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一談到籍貫,我們就想到了出生地。
不過,這隻是現代社會的說法。
在古代的時候,籍貫中的『籍』和『貫』卻並不是一回事。
在古代的時候,若是說一個人的出生地,隻是說『貫』或者『鄉貫』『裡貫』,而不說『籍』或者『籍貫』。
在《隋書·食貨志》中就記載說:『其無貫之人,不樂州縣編戶者,謂之浮浪人』由此可見,當時說一個人的出生地,並不說『籍』,而隻是說『貫』,『其無貫之人』,就是不在此地出生的人,也就是在外地出生的人,被稱為『浮浪人』。
所謂的『浮浪人』就是無固定住地和無戶籍的人。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新豐折臂翁》一詩中寫道:『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白居易在詩中寫的『貫』,指的就是出生地,也就是現在說的籍貫。
雖然古代一個人的『籍』與其出生地有著一定的關系,但指的並不是出生地。
在古代的時候,一個人的『籍』指的是這個人的家庭對於朝廷所負擔的徭役的種類,也就是說,指的是這個人所從事的職業。
比如,承擔產鹽徭役的那些人戶,在唐朝的時候被稱為『亭戶』。
在五代之後,承擔產鹽徭役的那些人戶又被稱為『灶戶』『鍋戶』『井戶』『鐺戶』『鹽戶』等。
不過,當時以『鹽戶』或『灶戶』為其通稱。
其實,古代以『籍』為標志的戶役,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以『籍』為標志的戶役被稱為『士家』;在南北朝時期,又被稱為『使作戶』『軍戶』『綾羅戶』。
唐朝的時候,除了承擔產鹽徭役的亭戶之外,還有承擔織造徭役的綾織戶、承擔建造徭役的工匠戶以及承擔其他徭役的各種人戶。
明朝的時候,承擔各種徭役的諸種人戶就有五十來種。
這些人戶的戶役就是他們的『籍』,也就是戶籍。
明朝的時候,同一種戶役的人戶都被編入了一份冊籍中。
各種戶役各有各的冊籍,這就是『籍』,地方官就按照這種『籍』來征收徭役。
古代的時候,天下的百姓都屬於帝王的當差人戶,因此,天下的百姓都要被編入某一籍中去當差。
因此,各種各樣的人戶都有『籍』,由官府向這些有『籍』的人戶派定各種專門的徭役,比如,承擔煮鹽徭役的是『灶籍』,承擔做工徭役的是『匠籍』,承擔當兵徭役的是『軍籍』,承擔經商徭役的是『商籍』。
在古代,每個朝代的制度都是『役皆永充』,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戶籍一旦被官府確定之後,是不能隨意更改的,會一直保持下去。
比如,擁有灶籍的人就需要世世代代為官府去承擔煮鹽的徭役,擁有軍籍的人就要世世代代為朝廷去承擔當兵打仗的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