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反復使得端履門附近按下了暫停鍵,在這兒執勤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裡隻聞其名未見其門?
而且這個『履』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作為城門名呢?
(端履門》
一些老西安會說到,這裡很久以前是有城門的,大臣從這裡進宮上朝,要先在這裡整冠端履,收拾好衣服帽子鞋子才能進去面見皇上,所以這座城門叫做端履門。
乍一聽還挺有道理的,其實這裡並不是進宮的城門,唐朝的時候端履門附近是左春坊、家令寺、左清道率府、詹事府、左司禦率府所在地,這些都是東宮官署,負責服務太子的機構。
端履門真正出現則是在明朝,而且他不叫端履門,而是叫端禮門。
《唐朝端履門附近》
明朝初年,朱元璋封其二兒子朱樉為秦王,是為『天下第一藩王』,於是朱樉就仿照南京的皇城和宮城在今省政府一帶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秦王府。
秦王府共有兩重城墻,外城為『蕭墻』,就是裸露的夯土墻,內城為『磚城』,也就是用磚包著夯土墻,而端禮門就是『磚城』的南大門,靈星門則是『蕭墻』的南大門。
朱元璋對於各地藩王王府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命名都做了詳細規定,東門叫做『體仁』,西門叫做『遵義』,南門叫做『端禮』,北門叫做『廣智』,四座城門遵守了『仁、義、禮、智』的古訓,目的就在於使諸位藩王身居各地府城之中,能夠『睹名思義』,不忘『藩屏帝室』的重任。
那端禮門是怎麼變成端履門的呢?
清朝八旗兵來到西安後,就將明秦王府拆了改建成了八旗校場,同時又對王府所在的東北城區進行了改造,沿著現在的北大街、東大街修了兩段城墻,和原西安城的東城墻、北城墻合圍出了一個城中城,稱為『滿城』,也就是新城區『新城』的前身。
滿城的南大門在清朝初年依舊稱作端禮門,到了乾隆四年的時候,在一封奏折中第一次出現了端履門的提法,乾隆時期端禮門和端履門開始出現了混用,到了嘉慶時期就徹底變成了端履門。
(清朝西安城》
為什麼會從『禮』變成『履呢』?
這個目前來說沒有定論,一般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清朝統治者覺得明朝都滅亡了再沿用他們的叫法不好,就根據民間整冠端履的說法把城門名給改了。
其二是『禮』和『履』讀音很相近,讀著讀著就出現了轉音誤讀。
此外,如果我們查閱《爾雅》,就會發現履也有禮的一種解釋。
(清朝端履門大致位置》
不過有一點不知道小夥伴們發現了沒有。
那就是明朝的端禮門在現在新城廣場南邊殘餘的城墻豁口那,而清朝的端履門則大致在東大街上,並不在一個地方了哦。
再後來到了民國時期,革命軍來到了西安,拆除掉了滿城,端履門隨之也被毀,所以就有了隻聞其名未見其門這一現象。
《明朝西安城》
六百多年的滄桑轉瞬而逝,端履門雖已不在,但我們也可以睹名思義。
疫情的反復遮掩不了往日的輝煌,端履門作為曾經的『第一藩王』南大門依舊會激勵著我們繼續和病毒鬥爭,等待著輝煌再現的那一天。
文 字 | 熊 英
編 輯 | 黃香斕
審 核|楚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