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秦國後的中國不是封建社會?《網路歷史》

『秦國後』,在這裡指的應該是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

如果是這樣,還真值得討論。

筆者認為:『秦國後』的中國不是封建社會,但具有封建制度的社會狀態。

西周王朝的周武王滅商之後,大規模施行『分封制』。

『分封制』就是分封各諸侯為『君主』,並以國自居。

『國』在當時是地域概念。

這種分封諸侯的制度,在商代已經開始,到了西周大力推廣,以此籠絡人心,統治天下。

到了東周,各諸侯國相互兼並。

逐步地,那些諸侯大國兼並了諸侯小國。

到了戰國末期,秦國吞並『六國』,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皇帝中央集權官僚專制下的郡縣制帝國,同時,廢除了封土建國的『分封制』,沒任何王侯可再受封自行建國了,也就是說,要想自立為君主是不被允許的了,所謂的君主隻有一個,那就是皇帝——秦始皇。

應該說,這個時候封建社會制度被推翻了。

全國土地收歸國有,由皇帝再分配給自己的親屬、宗室和官僚們,形成了新的地主階級。

真正意義上的地主階級應該就是從秦朝開始的。

這些擁有土地的地主階級,再把土地租佃給農民耕種。

這樣必然形成了一種新的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的階級——農民階級,產生了新的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出現了新的封建社會狀態,而不是制度,因為那時已沒有了諸侯王,不存在『分封制』了。

此時的制度應該是:皇帝中央集權官僚專制。

在這個專制下,實施的是封建社會狀態下的方針政策,這樣可以穩固統治階級的皇權不動搖,不會產生各自為政、為王,國家難以統一的局面。

這個區別主要在土地上。

『分封制』和『皇權制』在土地所有權和分配上是不一樣的。

『分封制』將土地分封給各諸侯,各諸侯可以各自為王,為政,為君主,使國家四分五裂。

『皇權制』扭轉了國家各自為政的局面。

『皇權制』把土地收歸國有,由皇帝重新分配,因而產生了新的地主階級,由地主階級剝削和壓迫農民,這也是造成農民起yi的根本原因。

無論是『分封制』,還是『皇權制』都不符合社會管理體制,都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存在,這是導致『分封制』和『皇權制』必然走向滅亡的關鍵。

歷史事實證明:秦國後的中國不是封建社會,但是,他卻是封建制度的社會狀態。

這也是馬克思zhuyi歷史學家經常闡述的一個觀點。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皇權中央集權官僚專制的封建制社會狀態的國家是秦朝即秦國。

秦始皇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實行了中央集權官僚專制等一系列措施。

例如,實行皇帝制、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等。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防禦匈奴南侵,還築建了聞名世界的萬裡長城。

以上秦國采取的這些措施,對於鞏固秦始皇的統治,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由於秦始皇暴zheng,才導致了農民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西漢接受了秦國的教訓,推行了『休養生息』政策,實行了『文景之治』、漢武帝平定『七國之亂』等舉措。

這些措施,對於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官僚專制,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然後,又經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一系列政策策略,使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快地恢復和發展,達到了強盛的頂點。

但是,他們最終還是避免不了與農民階級的尖銳矛盾,農民戰爭爆發,使漢朝也走向了滅亡。

秦漢時期的歷史事實說明:國家的統一,才能使國家的生產發展,各民族間政治經濟的聯系加強,同時,國家的科學文化才能得到迅速發展進步。

綜上所述,秦國後的中國,是皇帝中央集權官僚專制的封建社會狀態的國家,並不是西周『分封制』的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