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大軍受『小保隊』之苦,肖永銀殺匪兩千,究竟對不對?《網路歷史》

作者:相忘於江湖

1947年11月,大別山的劉鄧大軍迎來了多年不遇的寒冬。

挺近大別山是一次無後方依托的『破釜沉舟』,白崇禧的40萬大軍步步為營,絲毫不給12萬劉鄧大軍以分割包圍的機會。

加之南方潮濕的天氣,疥瘡和瘧疾的流行,劉鄧面臨的困難是空前的。

劉鄧大軍在大別山面臨的第一個大難題,是吃飯穿衣問題。

大別山地區歷來比較貧瘠,一下湧進來劉鄧12萬大軍、白崇禧十幾萬大軍,更加吃不消。

為了解決吃飯和穿衣問題,主席決策從大後方運送15萬套棉衣、100萬銀元和部分藥品。

但是運送民工需要2500人,還要4個縱隊護送,這又是一個『劉鄧大軍』,要穿越早有準備的敵軍封鎖很難。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劉鄧決心之於敵,接連打兩場勝仗。

一戰張家店,陳錫聯3縱殲敵82師62旅5600人;二戰高山鋪,楊勇1縱、6縱18旅52團和中原獨立旅殲敵整52師、82旅1.26萬人。

有了繳獲物資和錢糧就地買棉花佈匹,終於在入冬前解決了棉衣問題。

劉鄧大軍面臨的第二大難題,是流行的疥瘡和瘧疾。

劉鄧大軍的指戰員,身上穿的衣服還是5月2日解放湯陰時的繳獲。

在解決冬季的棉衣問題之前,劉鄧大軍4個縱隊和直屬隊備受疥瘡困擾。

劉鄧大軍沒有藥品,而治療疥瘡需要硫磺,最後隻能倒出手榴彈裡的火藥取硫磺,一個手榴彈有一兩。

在當時,大別山地區沒有水井,12萬大軍吃水都是就地取水,什麼河水、山溝、魚塘,走到哪兒喝到哪兒,既不衛生還容易鬧瘧疾。

由於缺醫少藥,.隻能就近找一些偏方或者幹脆硬挺著。

劉鄧大軍面臨的第三個難題,是我軍四進四出失去了群眾基礎。

我軍一進大別山是1927年的黃麻起義,後來紅四反圍剿失敗轉戰川陜;二進大別山,是徐海東紅25軍,後來長征到了陜北;三進大別山,是高敬亭紅28軍,全面抗戰爆發後改編為新四軍4支隊。

四進大別山,是抗戰勝利以後李先念新四軍5師、王樹聲河南軍區,聯合組建了中原軍區。

軍區部隊一度發展到6萬多人,但不到一年全面解放戰爭爆發,中原突圍後解放區陷落。

在我軍四進四出的20年間,方圓10萬平方公裡的大別山已經成為桂系的天下。

全面抗戰時期,桂系廖磊任第21集團軍總司令兼安徽省主席,在大別山設立了比較完善的管控體系:建立了什麼保甲聯防制度、五家連坐制度、特務組織、地方民團等等組織。

劉鄧大軍面臨的第四個難題,也是最頭疼的,就是遍地開花的小保隊。

所謂『小保隊』是一個另類地方武裝,和正規軍、地方名團不一樣,具有家族特色、民團屬性、土匪性質和保甲制度。

小保隊成員,都是痞流氓、無業遊民、潰兵貫匪、紅軍叛徒,做事手段殘忍。

桂系白崇禧看準了小保隊的利用價值,在財力、武器彈藥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企圖利用小保隊割裂劉鄧大軍和群眾的聯系。

而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的前3個多月,小保隊也的確制造了足夠的麻煩

小保隊對劉鄧大軍和地方組織的威脅,主要來自幾個方面。

第一個威脅,無處不在的小保隊給桂系通風報信,劉鄧大軍行蹤很快就能被白崇禧掌握。

第二個威脅,小保隊對我軍掉隊戰士是一個致命隱患。

正規軍迫於輿論壓力還不敢對俘虜太過火,可是小保隊不一樣,劉鄧大軍掉隊的戰士落得他們手裡都被殘害,沒有一個好的。

第三個威脅,對地方工作隊生存危害極大,小保隊無所不用其極,新區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第四個威脅,也是最嚴重的,就是小保隊用殘忍的手段威脅當地群眾和劉鄧大軍接觸,讓第五次進入大別山的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大軍要糧沒糧、要錢沒錢,傷病員寧肯戰死也不願留在老鄉家裡。

劉鄧首長

劉鄧多次給各縱隊下死命令,要求嚴懲小保隊。

但是,由於小保隊成員都是當地人,穿上軍裝就是小保隊,換下衣服就是老百姓。

劉鄧大軍雖有12萬人,可是打小保隊就像大炮打蚊子沒有一點效果。

劉鄧大軍野司和6縱活動的麻城一帶,民風彪悍小保隊勢力很大,尤其是距離麻城隻有20公裡的宋埠。

宋埠地處交通要道,人口上萬,武漢會戰期間做過第五戰區司令部駐地。

大別山土匪最集中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麻城一個是商城,而麻城土匪比較集中的地方,就是比較繁華的宋埠。

1947年11月底,劉鄧命令隨行的6縱開始新一輪打擊小保隊的行動。

王近山因傷病留在後方醫院沒有南下,6縱實際上由政委杜義德指揮。

由於事先進行了大量偵察,杜義德掌握了麻城附近活躍著小保隊8個中隊2400多人,於是指揮肖永銀和李德生很快完成了合圍。

可是等6縱收網以後,卻沒有發現一條『魚』,難道小保隊都長了翅膀?

杜義德不敢怠慢,趕緊命令18旅旅長肖永銀再次派出偵察員四下尋找,很快反饋回來了:

這些小保隊沒有跳出包圍圈,脫下軍裝換上便裝都藏到了老百姓當中。

而包圍圈裡沒有幾個大村子,除了麻城意外,能夠讓2400多人藏身的隻有一個比較大的鎮子,那就是宋埠。

開國中將杜義德

杜義德恍然大悟:靠近麻城的宋埠本來就是小保隊的大本營。

既是土匪聚集地,又是小保隊非常活躍的地方,所以一旦出事即便距離麻城更近,這些小保隊和土匪還是習慣性地舍近求遠往宋埠跑。

匯報野司以後,劉鄧很快回復:包圍宋埠鎮,清剿小保隊。

1947年12月3日,劉鄧回復的當天,杜義德命令肖永銀馬上行動。

6縱18旅旅長肖永銀一聲令下,18旅52團、53團和配屬的李德生17旅的茍在合49團趁著夜黑風高,當天夜裡就把宋埠圍了一個裡三層外三層,就等著天亮以後來一個『甕中捉鱉』。

這幾個團的指戰員深受小保隊之苦,大家都盯著宋埠四周不過一人多高的低矮圍墻,眼睛也不敢眨一下。

第二天上午,主攻的於振河52團幾發炮彈下去寨門就被炸塌了,小保隊紛紛湧向北門企圖逃跑。

52團2營教導員侯建軍帶領營指從東關火速趕往北關5連支援,堵住了口子。

一個胖子剛從寨墻跳下來就被活捉,一問原來是小保隊的『顧問』,以前還當過正規軍的副旅長,沒想到當了階下囚。

小保隊欺負老百姓、殘害工作隊有能耐,碰到18旅很快一觸即潰。

可是清點戰鬥成果,俘虜和死屍總共200多人,不到小保隊的十分之一。

肖永銀犯了愁,直到看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皺起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小保隊化整為零混入了老百姓裡頭,企圖魚目混珠蒙混過關。

肖永銀馬上召集3個團長,凡15歲到50歲男人一概活捉。

開國少將肖永銀

天擦黑的時候,3個團長匯報戰果,一共捉了1萬多人。

被捉的大多數肯定是老百姓,如何甄別其中的2100多名小保隊?

劉鄧大軍前身是紅四方面軍,其中不少大別山的戰士,麻城籍也不在少數。

第一個辦法,在屋裡放上一盆水,讓被捉的人一個一個進來辨認是什麼,如果回答『腐』音就是麻城東部的人,如果回答『匪』音就是宋埠當地人,結果回答『匪』音的還有四五千人。

第二個辦法,根據提前登記的戶口,然後讓婦女、孩子來認領。

這一次留下來的不多不少正好2100多人,其餘的禮送回家算是跨過了鬼門關。

但是汝河處置這2100多人,電告野司劉鄧很快回電:排長以上級別土匪全部殺掉。

但排長以上,不過100多人。

剩下的小保隊2000人,再次請示野司,劉鄧回電斬釘截鐵:『所有土匪統統殺掉!』

2000多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裡面肯定有極少數不能辨別的人員,肖永銀還有些猶豫,但是敵情緊急,附近的吳紹周85師步步緊逼,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再次甄別身份。

肖永銀和政委李震命令3個團各掃門前雪,然後掩埋小保隊的屍體撤離戰場。

但是,狡猾的白崇禧派人挖掘出了小保隊的屍體,讓記者拍照借題發揮攻擊『劉鄧虐殺』,還引發了輿論關注。

但是,為了12萬大軍生存,在非常時期行霹靂手段也是無奈之舉。

宋埠殺匪,極大震懾了小保隊等烏合之眾,也給老百姓樹立了勝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