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繪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青綠色的山巒,絕美。
此時的宿州,是自唐置州以來,最沒落的時期,隸屬於鳳陽府,清代宿州不轄縣,為散州。
由上圖可見,圖之上半部為黃河,黃河畔為徐州城,下半部分為則宿州城。
圖中可見,城池左上方有金色『宿州』二字,宿州城為抽象畫法,畫中的宿州城並不是現實中的東西長,南北窄的格局,城有四門。
宿州城之中央,繪有大殿三間,或為宿州的城隍廟,或為宿州文廟。
城之左下角,可以看到有一個牌坊,牌坊北側有大殿二間,不知道是何建築。
城之西北側繪有嵇山、綏興山。
嵇山,因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而得名,為當時的宿州名山,後來,因為捻軍席卷皖北大地,清朝新置渦陽縣,宿州嵇山劃給了渦陽縣。
綏興山,位於今日蕭縣境內,傳為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故裡。
上圖為蕭縣,蕭縣為圓形的城池,蕭縣古稱蕭國,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漢文化、孝道文化的發祥地。
城有四門,群山環抱,呈現隻此青綠!有仙臺山、三臺山等山。
城內繪有大殿兩間。
上還有龍山等山,並繪有大橋兩座,山上還有一座寶塔。
上圖為虹縣,虹縣,就是今日的泗縣。
泗縣是一座水城,周圍繪畫的山很少。
虹縣,有五座城門。
虹縣,歷史上多次為州郡治所,是一座歷史上比較重要的城池,後來,虹縣成為新的泗州治所。
這是碭山城,城有四門,碭山為方城,城之外還有圓形城郭《護城堤》,圖中隻繪制了方城,可以看到城墻右下方有『碭山縣』三字,不甚清楚。
周圍繪有永固山、魚山,不過,碭山境內沒有山。
碭山是帝王故裡,唐末宋州碭山人朱溫為輝煌故裡,表奏碭山升為輝州,後梁建立後,碭山成為天子赤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