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額爾金曾打算另立一個政府。《網路歷史》

英法聯軍於咸豐十年《1860年》8月向北京推進,進攻北塘和白河,再次威脅北京的安全。

桂良急忙趕赴天津,但也無法挽救頹勢。

額爾金勛爵堅持要帶400到500士兵在北京換文,並派巴夏禮率一隊人前去探明道路及下榻之寓所。

巴夏禮在離北京約10英裡處的通州遇上了新任欽差大臣怡親王,並在爭執中侮辱了親王。

就在此刻,天津知府被英軍士兵扣押的消息傳了過來,怡親王下令拘押巴夏禮作為報復,在中國人眼裡,此人是挑起廣州之亂的元兇,是英國霸道行徑的化身,或許是在華洋人中最可恨的人。

額爾金徹底失去了耐性,他率部隊攻進北京,逼得皇帝前往熱河避難。

詹姆斯·佈魯斯

額爾金找不到與他談判的朝廷,竟想要扶植一個漢人王朝來替代滿清王朝,並燒毀宮殿,以懲罰非法拘禁巴夏禮及虐待戰俘的行徑。

最後他被俄國和法國的外交官伊格那提耶夫將軍和葛羅男爵說服,放棄了這兩個想法,代之以火燒圓明園。

在這些局勢嚴峻的日子裡,俄國大使伊格那提耶夫積極地在英法全權代表與留在北京負責和談的皇帝之弟恭親王之間,充當了調停者角色。

當恭親王被火燒圓明園嚇得想逃離京城之時,伊格那提耶夫勸說他留下來接受聯軍的條件,以避免徹底滅亡。

伊格那提耶夫通過在兩邊的左右逢源,他為俄國獲取了一個巨大的外交勝利。

咸豐十年《1860年》10月24日,額爾金逼迫恭親王簽署了《北京條約》,該約一勞永逸地為英國獲得了在中國首都長駐外交代表的權利;賠款增加到各付英國和法國800萬兩;天津對外國商務開放並允許外國人居住。

此外,英國獲得了香港對面的九龍半島,而法國則確保了天主教傳教士有權在中國內地購置地產。

在達成這樣的和平條約後,聯軍在俄國外交官的敦促下於咸豐十年《1860年》11月8日前後撤離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