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三起三落。《網路歷史》

中山國歷史文化專題 第02期

中山三遷似夢中

亦悲亦歡說千乘

城頭高懸迎敵榜

墻外趙武已破門

鮮虞本有百年福

黷武總是兵馬窮

江山美女皆己去

留下河石說古今

——張志平

留下河石說古今

——中山國的『三起三落』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我們早已耳熟能詳,而經歷過『三起三落』的中山國對這個故事的理解應當更加深刻。

那麼,中山國的『三起三落』究竟是怎樣一段曲折離奇的歷史?

昔者,吳人並越,越人修教備信,五年覆吳,克並之至於今。

——中山王鼎銘文

西北大學教授段連勤《鮮虞及鮮虞中山國早期歷史初探》認為,從公元前774年鮮虞之名見於史乘,到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鮮虞中山的歷史首尾共478年,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一、部落和部落聯盟時期《公元前774-前520年》;二、早期鮮虞中山國時期《前507-前406年》;三、後期鮮虞中山國時期《前380年-前295年》。

一、鮮虞部落聯盟的興起與瓦解

《國語·鄭語》記載周幽王八年《前774年》成周雒陽四周各華夏族封國及少數民族部落集團的分佈情況,關於狄族的分佈,”當成周者,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

白狄東遷後,先秦典籍一般直接以他們的部落名稱呼,因為他們中的鮮虞最為強大,因此經常概括地稱之為鮮虞。

段連勤教授認為,此時的白狄鮮虞氏尚處於部落聯盟階段。

公元前530-前520年,晉國先後攻克鮮虞聯盟的肥、鼓以及鮮虞都城中人《今唐縣》,並派大將鎮守。

以鮮虞部為首的鮮虞部落聯盟瓦解,鮮虞部被迫遷往太行山北部山區,屈服於晉國,休養生息。

二、早期鮮虞中山國的興亡

公元前507年,晉國軍隊再一次進攻鮮虞中山,中山人主動出擊,在平中大敗晉軍,俘虜晉國大將觀虎,一雪前恥。

前506年,『中山』第一次出現於史籍《左傳》中。

段連勤教授認為,大約此時,鮮虞中山國的國都由今正定縣新城鋪遷至今唐縣境內的中人《中山》。

逐漸強大的鮮虞中山令晉國感到不安,前505年,范獻子『率師圍鮮虞』,但這次進攻並未讓已強大起來的鮮虞中山蒙受太大損失。

公元前497年,晉國六卿內亂,中山同齊、魯、衛等國一同支持范氏和中行氏,前494年,鮮虞中山與幾國組成聯軍伐晉,占領棘蒲,中山國的疆土向南有了很大的擴展。

公元前491年,齊、衛向鮮虞中山求援,與晉軍大戰於柏人。

鮮虞中山軍事力量之強,已令周邊國家不敢小覷。

公元前489年,為了報復鮮虞中山對范氏、中行氏的支持,晉國大夫趙簡子趙鞅率師伐鮮虞。

但是面對擅長山地遊擊戰的鮮虞中山軍隊,趙簡子也一籌莫展。

從趙簡子伐鮮虞到公元前455年前後,在晉國不斷地軍事打擊下,鮮虞中山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趙簡子的繼任者趙襄子掌權後,繼續攻打鮮虞中山,並攻占了中人、左人城。

鮮虞中山國潰民散,此後三、四十年,中山國在先秦文獻中銷聲匿跡。

公元前414年,晉國內亂,魏秦交戰,韓、趙、魏等國忙於鞏固剛剛占領的土地,都無暇顧及中山。

蟄伏的中山武公趁機開疆拓土,壯大實力,復立中山,並向東部平原轉移,將都城遷到『顧』《今定州附近》。

武公尚未將國內局勢完全穩定便早早去世,他的繼任者桓公年幼懵懂,中山國內局勢不穩,國力尚弱。

公元前408年左右,魏文侯命樂羊伐中山,借道趙國來攻打尚不穩定的中山。

面對強大的魏軍,中山人拼死抵抗,展現出頑強的意志和軍事力量。

曾經大敗秦國的魏軍也足足經過三年的苦戰,才最終攻下了中山。

段連勤教授《鮮虞及鮮虞國早期歷史初探》一文中寫道:『……中山國還是一個不斷遭到強鄰入侵的既小且弱的白狄鮮虞國家,‘其國數散’就是它迭遭逆境的寫照,當然其影響也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它的建立和建立後的歷史活動表明,白狄人民在以鮮虞為首的鮮虞部落聯盟瓦解之後,又在鮮虞氏所建中山國的旗幟下集合起來了,這對北狄族的經濟、文化發展和保護狄人免除鄰國侵犯和奴役方面無疑也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三、後期鮮虞中山國的興亡

魏國對中山統治長達20年之久,20年後時移勢易,魏趙大戰,秦國崛起,齊燕交惡。

中山國在桓公的帶領下緊抓這個機遇,於公元前380年在大國夾縫中又一次復國,並將都城遷至今平山縣三汲鄉一帶,被稱為『古靈壽城』。

從此之後的85年中,中山國人在這裡演出了一場場勵精圖治,凝聚人心,創造輝煌的大戲。

復國後的中山,經過桓公和成公時的苦心經營,至王厝時期,稱王伐燕,達到了中山國最鼎盛的時期。

然而盛極必衰,至子資時期,中山國開始走向衰落。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公元前307-前299年,中山經過八年的艱苦戰爭,最終為趙國吞滅。

何艷傑、曹迎春教授在其合著的《鮮虞中山國史》一書中這樣評價中山國的滅亡:『從內政來看,儒術治國的大政方針已經不符合戰國列強紛爭的勢態,因此又導致了經濟衰竭、軍事力量衰退、社會危機嚴重等弊病,連年攻戰導致國貧民弱,在戰爭中又割讓土地來求得茍安,用人不當加速其滅亡。

從外交來看,中山本千乘小國,卻助齊攻趙,參與五國相王而絕齊,趁人之危攻伐燕國,這一系列外交事件的根由,都是因為中山‘不自知’,即沒有正確審視當時的國際局勢和自身力量,狂妄自大,最終造成中山失助而亡』

中山國人於逆境中敢於拼殺,於列強環繞中敢於爭鋒,在其骨血中延續著馬背上民族的剽勇基因。

『三起三落』也給『悲歌慷慨』做了最好的註解。

破城後,無論皇胄貴族、平民百姓,殺的血流如河。

君不見,三次亡國破城,中山人沒有一次投降,沒有一次低下自已高昂的頭。

中山國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豪華的青銅器,北方的佳人,婀娜的中山篆。

也許,更多的是民族的血性和精神。

正如被稱為『開啟中山國的鑰匙』的守丘刻石中所留下的話語,『敢謁後來賢者』,如今的我們不正是需要將此精神傳承下去的後人嗎?

此地是中山故國

有銘曰天子建邦

書法作者:米勤練  中國書畫協會理事、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 留下河石說古今

中山國三起三落 –

專家點評

張志平

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紀錄片《中山國》總策劃、總撰稿。

關注社會發展的人,一定要研究歷史,尤其是本地人文歷史。

我們永遠不可能真實地復原歷史,但從中發現思想,學其真髓,洞察古今,弘揚精神還是需要的。

中山國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縱觀其二百餘年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在征戰中崛起,在廝殺中生存。

終將發展成『七雄』後的『第八雄』、『千乘之國』«戰國策»。

晉國自公元491年始,糾集多國聯軍與中山纏鬥三十年,被迫撤軍;魏文候伐中山,戰爭整整持續了三年;中山桓公復國,又是長達八十餘年的征戰~引水圍鄗、伐燕掠城、兩退趙軍、五國相王。

中山,歷經了戰爭的苦難,在燕南趙北的平原上,在太行烽煙的荒野上,呈現了一幕幕天崩地陷、氣壯山河的畫面。

一場場血雨腥風、劍戟鏗鏘的場景,馬革裹屍的悲壯,城陷人亡的悲愴,寫就了中山的壯麗篇章。

回首望,從西北高原沖下來的這個民族,不戰怎能立足?

面對列強林立、虎視耽耽,不戰怎能生存!面對民族存亡、三起三落,不戰怎能發展?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今天再讀辛稼軒的詞,看中山興亡,仍有『欄桿拍遍』的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