層救人使用。
1919年,上海工部局開始將5個消防隊的馬拖曳的蒸汽機更新為內燃機的馬達泵浦消防車,淘汰了馬拉的拖車。
消防裝備進入機械化時代。
民國6年《1917年》7月,張勛復辟失敗後,工部局將張勛坐的小汽車安裝上水泵,改漆紅色投入消防執勤,這就是北京的第一輛消防汽車。
有學者評價:中國的近代消防始於民國,民國的近代消防始於上海,而上海的消防近代化始於租界。
望火樓和蒸汽救火車
最後請觀看一個由『愛歷史的黃瓜君』制作的新中國消防裝備發展演化小視頻:
作者簡介:高級工程師,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南京市教育局安全基地主講老師,四川省一家一救院前急救培訓中心總監,四川省紅十字會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