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楊孚所撰寫的《異物志》首次分類記載了嶺南特有的動植物的種類、經濟價值和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其中,還記載了一種時下熱門的茶飲原料餘甘子:『鹽蒸之,尤美,可多食』另有晉代嵇含《南方草本狀》記載:『庵摩勒樹葉細,似合昏,花黃,實似李、青黃色,核圓,作六七棱,食之先苦後甘』這個餘甘子其實就是油柑。
油柑喜幹熱,能適應各種類型的土壤,因此較廣泛分佈於東南亞、南美洲等熱帶和亞熱帶的丘陵、山地地帶。
在中國海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區都有種植。
印度是油柑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公元六世紀,隨著印度佛教的傳播,『庵摩勒』《即油柑》被帶到周邊各國。
到了20世紀初又被引入美國,後又引種到南非、古巴、澳大利亞等國家。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波斯人將油柑制作成名為『三勒漿』的酒,作為貢品獻給當時唐朝的王公貴族們,隨後這種酒被視作當時的熱門飲品備受推崇並流行於上流社會。
油柑雖看似不起眼,卻被古人研究出了多種食用方法。
其中,用鹽蒸食算得上是最為普遍的吃法,除了《異物志》,《齊民要術》中也有類似記載,並且這種處理油柑的方法流傳至今。
被貶到惠州的蘇軾,在遊覽佛跡院時曾寫下《遊白水書付過》:『到家,二鼓。
復與過飲酒,食餘甘等煮菜,顧影頹然,不復能寐』
《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油柑食用方法是『可蜜漬,鹽藏』。
蜜漬則是把清洗後的油柑加入蜂蜜和白糖醃制成果脯食;鹽藏就是把油柑拍碎後,加鹽和辣椒,再倒入涼白開浸泡後食用。
閩南、潮汕地區至今還經常把加鹽或糖漬後的油柑當作零食。
此外,油柑也被制成餘甘茶、餘甘湯等。
據《酉陽雜俎》記載,唐玄宗曾將餘甘煎,即用油柑熬成濃湯賞賜給大臣們共享。
『蘇門四學士』中的黃庭堅和秦觀都曾盛贊過這種湯。
秦觀寫道:『粲粲庵摩勒,作湯美無有』黃庭堅在《更漏子·餘甘湯》中曰:『庵摩勒,西土果。
霜後明珠顆顆。
憑玉兔,搗香塵。
稱為席上珍。
號餘甘,爭奈苦。
臨上馬時分付。
管回味,卻思量。
忠言君試嘗』
油柑也能入藥,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藥用歷史。
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記載:『味苦甘寒,無毒。
主風虛熱氣』《滇南本草》記載餘甘子:『味甘、酸,性平。
治一切喉火上炎、大頭瘟症。
能解濕熱春溫,生津止渴,利痰』《本草綱目》說:『主治風虛熱氣,丹石傷肺,久服輕身,延年長生,有解金石毒,解硫黃毒』
當下,長相普通的油柑,因其藥用價值再次『翻紅』,再加入了茶和其他配料後成為網紅飲品,被年輕人追捧,可謂古今同飲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