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天津分行110年行史上,曾有多位文人特質的金融實業家擔任經理。
近期對天津中行歷史研究挖掘頗深的邵桓先生今天將再為我們介紹其中的一位,這位行長以詞名世,他就是1912年10月天津中行成立時的首任經理林葆恒。
收
聽
音
頻
『1
因林葆恒得名的林公館胡同
天津中國銀行第一位經理林葆恒出身名門望族,是一位著名的金融實業家、詞人、詩詞文獻家。
天津南馬路中段北側的『林公館胡同』是在清光緒年間建房成巷,一開始胡同沒有名字,後來林葆恒修建公館,胡同取名為『林公館胡同』。
林公館胡同不長,大約170米,寬2.5米,北起老葷油鋪胡同,南至南馬路,向西分支到板橋胡同。
圖 | 『林公館胡同』因林葆恒在此處修建了宅第而得名
據說林葆恒平日樂善好施,修橋補路,多行善舉,深得人們敬重,故在巷口建有『樂善好施』牌坊一座,所以早年間此胡同人稱『樂善好施胡同』。
後因為東馬路的倉廒街的街東口也有一座『樂善好施街』的牌坊,倉廒街也曾稱為『樂善好施胡同』,由於兩處重名,所以胡同改稱『林公館胡同』。
『2
從政從商與從文 詩詞唱和冰須社
林葆恒的一生經歷非常的豐富,按照時間順序大致經歷了從政、從商、從文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宦途之路雖不順 忠清報君終為念《1893-1911》
林葆恒《1872-?
》,字子有,號讱庵,福建閩縣《今屬福州市)人。
林葆恒出身仕宦之家,外祖父張亮基,父親林紹年都為清廷一品大員。
清政府對林家極為恩寵器重,林紹年去世時,朝廷感其忠正,賜謚號『文直』,賞銀治喪,禦賜祭文、碑文。
林紹年博學擅文,也是一位收藏家。
圖 | 林葆恒《字子有》年輕時
基於這樣的家族背景,林葆恒一直謀求在仕途上發展,但宦途不順,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21歲的林葆恒中舉,列恩科第十三名。
直到宣統三年《1911》,將近40歲才官至直隸提學使《正三品》。
雖然如此,林葆恒仍以忠清救國、養志報君為念。
林葆恒六十壽,傀儡皇帝溥儀禦賜『清節繼美』匾額,陳寶琛為其六十壽作序;七十壽,禦賜『松柏堅貞』匾額。
圖 | 《青鶴》雜志1933年第一卷第9期發表陳寶琛《林子有提學六十壽序》
第二階段 投身金融辦實業 為振國運促民生《1912-1927》
1912年2月清王朝滅亡,林葆恒的人生階段轉入到了金融實業領域。
在金融方面,林葆恒是中國銀行的元老,他出任了中國銀行的前身——大清銀行清理委員會駐津委員,並成為了1912年10月11日中國銀行天津分行成立時的第一任經理。
1918年2月17日,中國銀行第一屆股東總會選舉產生了包括林葆恒在內的9名董事,其後林葆恒還曾擔任中國銀行的副總裁《王克敏時任總裁》,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總稽核。
林葆恒還曾擔任過總部設在天津的中國實業銀行監事,中孚銀行董事,位於北京的農商銀行的總稽核。
圖 | 林葆恒像
在實業方面,林葆恒與來自安徽壽州的孫多鑫、孫多森的孫氏家族聯系緊密。
孫氏家族於1914年10月創辦了大型的集團企業通惠實業公司,孫多森任臨時總裁,施肇基任副總裁,林葆恒任協理。
1916年11月以通惠實業公司為母公司,建立了中孚銀行,總行設在天津,孫多森任總經理,林葆恒後來也曾任中孚銀行董事。
憑借中孚銀行的資金支持,通惠實業公司在各地創辦了多家公司,1920年7月通惠公司在河南新鄉投資建設了通豐機器面粉廠,林葆恒曾出任該廠的經理。
圖 | 1937年通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優先股壹股計銀洋壹百元,票上印有『大總統批準在案』等字樣,由總裁孫豫方、副總裁林葆恒簽名
1921年5月,林葆恒在煙臺創辦的通益精鹽公司正式開工生產,為山東省首家精鹽公司。
公司總部設在天津法租界巴黎路《今吉林路》106號,公司董事有龔仙舟、傅增湘、孫震方、徐世章。
據1922年至1929年統計,通益精鹽的產品銷售海內外,其規模及銷量,在華北各省,僅次於范旭東在天津創辦的的久大精鹽公司。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侵占煙臺,通益精鹽被嚴重破壞,1940年前後,終因無法維系而停業。
圖 |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 通益精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拾股計銀元壹千元;該公司於1920年呈奉鹽務署特許在煙臺設廠制造精鹽,並呈準實業部行銷全國,票上董事龔仙舟曾任北洋政府總理、孫養儒為孫多森長子孫震方,傅沅叔即為曾任教育總長的傅增湘、徐端甫乃大總統徐世昌之弟徐世章,林子有即為林葆恒。
圖 | 煙臺通益精鹽公司職工合影《第一排左起第5人為林葆恒》
第三階段:詩詞唱和冰須社 津滬圈中享盛譽《1928-1950》
林葆恒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是他在詞學方面的貢獻。
林葆恒一生勤於著述,目前已知其撰寫和編輯的著作有十三部,這些重要的著作大多收藏在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林葆恒先後參與了天津冰社、須社、上海舂音詞社、漚社、聲社、午社等詩詞結社活動,成為津滬文學圈中享有盛譽的人物。
被贊譽到『詞皆清聲逸響,饒有韻味』,更被稱作『八閩詞壇後勁』。
同時,林葆恒還是當時首屈一指的詞籍藏家,其『家藏清代詞家別集與總集,幾無遺逸』。
圖 | 林葆恒輯有《閩詞徵》六卷,收錄了自宋徐昌圖、楊億至民國閩籍詞人的所有作品
成立於天津的須社是清朝遺民文人在天津創立的一個詞社,而其起初卻是一個詩社——冰社,取『一片冰心』之意。
林葆恒在冰社初期即為該社成員。
後來,冰社由詩社逐漸轉向了詞社。
須社社員中分為須社詞侶二十人,另有社外詞侶十三人。
須社並無津籍人士,都是居住在天津的有清廷科名及仕宦背景遺民名士。
須社社集地點經常是社友的宅第,如在城市改造中消失的郭則沄的栩樓、林葆恒的飛翠軒,仍保留的大理道59號楊壽楠舊居曾有的雲在山房等。
室外社集點則有水西莊、海光寺乾隆柳墅行宮、李園、八裡臺、西湖別墅等。
圖 | 林葆恒1910年詩稿
關於八裡臺,林葆恒的四首《點絳唇》中第一首詞序為:『五月二十七日,泛舟八裡臺,遂至曹窯。
萬葦彌望,湖外有湖, 真勝境也』關於李善人花園,林葆恒在《羅敷媚》一詞中寫到:『佳辰不負題糕約,黃菊才開。
白雁遲來。
新月娟娟下玉階。
一年一度名園聚,暫遣秋懷。
長怕登臺。
如此江山百可哀』由須社社員作品集結成冊的五卷《煙沽漁唱》對於研究天津的很多名勝古跡,人文歷史也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圖 | 位於八裡臺的南開大學初建時校園景色
圖 | 須社社員作品集結成冊的《煙沽漁唱》
『3
為雪國恥赴華府 身體力行銷沉恨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舉行的華盛頓會議《也稱太平洋會議》是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中國九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國際會議。
中國政府派出施肇基、顧維鈞、王寵惠三人為全權代表的共130多人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出席。
中國在會後收回了山東青島的主權和膠濟鐵路的權利,這是近代中國在外交談判的條件下,外爭國權取得第一次重大成就。
林葆恒積極參加了此次外交活動,他首先是102名社會名流組成的太平洋會議後援同志會成員之一,其後更是作為代表團中的編纂組成員出席了華盛頓會議。
圖 | 1921年09月30《益世報《北京》》刊文《昨晚出京之華會代表團》林葆恒作為編纂組成員
讓人有些唏噓的是,1930年林葆恒遷居到上海並居住了20年直至病逝,但其確切去世年份至今尚不能確定。
目前學者大致認為其在1950 年底至 1951 年 9 月期間《將近80歲》離世。
林葆恒作為民國時期寓居在天津的一位有很大影響力的金融實業家、詞人、詞學文獻家的很多事跡還需要學者們進一步地深入研究。
中國銀行,風雲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