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誕生!帶你領略縱橫千年的 『快遞魔法』 ~。《網路歷史》

今晚8點

『晚8人』掀起『尾款狂歡』

郵政小哥隨即開啟『白+黑』模式

力將『雙11』快遞火速送達

『快』是速度

更是置郵傳命的傳統

唯『快』不破

追求『快』無止境

古今如一

現在就帶你領略這個縱橫千年的

 『快遞魔法』 

 豪車送件 

在春秋戰國時期

有一種豪氣名叫『千乘之國』

『乘』是由四匹馬拉動的戰車

而與乘差不多的豪車

是郵驛專用的『傳《zhuàn》車』

傳車速度日行260裡

《相當於現在的100餘公裡》

2000多年前的通信效率

可以用『風馳電掣』來形容了

古人為什麼不騎馬?

這是因為

那時紙張還未發明

想寫清楚『大事』

要用成百上千片簡牘

隻有傳車才能將它們

穩妥地送到遠方

 高速郵路 

秦始皇時期

書同文 車同軌

還統一了全國郵傳

建立了遍佈全國的郵傳網絡

不管以前各諸侯國怎麼叫

從秦朝開始

通信組織、通信系統總稱為『郵』

秦朝以都城咸陽為中心

修建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馳道

還有一項超級工程——秦直道

沿著這些高速路

遞送文件到達咸陽城

即便是從秦朝最為偏遠的邊境

也僅需七天

 疾馳驛使 

東漢末年分三國

中原地區頻頻受到戰亂的波及

在動蕩不安的年代裡

緊急軍事文書或災情靠快馬傳遞

他們快到什麼程度呢?

當時有一種說法叫『奔命書』

也有善於快跑的人負責步行郵遞

他們被稱為『健步』『急腳子』

驛使畫像磚生動地展示了

當時河西走廊的急行驛傳:

一位騎在紅鬃馬背上的驛使

一手持著韁繩

一手高舉著公文

縱馬馳騁 急行傳遞

東漢的張衡發明了地動儀

有一天

地動儀西側的銅球掉落

這意味著西部發生了地震

果然沒過幾天

郵驛便傳來『隴西地震』的報告

曹魏時期制定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專門的郵驛法令

——《郵驛令》

這個時期

有些專門驛使的地位很高

甚至可以和公卿、名士平起平坐

 極致時限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

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

…… 

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萬裡奉王事,一身無所求

 ……

詩人岑參的

《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描繪出大唐信使

一騎絕塵、報效朝廷的生動畫面

唐朝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的郵驛制度

對郵遞時限提出了細致的要求:

水驛送信

逆水行重舟與空舟分別有時限要求

順水中則不分輕重舟

河行、江行也分別有具體規范

陸驛分馬遞和步遞兩種

快馬要求日馳

180、300、500裡不等

《相當於現在的80~200餘公裡》

步行或者騎驢要達到日行50裡

《相當於現在的20餘公裡》

要知道

在科技與交通水平

無法與今天相提並論的唐代

這樣的要求無疑是對信使的極限考驗

 古代EMS 

宋代發展出了一種『特快專遞』

名叫『急腳遞』

相當於古代的EMS

隻傳遞詔令、赦書和緊急軍情文報

隻在重點地區設置

這是一種將人力與車馬能力

發揮到極致的超級速遞

白天鳴鈴 夜間舉火

鋪鋪換馬 數鋪換人

可達到晝夜飛馳500裡

《相當於現在的200餘公裡》

『鈴聲從西來,忽得濠州書』

『邊鎖風雷動,軍書日夜飛』

描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

 13分鐘送達 

現代郵政

火車、飛機、輪船接過了車馬的重任

創造出了讓古人無法想象的新速度

從天南海北買的東西

只要『一眨眼』的工夫

郵政小哥就把它送到了您的手中

快捷又方便!

另外

古代的快遞一般隻是官方所有

很少面向普羅大眾

而今

郵政覆蓋城鄉的網絡

讓所有國人都能享受郵政服務

念好『快』字訣

中國郵政勇於超越自我

就在剛剛

今年郵政EMS『極速前進』項目的

全國首單誕生

距離北京市東城區清水苑小區的

隋女士付完尾款僅13分鐘

郵政小哥就將快遞送到了她的手中

這也是今年『雙11』

隋女士收到的首個快遞

從郵驛到郵政

從縱韁弛馬到千裡追風

古今一脈 快字當先

中國郵政

沒有最快 隻有更快!

寵粉福利來了!

截至11月3日12時

評論點贊數前五名的粉絲

《中國郵驛與郵政趣史》一冊

快來比人氣啦!

來源:中國郵政報、《中國郵驛與郵政趣史》

部分文圖:尹航、楊艷、張晉通

封面設計:劉悅舒

編輯:臧弋萱

校對:劉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