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劍,顧名思義就是興盛於漢代的鋼鐵劍。
由於漢代冶鐵業的發展突破了青銅劍的長度限制,漢劍劍體日益輕薄窄長且劍鋒更尖銳,東漢時期鋼鐵劍徹底取代青銅劍。
▲雕像
史料記載,漢劍在當時主要是用於步兵配備的戰場實用兵器,配合盾牌使用,組成劍盾兵,直至西漢末『環首刀』逐漸取代漢劍成為戰場主流。
東漢後期,漢劍徹底退出戰場成為純粹的權貴象征。
主流戰場用漢劍多采用銅制裝具,樸實無華。
▲鏤空雙龍漢劍
東漢後期主要是用作權貴的象征,視為一種高貴裝飾華美的工藝品,但在西漢末『環首刀』逐漸取代漢劍之前仍然是主流戰場上一種不可少的武器。
漢高祖劉邦起事,就是從劍斬白蛇開始,而其後漢代的皇帝無不佩劍。
漢劍的歷史屬性,決定了漢劍的氣質
漢代的男子崇尚武力,男子成年後喜歡腰懸佩劍,奉為時尚。
在西漢,官吏們佩劍是一種義務,特殊的儀式或場面更是不可缺少。
這一點連純粹的太學文生也不例外。
▲鐵裝獸首漢劍
漢朝時整個社會尊儒的風氣十分盛行,傳統意識裡,不但人要行止端正,連劍也要端端正正。
漢劍身挺直,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入鞘則樸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
漢劍可以說非常準確地代表了中國儒家文化的溫良謙恭讓和外圓內方的風格。
▲楚王劍
所謂『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就是這個道理。
在漢劍之後,中國劍開始往裝飾品和武術方向發展,徹底退出戰場。
劍不出鞘的時候並不是殺人的武器,而且普通的非常不起眼,甚至可以深藏身與名;但是劍一旦出鞘,則呼嘯殺氣,十步一屠戮,絲毫也不含糊。
儒家文化藏於漢劍中:真正的武學高手並不張狂,而張狂的往往不是真正的高手,這就是中國的儒家文化。
『藏』與『顯』的哲學即蘊含其中。
所以可以知道小編為何說:喜愛漢劍的人必是正直大氣之人。
▲越王劍–允常雙色金銀
劍不僅是一種防身器械,同時也是藝術品和收藏品,宋以後中國儒士崇尚文弱,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讀書人在書房懸掛一柄寶劍以示文武合一,古代詩文中詠劍者比比皆是。
最早的詠劍詩句出自古詩《陌上桑》:『腰中鹿盧劍,可值千餘萬』更有許多文人墨客更與劍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來源:龍泉沈廣隆劍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