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代的部族為何能遠距離遷徙建國?華夏文明竟如此傳播開來。《網路歷史》

我們讀上古時代的歷史,就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一個部落可能會遷徙幾千裡外,深入其他部族活動的地區建立國家,而且還能夠長期存在下來。

例如,商朝的後裔箕子到遼東一帶建立了朝鮮國,周國吳太伯能夠到長江以南建立吳國,而蜀國滅亡後,其王子則帶領部族南遷到了越南,在越南建立甌雒國,楚國將軍能夠在雲南建立滇國。

這些事跡在現在的人們看來完全就是一個傳說,但是又並非空穴來風。

那麼,這種遠距離的遷徙建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上古的遷徙模式

在上古時代,各部族的生產力水平都十分有限,即使是農耕民族,也很可能處於不斷的遷徙之中,因此早期中原各國、各族都十分不穩定。

夏和商朝都多次遷徙都城,夏朝遷徙了十一次,商朝遷徙了九次,直到盤庚遷都殷之後,國家才得以穩定下來。

可以說,在盤庚之前的王朝也好、國家也好,那都是一種部落聯盟式的國家。

商朝的遷徙

在部落時代,土地所有權的概念是非常渺茫的。

當時的部族隻會將土地視為自己的暫住之地,並未視為永居之地,因而對土地的占據欲望是很低的。

各部落可以在同一塊土地上居住,形成一種交錯分佈的復雜狀態。

例如在春秋時期,晉國為了擴張疆域,就向赤狄提供財物以交換赤狄活動的地區,赤狄還未進入國家狀態,因而請示土地,重視財物,於是就讓出大片土地給晉國,自己則轉移到黃河下遊。

同樣,在同一塊地區,如果有新遷徙來的部落,大家也不會貿然發動進攻,更多是各自過各自的生活。

後來的遊牧民族就經常處於這種狀態中,畢竟大家不會將土地視為財富,而是將牛羊視為財富。

而當時的人口很少,即使在中原也算是地廣人稀了。

上古部落的巖畫

部落遷徙後,往往不會因為土地爭奪而發生戰爭,反而是商業糾紛、血親復仇而發生戰爭的比較多。

例如商人原本居住在東北,後來遷徙到華北平原,用塞外的牛羊來和中原各部落進行交易。

後來有易氏搶奪了商人的牛羊,殺了商人領袖王亥,於是商人就對有易氏發動戰爭。

直到西周時期,中原地區的土地尚未開發完畢。

西周分封,也不過是將子弟分分封到東方的各個據點,也就是分封形成了一個個『殖民』據點,一個個軍事城堡,他們被稱為『邑』。

而諸侯國又不斷分封卿大夫到周邊的邑,形成更多的據點。

在邑與邑之間,存在大量的無主之地,各個部族都可以在這些土地上遷徙、停留,或者開發。

到春秋時期,這些土地依然沒有完全被分割。

西周分封,並非分封一片土地,而是分封出一個個據點

西周時期的分封,也可以理解為周人的大遷徙運動,他們大規模地從關中遷徙到關東,到華北平原建設據點,開發土地,形成了100多個諸侯國。

而邑周邊常住的居民,往往被稱為『野人』,意思就是化外之民,沒有國民資格。

而居住在城內的就是『國人』,他們必須當兵,『執幹戈以衛社稷』,時刻準備保衛據點。

當然,據點周邊的部落也可能因為受到國人的軍事威脅而被迫選擇臣服,他們可能會向采邑進貢,以尋求安全上的保障,這就是中國古代進貢的來源。

夏商周有所謂的『五服』,以國度為中心,以五百裡為一個范圍,畫五個同心圓,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每個地區進貢的數量不同,也說明據點的控制力由近到遠較弱,《尚書·禹貢》:五百裡甸服:百裡賦納總,二百裡納銍,三百裡納秸,服四百裡粟,五百裡米。

當然,這種五服隻是一種理想狀態,實際情況則復雜得多。

二,中原古國向外遷徙

隨著農業的發展,土地的開發,國家的土地意識會不斷增強。

因此,到了後期,就基本不可能出現遠距離遷徙建國的現象了。

不過,每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是不同,在中原已經進入了國家時代時,南方許多地區還處於原始的狀態。

加上南方地區地廣人稀,那中原部族向南方遷徙建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早在夏商之際,楚人祖先因為受到商朝的逼迫,被迫遷徙到了江漢一帶,從而開始了楚國祖先披荊斬棘,開發荊楚大地的輝煌歷史。

但是楚國開發南方,隻是一個例子罷了。

據說夏朝的一個支系就被少康分封到會稽一帶,後來他的後裔在會稽建立了越國。

如果是分封,則夏朝勢力不可能深入江南,但是用民族遷徙來解釋則比較合理。

大禹時代的會稽,當在淮北一帶才合理。

後來夏朝滅亡,其殘餘勢力南遷,其中會稽一支則遷徙到了江南,最終建立了越國。

上古時代的幾支部族遷徙活動

商朝滅亡時,商朝的一支在箕子的帶領下遷徙到了遼東。

箕子被視為商末三賢之一,他的封地最早在山西。

商朝滅亡後,東方遍地都是西周的『殖民據點』,而殷國附近更是安排了『三監』,商部族的事業艱辛。

於是他帶領自己屬民,遷徙到了東北,建立了朝鮮,史稱『箕子朝鮮』。

吳國,據說是吳太伯後裔建立的國家。

根據《史記》記載,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

公亶父寵愛季歷的兒子昌,準備傳位給昌。

於是太伯、仲雍遷徙到了江南一帶,他們的後裔建立了吳國。

當然,他們不可能孤身前往江南,而是帶領自己的大家族一起前去的,因此才能在江南安身立命。

宜侯夨簋:見證吳國被分封的歷史

戰國後期,楚國將領莊蹻遠征西南,征服了夜郎,一直到達了滇國。

可是後來秦國攻陷黔中、巫山,楚軍無法東歸,於是他們就在滇池一帶建立了一個滇國。

滇國的控制范圍很小,然而卻能夠制造出精美的青銅器,這很可能就是楚人將青銅文明帶到了雲貴高原。

而秦國攻破蜀國後,蜀開明王朝王子泮帶領家族遷徙到了紅河三角洲,在此建立了甌雒國。

這件事原本隻是認為是傳說,但是後來卻被考古學所支持。

三星堆式的玉璋也發現於紅河三角洲

以上的遷徙建國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從先進的文明地區,遷徙到了尚未出現文明的地區。

隻有這些,遷徙建國才能夠實現。

而且,當他們遷徙到了落後地區後,他們先進的生產力會在當地脫穎而出。

周邊的部族會因此接受其領導,加快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因此,這種遠距離的遷徙建國運動是有利於文明的傳播,有利於中原周邊地區的開發的。

三,華夏化還是夷化?

文明的雙向交流

一個地區遷徙來了一個新的部族,他們是保持自己的風俗習慣,還是入鄉隨俗,融入當地民族之中呢?

孔子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大概意思就是夷狄遷入中原,則要華夏化,而華夏族遷到蠻夷地區,則接受蠻夷的文化習俗。

這句話講了一個入鄉隨俗的道理。

《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了周初齊國和魯國治國理念的差異。

薑太公治齊,五個月就向周公匯報,『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

而伯禽三年才向周公匯報,說:『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

周公意識到齊國是入鄉隨俗,因而說:『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周公也預感到入鄉隨俗的齊國可能會強大起來。

斷發文身

《史記》同樣記載了吳太伯進入了蠻夷之地後,實行『文身斷發』,這種文身斷發的習俗,恰恰是百越民族的習俗。

這種入鄉隨俗的行為,讓吳太伯能夠和當地的越人打成一片,於是『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滇國也有類似的現象。

滇國的青銅制造業非常發達,但是滇國的青銅器風格卻和楚國風格大相徑庭,而是充滿了西南夷的特色,可見滇國早已融入了西南夷之中。

蜀泮南遷後,其國號改為了『甌雒』,甌是百越之中的西甌,雒則是百越之中的雒越,可見蜀泮是和百越融為了一體。

不過,文明的傳播永遠是雙向的。

例如,遊牧民族進入中原,融入華夏之中,但是他們帶領的先進技術、音樂藝術等卻能夠在中原流傳下去。

因此,這些遷到其他地區的民族,在入鄉隨俗的同時,也會將中原的先進技術帶到當地,並保留一定的民族特色。

例如,楚人遷徙到了南方,他們保留了崇拜鳥圖騰的傳統。

考古學者在江南一帶發現了許多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有中原特色,如鼎、簋、尊、卣、盤等,但是其造型和紋飾卻帶有南方百越特色,如其中的鼎主要是撇足鼎《越式鼎》,青銅上的紋飾主要變形獸面紋、編織紋、錐刺紋、糾結草葉紋等,不見於中原地區。

可見,吳越兩地都出現了中原文明和百越習俗的融合。

吳越青銅劍

文明、文化的相互融合,最終的結果就是形成了華夏認同。

在春秋早期,楚、越等國還自稱是蠻夷,和中原沒有多少聯系。

但是到了春秋後期,兩者都融入了華夏的大家庭,自稱是華夏的一部分。

到了戰國時代,城與城的間隙地帶基本被占領,郡縣制得以推行,而原本在這裡生活的『野人』也早已被『編戶齊民』,納入到了國家行政體系之中,如此則融為一體了。

正是這種民族上的大遷徙,大融合,造就了文化上的認同,最終為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本人收集了1000多張地圖,一共1G多,以歷史地圖為主。

地圖美觀、簡潔,賞心悅目,適合運用於歷史教學之中《例如制作PPT》,自媒體,和閱讀參考等。

如需要,可以聯系我vx:songwain,全部電子版一共100元。

購買贈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簡體+繁體》、顧頡剛《中國歷史地圖》、郭沫若《中國史稿地圖》、臺灣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PDF高清版、《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俄國歷史地圖》等20套歷史地圖,以及到2023年的中國古代地圖高清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