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赤壁之戰前,統一戰爭都是東西向,之後卻基本是南北向?《網路歷史》

作者:季風

和很多人的認知不太一樣,西部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所在。

在已發現的中國古文明遺址中,中西部所在的比例要遠遠超越現在勢頭強勁的東部地區。

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東西之間政治勢力的較量是中國政治發展中的主流。

且不說商湯滅夏、武王伐紂這些歷史久遠甚至沒有時間記載的歷史事件,就算是開創華夏大一統的秦朝,最早也是西部地區一個依附於周王室的小部族而已。

後來的楚漢戰爭中,劉邦的大漢王朝也隻是在短時間內將秦人征服山東六國的路再走了一遍而已。

在東西的較量中,西部往往可以輕松碾壓地處東部的政治實體,取得最後的勝利。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中國的地形和經濟狀況密切相關。

翻開中國地圖,可以發現地勢整體呈現西高東低的趨勢。

中東部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較為平坦;而中西部則是高原、山地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這不僅影響了中國的氣候,也決定了中國的河流以東西流向為主,隻有西南橫斷山脈和西北阿爾泰山脈的少數外流河例外。

西高東低的地理大趨勢,使得東部在面對西部時,地形上處於絕對的劣勢中。

地處西部的政治實體只要守住地理分界線上的幾處險隘就可以有效遏制東部政權相對優勢的兵力。

除了地形的優勢之外,古代中國經濟格局也為西部加分不少。

《史記·貨殖列傳》中對於關中地區有這樣的描述: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如此富足的關中再加上同屬於西部的巴蜀、河西等地,西部的經濟實力全面碾壓東部地區。

至於後世經濟發達的南方地區,在當時基本是不入流的存在!『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中國地勢階梯圖

就這樣,東西較量的故事在中華文明的早期延續了千餘年。

但這種局面隨著兩漢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逐漸改變。

西部由於經歷了漫長的開發,環境破壞嚴重,相對於東部的經濟優勢逐漸削弱。

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東西差異隨之減弱。

與此同時,南方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這表現在人口的增長和耕地面積的擴大兩大方面。

《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南方諸郡人口普遍比西漢時增加。

揚州、益州、荊州等地在東漢時期增長明顯。

相對而言,北方人口則相對減少。

原因很簡單,作為政治核心所在的北方也很容易陷入戰亂。

而戰亂就會推動人口大規模地向相對穩定的南方遷徙。

西漢末年,中原地區的群雄逐鹿;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群雄並起都成為人口南下的推手。

人口的流入,必然推動了南方地區的土地開墾。

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太湖和錢塘江流域得到進一步發展,基礎薄弱的鄱陽湖、洞庭湖地區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這種狀態下,南方的經濟實力已經不容小覷!與此同時,北方經歷數十年的政治動蕩與戰亂,人口銳減,經濟破壞嚴重。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就是北方地區真實的寫照。

此消彼長下,南方已經具備與北方抗衡的實力。

所以到公元208年,掃平北方的一代梟雄曹操大舉南下時,南方的政治勢力孫權的江東集團,與整合了劉表殘餘勢力的劉備集團合作迎擊曹操大軍。

後面的故事,因為各種文藝作品的普及而為世人耳熟能詳。

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以赤壁之戰為分界線,中國政治進入南北抗衡的歷史階段。

在此後漫長的歷史中,隻有唐朝統一天下是沿著東西走向進行的。

晉滅吳、隋滅陳、北宋結束五代亂局、元統一天下……都是南北方向進行的。

與之而來的變化幾乎涉及到中國地緣格局的多個要點。

那些曾經把控東西交通要道的關隘地位大大下降。

比如戰國時期秦國依仗的屏障函谷關在經歷戰國到秦漢的輝煌後,逐漸走向衰落,關中的門戶轉移到潼關這一要點。

上黨高地扼天下要沖,威逼長安、洛陽的戰略地位也因為西部的衰弱而大幅下降。

與之類似的還有扼守秦國入楚要道的武關,以及連接山西和華北平原的太行五陘。

秦末章邯東進示意圖,最左側武關、函谷關很明顯

與此同時,政治中心大幅度東移。

夏商兩代的政治中心在現在的山西南部及河南。

武王滅商之後整治進入關中腹地,時間長達一千多年。

東漢之後,東部的政治地位不斷提升。

即便是關中本位的關隴集團建立的隋唐兩個王朝,在著力經營長安的同時,也不得將洛陽升格為陪都。

唐朝以後,政治中心進一步東移。

北宋時,首都還在中原腹地的開封。

明清以後,中國的都城就已經在十分靠海的南京、北京之間徘徊了。

伴隨著政治中心的東移和經濟重心南移,南北之間的交通也成為之後歷代王朝著力經營的項目。

從隋唐時期的大運河到現在數條連接南北的鐵路大動脈都是圍繞這個話題展開。

隋唐大運河

除了這些深層的變化,赤壁帶給中國軍事史的變化,準確說是啟示也更加深刻。

曹操中路突破、孤軍深入的深刻教訓,以及後來曹丕時代的石亭大敗都啟示了後來的將領:一旦南北相爭,單純選擇一個方向進軍風險太大。

最好能夠實現多路並進,從而分割南方政權的兵力和物資,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七十多年後,西晉武帝司馬炎成為第一個實施這一南北戰略的君王。

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形成傳統中原政權南北相爭的標準模式:

西路,占據關中下漢中,取巴蜀。

從而獲得在長江中遊的優勢,接著順江而下,對南方政權形成有效壓制。

中路,從中原腹地的河南出發,穿過南陽盆地,撕開依托漢水的襄陽樊城防線,之後沿漢江而下進入江漢平原。

奪取九省通衢的武漢,就可以切斷長江,取得南方地區一分為二的有利態勢。

不僅可以牽制兩湖地區的力量支援下遊,也可以與從巴蜀而來的援軍會合,強化己方的優勢。

南陽盆地示意圖,南陽和襄陽正好扼守其南北出口

東路,以彭城為出發點南下。

向西渡過淮河,取壽春、占合肥,在巢湖訓練水師,進而入長江,威逼南方的政治中心南京。

向東《這條線路在隋唐以後才出現》,沿運河一路南下直指揚州,渡過長江截斷南方尤其是寧紹平原過來的物資和援兵。

除了元滅南宋和解放戰爭後期作戰以外,幾次南北戰爭都是按照這個模式進行。

與之相對,漢中、兩湖和兩淮能否堅守成為南方政權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這種南北較量的模式是以赤壁之戰為起點,逐步完善起來。

吸取它的教訓,多路前進取勝的概率要大得多。

像他一樣,一路直驅而入失敗的概率就要大得多,比如十六國時期稱霸一時的前秦苻堅和金國的海陵王完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