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與『丞相』一樣嗎?其實不然,兩者一字之差卻天壤之別。《網路歷史》

丞相和宰相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差別很大。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的一種通稱或俗稱,而丞相則是宰相制度下產生的具體官職,但能夠行使宰相權力的官員並非一定是丞相。

也就是說丞相一定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那麼歷朝歷代能夠行使相權的都是哪些人呢?

宰相制起源於先秦時期。

夏商時,地位相當於宰相的官職叫『巫史』,在那個年代人們信仰神怪占卜,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要聽信於鬼神,那麼負責祭祀占卜、觀天文天象的巫史便十分重要,他們地位極高,權力極大。

由於代表天意,所以巫史也時常會在君主處理政事時起到監督和建議的職責。

西周時期公卿則承擔起了輔佐君主的職責。

公卿官爵制度主要由兩大機構組成,即卿事寮和太史寮。

卿事寮掌管王朝首都內的一些政事及四方諸侯的一些主要政務,太史寮掌管的是祭祀、圖籍、時令等等一系列的事物。

卿事寮的長官是太師,附屬官員主要是司馬、司徒和司工。

太史寮的長官是太史,附屬官員主要是後稷和農正。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相的名稱就出現了,例如管仲為齊國相,藺相如為趙國相。

由於當時養士之風盛行,所以不少有知識的人被各國招聘為相。

秦國商鞅變法以後,發展迅速,是戰國第一個設立郡縣制的國家。

郡縣制雖然能夠確保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強化中央集權,但也加重了君主的負擔。

於是秦國便於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

秦朝統一六國後,宰相作為官制首次確定下來,正式官名為丞相,分設左右丞相,以左為上。

漢承秦制,行使相權的依舊是丞相,並以禦史大夫為副職。

漢武帝時期,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便啟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讓他們處理日常行政事物,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相權移交到了尚書臺長官手中。

漢成帝時期改革宰相制,改禦史大夫為大司空,遂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為三公,分散相權。

漢哀帝時期將丞相改為大司徒。

東漢初年將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改為司徒、司空、太尉,但此時權歸君主,協以內廷尚書,三公變成了虛職。

直至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才復置丞相。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不穩,權臣多如牛毛,能與皇帝共同議事、謀劃的官員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仆射等,這些官員都擁有一部分相權。

隋朝統一天下後,改革官制,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和尚書省的尚書令都可稱為宰相。

唐承隋制,並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唐初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仆射以及參議政事的中書舍人和門下侍郎為相。

唐高宗之後隻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尚書仆射才是宰相。

而百官中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銜的也是宰相。

宋太祖建國後不斷加強皇權,分化、削弱相權,三省及六部長官則成為了閑職,實際權力被歸到了『中書門下』這一機構,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

後宋一朝經常改革宰相制,元豐時期以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為首相,以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為次相,南宋則以尚書左右仆射為相。

元朝正式廢除三省制而實行一省制,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長官為中書令,一般由太子兼任,下設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

中書令、左右丞相、參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時達到了十幾人。

明朝建立之初仿照元朝設立中書省和左右丞相,但胡惟庸案後明太祖徹底廢除了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不再設有丞相。

可朱元璋受得了繁重的政務,他的子孫後代受不了,明成祖時便又設內閣大學士幫忙對書文進行協理,內閣的權力也逐漸增強,內閣首輔成為了事實上的宰相。

清初沿用明制,依舊設立內閣。

雍正帝時為了積極應對西北戰事,便設立了軍機處,並逐漸成為中樞權力機關,軍機大臣便相當於宰相。

鴉片戰爭以後,清朝國門大開,被迫融入了世界潮流,晚清實施新政便仿照日制設立內閣總理大臣,相當於宰相。

為何宰相的官職名變化的如此頻繁呢?

其實宰相官職的變化伴隨的就是政權的變化以及政治結構的變化,這是君權與相權互相制衡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