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不論是黑社會,還是警察局,大家都拜關公。
香港警察在警署中拜關老爺,有案可稽的是始於 1931年。
當年,駐守油麻地警署偵緝部的『咩喳』《 Sergeant Major軍士長》黎兆在偵緝部的『大房』《刑事調查隊值勤室,俗稱『 CID大房』》內供奉關帝的神位。
黎兆祈求關老爺庇佑,讓自己變得更加機智勇敢,迅速破案,將歹徒緝拿歸案。
此後,其他地區警署的偵緝部都相繼仿效,在『大房』內供奉關帝的神位。
不久,拜關羽的風氣迅速擴展至消防、海關等香港各個紀律部隊。
作為歷史人物的關羽,是三國時期一名追隨劉備的武將,曾一度投降曹操,最終兵敗死於孫權手下。
這樣一位歷史人物,長期以來在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到全民的崇拜,其中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關羽受人崇拜,得從他的死說起。
關羽兵敗死於荊州,身首異處。
一個人橫死,特別是青年人、武將,這類生命力很強的人死於非命,在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往往認為他們會變成厲鬼。
為了防止厲鬼危害人間,民間常常祭祀他們,即所謂的『祭厲』。
早期,荊州百姓祭祀關羽,就屬於祭厲。
但從唐代開始,就有關羽在荊州玉泉山受天臺宗智者大師點化的傳說,關羽開始從厲鬼變為正神。
這一傳說最早見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公元 802 年》的《重修玉泉關廟記》,後南宋釋志磐《佛祖統紀》卷六《智者大師傳》記載最為詳細。
大意是說,一日智者大師來到荊州玉泉山,想在此地建佛寺,突然天地晦冥,風雨號怒,妖怪殊形,原來是關羽顯聖,『予即關羽,漢末紛亂,九州瓜分,曹操不仁,孫權自保,予義臣蜀漢,期復帝室,時事相違,有志不遂。
死有餘烈,故王此山,大德聖師何枉神足?
』智者大師向其言說佛法,關羽得到點化,『弟子今日獲聞出世間法,願洗心易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關羽遂從智者大師受五戒,成為佛教護法神。
不過,關羽在全國范圍內產生重要影響是在宋代,從關羽的出生地山西解州開始的。
這次關羽是同道教的張天師發生了關系。
《大宋宣和遺事》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即崇寧五年《 1106年》張天師請關羽神靈,刀斬在解州作祟的蚩尤。
在一定意義上說,歷史上『確有其事』。
鹽在古代是重要的商品,也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宋代山西解州的鹽場是當時極其重要的鹽場,占了宋朝政府財政收入極大的比例,同時更關系到百姓的民生日用。
但是在崇寧年間,解州鹽池突然不出鹽了,這可急壞了朝廷。
江西龍虎山 30代天師張繼先自告奮勇,前往山西解州作法。
張天師認為,解州鹽池不出鹽是蚩尤變為蛟龍作祟鹽池,『昔軒轅斬蚩尤,後人立祠於池側以祀焉。
今其祠宇頓弊,故變為蛟,以妖是境,欲求祀典』,須請蜀將關羽前來打敗蚩尤。
事有湊巧,張天師作法之後,鹽池再度出鹽,張天師受到封賞,關羽也一躍成為朝廷崇信的神明,不斷受到加封。
宋明理學在此後興起,關羽也不斷受到新儒家思想的改造。
關羽月下讀《春秋》,不近女色等傳說開始流行,但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突出關羽的『忠義』。
這一點,到清代,更是被統治者運用到極致。
宋代官方推崇北帝廟、明代官方推崇真武廟,到了清代官方大力推崇的就是關帝廟。
清朝是異族入侵中原,特別強調中原漢人對清王朝的忠,因此對關帝信仰的推行不遺餘力,由此也產生了種種傳說。
有的說努爾哈赤就是關羽的化身,也有的說蒙古軍隊在征服中原時功勞最大,但要學習關羽,永遠忠於大哥《滿清》。
關羽信仰在清代極盛,清末北京祭祀關羽的廟宇就達 100多間。
許多反清組織乃至黑社會幫會團體,也崇敬關羽,他們同樣是看中了關羽的忠義,不出賣同黨。
民國後,掃除迷信,各種民間信仰紛紛受到沖擊,但在當時祠廟存廢標準中,關羽、嶽飛這樣的英雄人物不在廢除之列,因此許多廟宇紛紛改為關嶽廟。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鼓舞民族士氣,關羽、嶽飛這樣的忠臣、民族英雄更是受到推崇,關羽再度風光了一把。
明清以來,民間祭祀關羽,主要是把他當做財神,原因還在於關羽的忠義。
我們知道,中國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民法、特別是商法極不發達,衙門主要處理刑事案件,商業債務糾紛,除非涉及毆傷人命,否則概不受理。
因此在商貿往來中,交易雙方誠實守信就變得極其重要,由此關羽的忠義尤其得到商人的推崇,遍佈各地的商會、會館無不祭祀關羽。
忠義、誠信是人類的重要美德,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為準則,在傳統社會中全民信仰關羽,正是體現了二者對於國計民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