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詩於2006年,由國畫家杜海峰繪制《許由遺世獨立》詩意圖。
本文選自廖彬宇先生《詩說中國——中國精神之禮義三百圖》,由著名文化學者張紅星教授註解。
全書內容將陸續發佈,每幅圖之命名均為相關成語。
《詩說中國》是首部以古詩及註論形式總結和致敬中華民族眾多聖賢豪傑的著作,是為了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用寥寥數語的古詩高度概括中華民族歷代聖賢的生平事跡及其精神風貌,融文史哲於一體,顯精氣神於一言,唯願廣大青少年通過誦讀後烙印於心,得聖賢力量滋養,貫通中華文脈,讓聖賢豪傑之精神鼓舞華夏兒女大步前行,慎終追遠以繼往開來,聯合古今賢哲,共同推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丙戌歲詠許由七律
天下功名如敝履,常思大限到來時。
恐因富貴累身命,遂薄君王事不為。
慨嘆凡夫皆逐利,豈知世外有希夷。
人間自得唐堯在,且許逍遙做逸遺。
張紅星教授註解:
功名:功業和名聲。
《莊子‧山木》:『削跡損勢,不為功名』成玄英疏:『削除聖跡,損棄權勢,豈存情於功績,以留意於名譽!』《史記‧管晏列傳》:『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大限:壽數,死期。
晉葛洪 《抱樸子‧極言》:『不得大藥,但服草木,可以差於常人,不能延其大限也』唐權德輿《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身命:即身家性命,指生命。
《漢書‧鄭崇傳》:『臣願以身命當國咎』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馱那羯磔迦國》:『聞者怖駭,莫敢履戶,謂是毒蛇之窟,恐喪身命』
君王:古稱天子或諸侯。
《詩‧小雅‧斯幹》:『朱芾斯皇,室家君王』鄭玄箋:『室家,一家之內。
宣王將生之子,或且為諸侯,或且為天子』
慨嘆:感慨嘆息。
《晉書‧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唐王昌齡 《代扶風主人答》詩:『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
世外:塵世之外;世俗之外。
唐李白 《雜題》詩序:『乘興踏月,西入酒家。
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
希夷:《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河上公註:『無色曰夷,無聲曰希』後因以『希夷』指虛寂玄妙。
唐堯:古帝名。
帝嚳之子,姓伊祁 (亦作伊耆), 名放勛。
初封於陶,又封於唐 ,號陶唐氏。
以子 丹朱不肖,傳位於 舜 。
事見《史記‧五帝本紀》。
逍遙:優遊自得;安閑自在。
《莊子‧逍遙遊》:『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成玄英疏:『逍遙,自得之稱』《後漢書‧逸民傳‧梁鴻》:『聊逍搖兮遨嬉,纘仲尼兮周流』
逸遺:猶言隱居避世。
唐韓愈《上宰相書》:『主上感傷山林之士有逸遺者,屢詔內外之臣旁求於四海』清劉大櫆 《江先生傳》:『猶賴有山澤逸遺之士,窮年兀兀於其中,遞相推測隱度』亦指隱居避世的高士。
趙力能先生評:
許由是天下許姓的始祖,與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
而據《文選·應璩書》引《古史考》許由和巢父是同一人。
據說許由還是堯舜禹三位大帝的老師。
後世稱之為『三代宗師』。
比起後世鬼谷子,也是有過之無不及。
許由自幼農田躬耕,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
夏天樹上築巢而寢,冬天挖地窯居住。
食山果、飲河水,且無懷器,手捧而飲。
堯帝年邁,深感衰老,且兒子丹朱不肖,不願因愛子而誤天下。
他深知許由清高大志,便欲禪讓帝位。
許由說:『匹夫結志,固如盤石,采山飲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祿位;縱情遊閑,以求安然無懼,非貪天下』。
堯得知許由不輕移其志,便一再登門拜訪。
許由仍推辭說:『我年紀大了,需求無多,還是當個臣民吧!』於是連夜逃往箕山穎水旁,農耕而食。
堯得知許由去處後,又派人請他做九州長。
他聽後更是煩惱,匆忙到穎水邊掏水洗耳,遂隱居深山之中,終身不為名利,死後葬於箕山之巔。
漢代後,以五嶽配祀許由,世代供奉,太史公司馬遷曾登臨憑吊。
《前漢書》列許由為仁人。
《晉書》贊雲:『昔許由讓天子之貴,市道小人爭半錢之利』。
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
《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
《莊子》中記載: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
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墨 子·所染》 『非獨染絲 然也,國亦有染·舜染於許由、伯陽,禹染於桌陶、伯益,湯染於伊 尹、仲尷,武王染於太公、周公。
此四王者所染 當,故王天下,立於天子,功名蔽天地』《墨 子》所 言,舜曾受到許由的感染和教益,和此後 的禹、湯、武王受到賢人所染一 樣,興邦立國,建立了蓋世功勛。
堯時,既師許由,故謂之為『夫子』,可見,許由對同時代的堯、舜便有深刻影響。
《莊 子·逍遙遊》其《疏》註曰:『許由,隱者也,姓許名由,字仲武,穎川陽城人也。
隱於箕 山,師齡契缺,依山而食,就河而飲。
堯知其賢,讓以帝位。
許由聞之,乃臨河洗耳。
巢父飲 犢,牽而避之,曰:‘惡吾水 也’死 後,堯封其墓,謚曰‘箕公’,即堯之師也』《水經註·穎水》:『箕山上有許由塚,堯所封也』
彬宇先生此詩開篇引用了《孟子·盡心上》中『棄天下如敝履』和《論語·泰伯》中『薄帝王之業而不為』的思想,高度褒揚了許由不貪勢位、不慕富貴的情操。
在詩人心中,許由是一位智慧高絕的大師,如同古印度的悉達多太子一樣,太子作為凈飯王的王位繼承人,卻常常思考如何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對富貴榮華的勢位及美色誘惑等等毫無興趣。
終於在兒子羅侯羅出生當日逃離王宮,出家修行去了,歷經種種磨難,棄天下如敝履,薄王業而不為,過著苦行的生活,堅定修行的信念,最終證得大道,了生脫死,成為聖佛。
在彬宇先生心目中,許由或許正是此類智慧卓絕之士,所以他教導了堯舜禹三代帝王之後,知道天下可平,於是遁入山林,遺世獨立,最後證何成就,則不知道了,隻留下了無盡的傳說。
詩的最後,彬宇先生慨嘆了世人隻知追逐功名利祿,終其一生,也不過是『莫名其妙生,稀裡糊塗活,無可奈何死』,縱使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不能造福社會,不能了脫生死,又有什麼意義。
許由雖是隱士的鼻祖,卻培養出堯舜禹這樣偉大的聖人,這也正是許由對人類的貢獻。
而堯舜也得了許由的真髓,治理好天下後,晚年也都將天下禪讓給了賢人,然後或許也如許由一般,要去證得終極的圓滿成就了。
誠然,不能證得終極成就,即便獲得天大的勢位,又有什麼意義?
不是所有的隱居都是高尚的,或許恰恰是推卸責任、逃避現實的懦夫。
在兼濟與獨善中,彬宇先生此詩,引人深思。
————————————————————
《詩說中國——中國精神之禮義叁百圖》為廖彬宇先生古體詩及文論集,《禮記》雲『禮義三百,威儀三千』,先生匯集歷年吟詠往聖先賢及其事跡的古體詩三百餘首,透過聖賢事跡來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發揚禮樂文明。
該文獻簡單易記,大雅斯文,使聖賢精神能夠讓人口耳相傳,深入人心。
是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心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