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將近三十年不上朝,難道是因為腿疾嗎?不是。《網路歷史》

萬歷不上朝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詭異的萬歷十五年

歷史上的昏君大概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一繼位就是昏君,第二種是突然的變成昏君。

要說道第一種的代表人物,那一定是秦二世,從他繼位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秦朝的滅亡。

第二種的代表人物則是唐玄宗,『開元盛世』是他一手開創,但到頭來他不但毀掉開元盛世,還促成唐朝由盛轉衰,成為唐朝歷史上的一大罪人。

第一種沒有任何原因,因為他就是那種人,而第二種則有一定的原因,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唐玄宗,他的原因就是楊玉環。

萬歷是哪一種呢?

萬歷屬於第二種。

在萬歷十年之前,朝政由張居正把持,張居正改革變法,一手開創了明朝最後一個盛世『萬歷中興』,而張居正本人則在萬歷十年去世,朝政終於落到萬歷的手中。

萬歷從六歲起,張居正就擔仼著他的老師這一角色。

俗話說『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張居正能夠開創盛世,萬歷當然也不例外。

從萬歷執政的第一天起,他就體現出了一個明君該有的素質,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絕對不留到明天。

一天的工作時間高達十幾個小時,放在現如今那也是楷模一般的人物。

為了方便工作,他還特意吩咐重要大臣不回家居住,就居住在皇宮附近的值班房,因為有的時候他批閱奏折能夠批閱到三更半夜,要是遇到什麼問題的話,方便向大臣詢問。

就在萬歷埋頭苦幹的過程中,山東、山西、湖廣遭遇了災荒,百姓顆粒無收,按照以往的做法,那就是將今年該收的稅減少,減到百姓的承受范圍之內。

但是萬歷就一句話——幹脆不收,因為他還有張居正留的家底。

萬歷十三年,京城發生旱災,百姓的田地得不到澆灌,就連用水都成了問題。

按照以往的做法,要麼是大臣前去天壇求雨,要麼是皇帝坐著轎子前去天壇求雨。

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是皇帝去比較好,畢竟有誠意。

萬歷是怎麼做的呢?

他是自己去的。

但為了更加有誠意,他不是坐轎子去的,而是走路去的,要是換成一般嬌生慣養的人,絕對沒有這種運動強度。

因為皇宮距離天壇至少有五公裡,現在如果有人想要試一試的話,也是可以試的。

因為當時的天壇就是現在的天壇,而當時的皇宮相信不說也知道,就是今天的故宮。

要說萬歷是一個昏君,甚至《明史》上還出現『明實亡於萬歷』的說法,就算打死當時的大臣,當時的大臣也不敢相信。

但事實就是這麼發生,而發生的時間是在萬歷十五年。

從萬歷十四年十一月起,萬歷上朝就有一天沒一天,對外的說辭是頭暈眼花。

既然身體有病,那就安心養病,到時候再接著工作。

畢竟就他那種工作強度有點病也是正常的。

大臣們怎麼想都沒有想到,他這『一病』竟然將近三十年,從萬歷十五年起就再也不上朝,甚至連普通的大臣也不見,隻見內閣的大臣。

當時在朝廷當了一輩子的官員,卻沒有見過皇帝的人一抓一大把。

萬歷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能夠令原本勤奮的萬歷變得懶惰到不敢相信的地步?

身體問題?

沉迷於酒色?

與文官集團對抗?

現如今關於萬歷不上朝的說法流傳最廣的是,1956年發掘定陵,根據工作人員的研究,萬歷的左腳與右腳相差七厘米。

因此可以判定萬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而且萬歷還有駝背,形象非常不樂觀,為了保存皇家的體面,萬歷隻能選擇不與群臣見面。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

萬歷駝背是事實,但萬歷左腳與右腳相差七厘米的事情卻是謠傳出來的。

當時的原文是這樣的『萬歷生前,體形上部為駝背,從骨骼測定,頭頂到左腳長1.64米』,並沒有左腳與右腳相差七厘米的記載。

如果左腳、右腳真的相差七厘米,那已經是可以用肉眼看出來的程度,工作人員又怎麼會不記載?

不記載隻能說明一個原因,那就是雙腳在肉眼上看不出任何的差距,而肉眼看不出任何的差距,也就是沒有任何差距,畢竟那是腳,不是細菌,體型放在那裡。

更何況,如果萬歷真的是因為形象問題不上朝,那麼在萬歷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由於『挺擊案』的影響太過於惡劣,直接將萬歷最寵愛的鄭貴妃牽扯進去。

萬歷被逼無奈,不但招集內閣的大臣,還招集其他有資格上朝的大臣公開訓話。

這又如何解釋?

不是說萬歷因為形象問題不上朝嗎?

上面也已經說過,萬歷在萬歷十三年組織過一次至少五公裡的徒步遊行,他的腳要是真的有問題,怎麼可能會徒步得了至少五公裡?

要知道當年的明仁宗胖到跟頭豬一樣,走路都得需要兩個人扶著,一瘸一拐,這都敢上朝,萬歷有什麼不敢上朝?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萬歷的形象真的有問題,嚴重傷害到了他的自尊心,他如果想上朝,絲毫不會影響,為什麼呢?

因為他可以先行一步坐在朝廷之上,等到朝會結束,大臣走後,再返回後宮。

所謂的因為形象問題不上朝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那麼萬歷是因為什麼原因不上朝的呢?

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好色以及厭惡群臣。

早在萬歷十五年之前,萬歷就已經突顯出好色的特征,因為他在短短五年的時間裡,就招了上百名民間女子入宮。

原本的定額是三百名,但由於皇帝挑選民女已經影響到了地區的運行,不得不提前停止。

因為皇帝如果要在哪一個地區挑選民女,那麼這個地區就要暫停婚嫁,直到皇帝挑選完畢,才能夠重新開始婚嫁。

因此,上書的大臣是一個又一個。

但這一百多名民女就已經足夠要了萬歷的命。

從萬歷十四年開始,就已經有官員不斷的上書,希望萬歷能夠節制一點,一切要以身體為重,其中言辭最激烈的是大理寺評事雒於仁。

雒於仁不但說萬歷好色,還說萬歷搞同性戀,萬歷氣了個半死,一怒之下直接將他革職為民。

萬歷好色在當時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昏君一般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好色。

一旦好起色來,哪裡還有什麼心情處理政事?

其實只要細想一下,就知道萬歷因為好色不上朝的概率是非常的高。

當年他的爺爺嘉靖不上朝,是因為修道,後來他的孫子天啟不上朝,是因為木工,但他並不修道,也不喜歡木工,也沒有其他的嗜好。

難不成他每天就是在皇宮裡散步嗎?

明顯不可能。

那就隻剩下了好色這一種,否則很難想象他將近三十年的時間是如何在皇宮裡度過的。

萬歷原本因為好色就已經不想上朝,再加上『爭國本』事件,他不想上朝的欲望隻會變得更加強大。

所謂的『爭國本』事件就是萬歷與群臣之間的爭鬥,而爭鬥的內容是誰當太子。

萬歷青睞的太子人選是他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所生的朱常洵,而群臣青睞的太子人選是皇長子朱常洛。

因為自古以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萬歷無嫡,自然就要立長。

因此,萬歷、群臣展開長達二十年的『爭國本』事件。

這一事件最終以群臣勝利告終,畢竟萬歷再強大也是一個人,要是將手底下這群看似群臣,實際上是大爺的人惹怒,到時候就得當光桿司令,國家徹底亂套。

身為皇帝,自己的命令卻不能夠得到實行,阻止自己實行的人,就是那群大臣,可想而知,萬歷要是對大臣有好感的話,那簡直是奇了怪。

既然沒有好感,他也就懶得與大臣見面,再加上好色的愛好,幹脆不上朝——擺爛。

這是最容易理解萬歷為什麼不上朝的原因。

萬歷不上朝對明朝造成了什麼影響?

對於當時的百姓而言,萬歷不上朝,絕對是一件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一般情況,一個朝代到了末期,土地兼並會愈加嚴重,官府也會愈加黑暗。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到頭來卻連溫飽都顧不了。

但這種情況在萬歷年間是不存在的,因為百姓並不是隻有種田這一條出路,還有給別人打工這一條出路。

在萬歷之前,別說給別人打工,但凡出個遠門,都得需要介紹信。

而介紹信的程序不是一般的繁瑣,從上報的那一天起,到下發的那一天,起碼得要十天半個月。

在這期間,還有可能遭到官府的敲詐勒索。

因此,百姓都是能不出遠門就不出遠門。

但是到了萬歷年間,別說出遠門,只要有本事,就算出國都沒有人攔著你,為什麼這樣呢?

因為當時的國家幾乎是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

就拿萬歷三十年來說,相當於市長的佈政使在全國范圍內竟然有六十六個空缺。

知縣就更不用說,普遍情況是一個知縣管著兩個縣,還有個別地方甚至一個知縣管著好幾個縣。

試想一下,知縣也是人,怎麼可能忙得過來?

這也就造成了有的地方衙門裡根本沒有官員。

既然沒有官員,官員壓榨百姓的可能自然是不可能發生的,百姓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既然在當地活不下去,那就去其他的地方。

在當時,江浙一帶成了全國百姓聚集最多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工業最發達,這些百姓不知不覺的就成了明朝版的農民工。

別說地方的官員缺,就連朝廷的官員都缺,六部的尚書、侍郎加起來也總共才有四個。

最要命的是,十三道禦史竟然隻剩下了五名。

要知道禦史的工作是監察,而這五個官員要負責監察全國十三個省,就算是拼了老命也巡不完,於是就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一名禦史在外巡查了六年的時間,最後費盡心機找了一個替補的官員,才回到京城。

有的人可能會想,歷朝歷代都是一官難求,為什麼到了萬歷一朝有官都沒有人去當?

並不是有官沒有人去當,而是無法當。

其中的責任在於萬歷。

明明每一年都有人考中舉人,考中進士,但是萬歷死活就是不理,將替補官員的名單直接扔在一旁,自然也就沒法上任。

明朝的黨爭早在嘉靖年間就已經出現,開創黨爭的這個人叫作張孚敬,是嘉靖年間的首輔,後來也正是因為他結黨,被嘉靖開除。

由於萬歷不上朝,權力上產生極大的真空,群臣又有很大的自由空間,以至於黨爭欲演欲烈。

在當時朝廷總共分為四大黨,分別是東林黨、齊黨、浙黨、楚黨,而黨與黨之間的爭鬥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明朝的滅亡與黨爭有著一定的關系,因為到了明朝末年,基本上沒有人再為國家著想,為的隻是屬於自己的那一個黨著想,不管對不對,只要是其他的黨提出來的,都要站出來罵兩句。

正如同梁啟超先生所說,明朝的黨爭就如同兩群東烘先生在打架,等到明朝滅亡了,也就一起拉倒。

『明實亡於萬歷』這句話,與萬歷年間興旺起來的黨爭有緊密關系。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萬歷不上朝幾乎是註定的,因為封建王朝就沒有一個超過三百年。

如果萬歷上朝,且勵精圖治的話,那麼明朝就有超過三百年的可能。

要知道,萬歷在位的時間有四十八年,四十八年相當於什麼概念,相當於後來三位皇帝的總和還要多,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

他要是在這四十八年的時間裡將『萬歷中興』一直延續下去,崇禎就有足夠的錢揮霍,有了錢,明朝也不至於那麼早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