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九二:包荒,用馮河。
不遐遺,朋亡。
得尚於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bì),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
自邑告命,貞吝。
那麼說起泰卦,那麼這個泰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所謂的泰,就是天地或者人類社會內部,由於交互作用而產生的無比和諧、無比通暢的一種理想狀態,這種狀態就叫做泰。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從卦象上面就可以反映出來。
泰卦,乾下坤上。
天跑到了下面,而地跑到了天上。
什麼意思?
天在下,表明天之氣在下降,地在上,表明地之氣在上升。
怎麼理解?
上面的往下降,下面的往上升,表明什麼?
表明天地在進行相互作用,換句話說,天地相交。
而天地開始相交,就是陰陽開始相交,陰陽開始相交,就是萬物生生不息的起點,也是萬物生生不息的頂點。
此時萬物向天生長,生機勃發到頂點,萬物交融到頂點。
這個狀態,就是天地之間的泰。
那麼具體的,泰卦又闡述了哪些內容呢?
下面我們一句一句來看。
泰:小往大來,吉亨。
泰:小的逐漸消失,大的逐漸來到,吉祥而亨通。
這裡有個小往大來,那麼什麼叫小,什麼叫大?
陰為小,陽為大。
那麼,小往大來,就是說陽氣下降,陰氣上升,陰陽相交,這個狀態,正是我們上面講的,天地間的泰。
而放到人類社會上來講,大為君子,小為小人。
小往大來,是小人往外走,君子往裡走。
啥意思?
就是要遠小人,要近君子。
做到小往大來,你就可以吉亨,就非常吉利亨通了。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初九:拔茅草,其根將其它茅草也帶離了土地,征戰吉祥。
這也是個比喻,用拔茅茹來比喻,比喻君子上進,就如同拔茅一樣,不僅自己上進,還要引導身邊的人,一同上進。
這樣的行為當然是吉祥的。
所以,孔子不僅自己能學而不厭,更重要的,他還能誨人不倦,這就是做人,作為老師求知待人的境界了。
有了這個向上的推力和趨勢,不管是人,還是物,它發展的方向必然是好的,必然是善的。
九二:包荒,用馮河。
九二:包容八荒,徒步涉河。
什麼叫包荒?
包荒,大度包容。
包容天地,包容小人,宰相肚裡能撐船。
但是,這個包容,你還得有個度,什麼意思?
無關痛癢的事,無關大局的事,你可以包容,那麼重要的事情,關鍵的事情,你就要用馮河了,什麼意思?
你要敢於糾正錯誤,敢於進行革命,敢於進行冒險。
包容可以,但是一定還要有主見,有決斷力,有果敢的勇氣。
不遐遺,朋亡。
不遺失偏遠的朋友,不結黨營私。
顯然,不遐遺,就是對於遠方的客人,對於偏僻的朋友,我們要善待,我們要團結。
不能因為偏遠,我們就疏忽了他們,就冷落了他們。
這個中庸裡講的,柔選人,懷諸侯,是一個道理。
但是,你光懂得懷柔政策,顯然也是不行的。
這隻是針對偏遠的地區,換句話說是離你遠的,那麼離你近的呢?
你就要朋亡了,就四要破除過度的黨派和組織,要防止人們結黨營私,防止人多聚眾鬧事。
真正做到遠的不遐遺,近的朋亡,如此才能:
得尚於中行。
才能保佑君主行事中正。
到這裡,我們需要注意,九二這一爻,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卻非常重要。
因為,它具體羅列出了一個國家能夠達到治泰的一些原則和方法。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四種方法,分別是包荒和用馮河的方法,以及不遐遺和朋亡的方法。
我們講邏輯再凝煉濃縮一下,用大白話進一步梳理,就是你要會管人,還要會管事。
管人方面,單個人的管理你要有誠信和情志,就是這裡說的不遐遺,一群人的管理,你要進行引導和控制,也就是這裡的朋亡。
而對於管事,你要能管天下事,你要有這個度量,要能包荒。
但是僅僅會包荒沒用,你想真正做出大事,真正留名青史,你就要有膽識,有執行,也就是要用馮河。
總之,做到上面這四點,天下將大治,國家將安泰。
九三:無平不陂(bì),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九三:沒有隻有平地而沒有斜坡的,沒有隻有往而沒有返的,艱難而守正道不會有災難。
什麼意思?
就是說,災難和危險隨時都可能會發生的,這是萬物往復循環的客觀規律。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更要居安思危,更要堅守正道,如此才能無咎。
否則,就會使自己,甚至使整個國家,陷入危險的境地。
就像明朝的萬歷皇帝。
萬歷皇帝即位之初,勵精圖治,事必躬親。
但到了後來,卻終日與妃子宮女混在一起,不理朝政。
甚至明軍在關外打起了仗,他也不聞不問。
朝廷的不作為,已經病入膏肓。
所以,明朝最終的滅亡,萬歷皇帝其咎難逃。
究其根源,就是因為沒有絲毫的安危意識,沒有絲毫的危機觀念,沒有審慎的治國之道。
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不過分憂慮,內心誠信,結果就會有福可享。
這是緊接著上面的邏輯來說的,就是說,如果你做事審慎,如果你心有誠信,你豈止無咎,你還會行大運,還會享大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四:輕飄而不自滿,與鄰居來往,沒有戒備,心存誠信。
那麼六四要表達什麼呢?
說兩個鄰居坦誠相待,來往和暢。
表達什麼呢?
告訴我們,要想達到泰卦,達到泰的狀態,一定要內外一心,一定要陰陽合德,如此,你的交際交往,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賴。
就像廉頗和藺相如。
正是因為廉頗和藺相如能夠此次坦誠相待,彼此信賴合作,才有了趙國長久的穩固和安泰。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六五:帝乙嫁妹,以此得福,大吉大利。
帝乙歸妹,這個帝乙是誰呢?
帝乙就是商紂的父親殷高宗。
歸妹就是嫁女。
帝乙歸妹,殷高宗把女兒嫁給了周文王。
而當時周和商是隸屬的關系,所以,這個婚嫁,它就屬於下嫁了。
下嫁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女方要降其尊貴,順從其丈夫。
這樣做,彰顯君主是賢明之君。
所以,帝乙歸妹一直被傳為美談,事實也是如此,帝乙在位的幾十年間,商周之間一直從未有兵戎之事發生。
所以,這一爻描述了政通人和的治國狀態,描述了吉慶祥和的社會風貌,而這正是泰的頂點狀態。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
上六:城墻倒塌在城壕裡,不可用兵。
上一爻,我們講到了泰的頂點,那麼這一爻顯然就是泰的轉折點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來看具體的文字。
城復於隍,這個隍,就是城墻之外的壕塹。
而這個壕塹,它是怎麼來的?
它就是你造城墻的時候,挖出來的。
而現在,你的城墻又要回歸到這個壕塹裡面了。
啥意思?
就是說,你的城墻要塌了,換句話說,你的城市要失守了。
這我們就明白了,這個城復於隍,絕對是一個不好的兆頭,絕對是一個嚴酷的事實。
具體什麼意思?
就是說天下將亂,人心離散了。
而此時你想要用兵,當然辦不到了,隻能:
自邑告命,貞吝。
自己在城中宣佈命令,長此以往災難即將發生。
就是說,情勢動蕩,民心背離,此時的統治者,他隻能命令自己的身邊的人,隻能勉強維持權威,但長期來看,早已為時太晚,無濟於事了。
所以,這最後一爻,它告訴我們泰極而否的道理。
一切事物都在無聲無情地變化,漸漸地由量變到質變。
而這個過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不以人的好惡而轉移的。
就像老子說的,天地不仁,天道無親。
天道如此,人道也是如此,誰也無力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