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兮易水寒。《網路歷史》

一個是秦國君王,一個是燕國太子。

他們本應是好朋友,不應是仇敵。

倘若說嬴政一生有過什麼朋友,太子丹恐怕是唯一的一個。

兩人是兒時最好的夥伴,嬴政是秦國人質子楚的兒子,太子丹是燕國在趙國的人質,難免同病相憐。

誰又能料想得到,若幹年後,兩人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

十幾年過去了。

嬴政成為秦國君王,燕太子丹仍舊是太子身份,而且又一次被當作人質送入秦國。

太子丹本想著嬴政還會惦記孩童時結下的深厚友誼,可是他錯了,嬴政對他的到來非但冷漠,甚至有些許的敵意。

更令太子丹感到難堪的是,他在秦國待一段時間後想返回燕國,秦王竟毫不給面子,一口拒絕了。

考慮到秦國下一步必要兼並天下,太子丹不能留在咸陽,他得想方設法逃回去。

他不辭而別,隻身潛逃,歷經坎坷,終於回到了燕國。

人質逃跑是很嚴重的外交事件,燕太子丹已然表明立場,無異於對秦國宣戰。

這兩個曾經的好友,已是誓不兩立的敵人,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燕是弱國,秦是強國,弱者怎麼殺死強者?

太子丹隻能采用非常規手段,行刺秦王。

要行刺萬乘之君談何容易!秦王守衛森嚴,別說行刺,連接近的機會都十分渺茫。

有哪個刺客敢接下這種不可能的任務呢?

先秦有個說法,『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趙都是屬北方國家,性情慷慨,富有犧牲精神。

太子丹物色了一個江湖著名俠士,名叫田光,向他傾吐心聲,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完成刺殺秦王的大業。

田光面有難色,並非他貪生怕死,而是年齡大了,不復有當年驍勇,恐不能勝任。

他向太子丹推薦自己的好友荊軻。

論及武功,荊軻絕非頂級刺客,但他的勇氣彌補了武功的不足。

荊軻是齊人,後曾遊歷趙國,與當時武學大師蓋聶、魯句踐有過交流,隻是他為人有些傲慢,不肯虛心學習。

刺殺秦王屬於高度機密,田光把荊軻推薦給太子丹後,為保守這個機密,他選擇自殺,一個死人絕對無法泄密。

對於一個從不過問政治的遊俠,荊軻對刺秦一事並沒有興趣,他之所以答應太子丹,隻是因為田光。

田光把命都豁出去了,他荊軻就算不為太子丹,也得為老朋友去完成這項使命。

要如何刺殺秦王嬴政呢?

首先必須接近他,否則免談。

如何接近秦王?

荊軻提出送去兩份厚禮,有兩份厚禮,秦王定會接見他,他便有機會下手。

這兩份厚禮,其一是燕國督亢地圖,其二是樊於期的人頭。

樊於期是誰呢?

他就是秦國大將桓。

自從桓被李牧大敗後,不敢回秦國,改名換姓,流亡到了燕國。

太子丹知道樊於期頗有軍事才華,便暗中收入麾下。

不過,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秦王嬴政正發令天下,通緝樊於期。

荊軻對太子丹說,想要接近秦王,必須要借樊於期的人頭一用。

人頭是可以借的嗎?

這個條件,太子丹無法同意。

既然收容了樊於期,怎麼能把他的腦袋當作利用的籌碼呢?

沒有樊於期的人頭,荊軻連秦王的影子都瞧不見,如何行刺呢?

他四處打聽,得知樊於期叛逃後,秦王嬴政滅其三族,包括他的父母、妻兒都慘死。

也就是說,樊於期與秦王嬴政之間,有著血海深仇。

荊軻決定繞開太子丹,親自去找樊於期。

見到樊於期後,荊軻以同情的語氣說:『秦國對待將軍,真是太殘忍了,您的父親、宗族都被處死。

不僅如此,秦王還以黃金千斤,封戶萬家求購將軍的首級。

您打算怎麼辦?

樊於期淚流滿面:『每當想到這件事,我就痛入骨髓,隻是想不到報仇的辦法』

荊軻又說:『我有一個辦法,既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又可以為將軍報仇雪恨,將軍意下如何?

』樊於期趕忙詢問,荊軻想了想,咬牙說道:『我想把將軍的首級呈獻給秦王,秦王接見我時,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猛刺其胸,除掉這個暴君,為將軍報仇,為燕國雪恥。

將軍意下如何?

要取人家項上人頭,還問意下如何,荊軻很瘋狂。

刺殺秦王是一個近乎瘋狂的事,瘋狂的事要由一群瘋狂的人來做。

荊軻是瘋狂的人,田光、樊於期也是瘋狂的人,他們毫不吝惜人頭,似乎自己是有九條命而非一條。

樊於期平靜地說:『我日日夜夜想著報仇,咬牙切齒,連心都碎了。

今天有幸得先生賜教,後事就拜托您了』說罷引刀自剄。

太子丹獲悉噩耗,匆匆趕來,撫屍痛哭。

事已至此,隻得依了荊軻,把樊於期腦袋砍下來,用匣子裝好。

晉見秦王的禮物備齊了,要殺死秦王,還得攜帶武器。

武器不能太大,否則無法帶進宮裡,而且要鋒利無比,見血封喉。

這件武器,太子丹已經準備好了,名為『徐夫人匕首』,乃是趙國名鑄劍師徐夫人所鑄,值百金。

匕首在毒藥裡反復淬浸,只要被輕輕劃一道刀口,便必死無疑。

太子丹還給荊軻配備一名助手,名喚秦舞陽。

此人乃是一介武夫,十三歲時就殺過人,武藝高強,身強力壯。

萬事俱備,荊軻應該動身出發了吧。

讓太子丹困惑的是,荊軻卻沒有西行的打算,仍然天天花天酒地。

難道荊軻隻是一個騙吃騙喝的江湖術士嗎?

秦軍已陳兵邊境,隨時可以朝發夕至,若不趕緊實施刺秦計劃,恐怕就來不及了。

荊軻遲遲未動身,是在等一個朋友到來。

這個朋友是誰,史書上沒有寫,但一定是個具有堅忍果敢性格之人。

太子丹催促道:『時間差不多了,您還不想動身嗎?

要不然我先派秦舞陽去吧』

荊軻一聽勃然大怒道:『您是什麼意思?

去了卻完不成任務,就隻是沒用的小人一個罷了。

揣著一把小匕首前往強大的秦國,很多事情是無法事先預料的。

我之所以還待在這裡,是等待一個好朋友一同前往。

既然太子認為我故意拖延時間,我這就走,在此跟您訣別了』

說罷,他打點行裝,帶上裝著樊於期人頭的匣子,一幅燕國督亢地圖,在地圖裡還藏有一把鋒利的匕首。

送別的一幕十分悲壯。

太子丹等人身穿白色衣帽,一路送至易水河畔。

渡河後,在曠野上設宴為荊軻、秦舞陽餞行。

每個人心裡都十分清楚,這是一次生離死別,無論荊軻刺秦王能否得手,都不太可能活著回來。

送行者中有荊軻的好友高漸離,他以手擊築,荊軻放聲高歌。

起初是『變徵』音調,蒼涼而淒婉,聞者莫不落淚。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簡單的一句歌詞,卻有訴不盡的故事。

英雄怎麼能留戀生,留戀兒女情長呢?

為義而慷慨赴死,不是男兒本色嗎?

高漸離陡然變調為『羽』,擊築聲高亢有力,慷慨激昂,荊軻的歌聲由蒼涼變得充滿戰鬥激情,氣沖霄漢。

再好的音樂,也有停止的時候。

高漸離與荊軻合奏的千古絕唱,久久回蕩在易水河畔。

荊軻與秦舞陽二人跳上馬車,頭也不回,向咸陽疾馳而去。

不論此行結局如何,他們的名字都會永載史冊。

雖說荊軻所帶去的兩件禮物無價,但秦王會不會接見,誰也無法打保票。

為了確保刺殺計劃得以執行,荊軻到了咸陽後,花了一大筆錢賄賂秦王的寵臣蒙嘉,再三強調燕國的禮物極為貴重,必須親自交給秦王。

蒙嘉收了錢財後,入宮對秦王說:『我大軍壓境,燕王不敢抵抗,願舉國投降當秦國的臣子。

為表誠意,燕國砍下樊於期的首級,同時獻上督亢地圖,派使者前來,就等著大王的召見了』

秦王聽罷大喜,當即下令,在咸陽宮接見燕國使者。

幾天後,秦國君臣齊聚咸陽宮。

秦王嬴政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很快他就要宣佈燕國不戰而降的消息。

他一點也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從宮門到大殿外,站著一排排手執長戟的武士,這是天底下戒備最森嚴的地方,誰能相信這裡會有刀光之災呢?

秦王傳令:宣燕國使者進殿。

荊軻與秦舞陽一前一後,緩緩而行。

荊軻手中捧著一個匣子,匣盒已打開,裡面安放的是樊於期的腦袋;秦舞陽手中則捧著燕國地圖,地圖也用一個長形匣子裝著,在地圖軸卷裡,是一把見血封喉的匕首。

他們每前行一步,就是接近死亡一步,每前行一步,都要承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足以讓一個正常人為之精神崩潰。

在壓力面前,最可看出人的內心是否真正強大。

秦舞陽十三歲便殺人,被公認為燕國勇士,但是他的怯意已寫在臉上。

每一級臺階仿佛都是難以逾越的障礙,都要用盡全身的氣力才邁得上去。

他感覺手腳發軟,寒意襲來,身體失控一般地顫抖著。

與秦舞陽相比,荊軻神色自若,步伐沉穩而有力,不曾有過一絲慌亂。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是形容一個人沉著冷靜、遇事不慌,是內心強大的寫照,荊軻就屬於這樣的人。

他從容不迫地走向大殿,已經可以看到坐在大殿之上的秦王嬴政。

他仍然保持冷靜,走入殿中,獻上樊於期的人頭。

就在這時,站在殿門之外的秦舞陽臉色大變,冷汗淋漓,捧著地圖盒子的雙手在顫抖。

一個人,不論平素如何驍勇,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時,絕少能真正做到若無其事。

我們不能說秦舞陽是個膽小的人,他的表現隻能說是人之常情。

相較之下,荊軻的表現,則是超越世間凡人,難怪乎其事跡能傳頌數千年之久。

秦舞陽的異常表現險些壞了大事,所幸的是,荊軻以聰明的方式掩蓋過去了。

他面含笑容向秦王解釋說:『這位是來自北方的粗野鄙人秦舞陽,他沒見過天子,心裡害怕緊張了,大王切莫見怪』秦國君臣們聽罷不禁哂然一笑,心裡都有幾分得意,說明今天的排場夠大、夠氣派。

在此之前,一切都按原計劃進行。

到了最關鍵時刻,秦舞陽壞了事!鑒於他慌張異常的表現,荊軻隻能把他留在大殿之外,刺殺秦王的任務,完全落在荊軻一人身上。

荊軻接過秦舞陽手中的匣子,取出地圖,雙手高高捧著,向秦王嬴政獻圖。

秦王莊重地坐在大殿之上,前面擺放一張案幾。

荊軻捧著地圖,慢慢走到秦王之前,在案幾前跪下後,將地圖置於案上,緩緩展開。

隻見圖上畫滿燕國山川河流的記號,真乃無價之寶。

秦王正打算仔細看時,突然間,一道刺眼的光芒閃出,圖窮而匕首現,在地圖裡居然藏著一把鋒利無比的短刀!

誰也沒想到會有突如其來的變局。

大家才看到一把亮閃閃的刀,還沒反應過來,荊軻已把匕首操在手中,另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

秦王嚇壞了,他本能把身子往後一仰,把雙臂往後一縮,被荊軻抓住的那截衣袖給扯斷了。

可以說,是案幾救了秦王,因為小桌子的隔擋,讓他躲過了荊軻最有威脅的第一擊。

荊軻有武器,但匕首太小,一定要近距離攻擊才能擊中。

大殿之上,目瞪口呆的大臣們誰都沒武器,隻有秦王嬴政自己有一柄佩劍,這柄佩劍太長了,秦王拔了幾下都沒拔出來。

劍沒拔出來,荊軻已跳過案幾,猛追過來。

秦王撒腿便跑,往哪跑呢?

殿裡有幾根大柱子,他繞著柱子跑,荊軻邊追邊戳,但都沒刺中。

倘若不是秦舞陽臨陣膽怯,兩個打一個,秦王嬴政無論如何也難逃一劫。

隻是任何一微小的細節都可能改寫歷史,沒有這些細節,歷史就沒有真實性了。

秦王繞著柱子跑,荊軻繞著柱子追,其他大臣在下面嚇得沒有人色,誰也沒敢挺身而出,因為誰身上都沒有帶武器。

有一位侍醫,名喚夏無且,他往身上一摸,腰間別著一個藥囊,趕忙扯下來,朝荊軻身上擲去。

荊軻見有暗器飛來,一閃身躲過,但是別小看這一眨眼的時間,因為荊軻這一遲滯,秦王得以把劍拔出來了。

長劍是別在腰間的,習慣性的拔劍動作,當然是右手按住劍柄,從右上方拔出。

不過秦王繞著柱子跑,身體本就前沖,手臂也不舒展,右手要從右前方拔劍就十分困難。

有大臣大喊:『王負劍,王負劍』

古文就是有古文的妙處。

『王負劍』僅三個字,現在要十幾個字才能表達,意思是:大王從背後把劍拔出來。

那一刻,時間就是生命,能用三個字表達的,絕不用十個字。

秦王趁荊軻躲避藥囊那片刻時間,把劍推向背後,右手往肩後一抄,抓住劍柄,向上一拉,利劍出鞘了。

在我們印象中,刺客都是武功深不可測的奇俠,其實不然。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刺客,武功平平,他們之所以名揚天下,靠的乃是勇氣而不是武功。

荊軻的武功很一般,他既不懂得空手入白刃的功夫,也不會降龍十八掌之類的套路。

他用匕首對抗長劍,馬上落入下風,被秦王一劍砍在左腿上,一個踉蹌,摔倒在地。

出其不意的襲擊,他未能擊中秦王;以匕首對徒手,他沒能抓住秦王;如今他身中一劍,自知沒機會了,隻能把匕首奮力向秦王擲去,只要鋒利的刀鋒在皮膚上劃出一絲血跡,秦王也會中毒身亡。

隻可惜,投出的匕首沒飛向秦王,而是飛向銅柱,『叮當』落地。

秦王乘機沖上前,在荊軻身上連刺八劍。

荊軻坐在地上,渾身血流如註,沖著秦王慘笑道:『我之所以失手,是想要把你生擒,逼迫你簽訂條約』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猜想,在行刺的那一刻,荊軻仍持有僥幸的心態,若是劫持秦王可能是雙贏的結果,也是他唯一能生還的機會。

隻是,幸運之神並沒有光顧他,刺秦行動最終以悲壯的方式失敗了。

勃然大怒的秦王喚來衛兵,把荊軻亂刀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