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名臣,文臣中以范文程和洪承疇最具知名度,兩人對清朝的功勛也不相上下。
大凡同時代、同級別、同名聲、同功勛的名人,後人總有興趣爭論個先後,誰強誰弱,誰功高誰功低,是歷史愛好者喜歡談論爭執的熱點。
范文程和洪承疇也不例外,他們誰才是『開清首功』或『開清第一臣』?
很難有個定論。
下面,就以小編個人的見解,聊聊這個事。
范文程從資歷上講,肯定遠遠勝過洪承疇,他早在明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就投了努爾哈赤時期的後金《按照《清史稿》中的說法》。
洪承疇是於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因兵敗被俘,才歸順清朝。
隔了二十多年,拼資歷,洪承疇完全沒法比。
如果摳字眼,在『開清』這件事上,本來沒洪承疇什麼事。
因為清朝正式建立是在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這一年,清太宗皇太極正式改後金為清朝,登基稱帝。
此時的洪承疇,還在關內當著明朝的總督,和農民起義軍作戰。
但清朝有些特殊,主要特殊在順治皇帝登基前後,順治登基還不到一年,明朝就被李自成搞沒了,清軍在多爾袞的率領下,正式入關定鼎中原。
清軍進入明朝京城後,馬上決定從沈陽遷都到此,然後,等到順治皇帝駕臨後,在這裡又舉行了一次登基典禮。
《清史稿》中就記載了順治的兩次登基,一次是皇太極死後,『上即皇帝位於篤恭殿』,另一次就是進入明朝京城後,『上親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
兩次的性質截然不同,前一次登基,隻是偏居一隅的清朝的皇帝,後一次登基,是宣告清朝正式成為中原的主宰,順治是全天下的皇帝。
這也是順治皇帝被尊為『清世祖』的原因之一,等同於開國皇帝。
洪承疇為清朝立下的功勛,主要在清朝入主中原後,既然清朝自己都認定入主中原也算是一次開國,洪承疇也就成了『開清』之臣。
至於范文程和洪承疇誰的功勞大,其實也要分兩個階段。
清朝入關前,肯定是范文程功勞大,他在清太宗皇太極執政時期,就已經成為漢官之首。
《清史稿·范文程傳》中有一段記載,足以說明范文程當時的地位:
崇德元年,改文館為內三院,以文程為內秘書院大學士……文程所典皆機密事,每入對,必漏下數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復召入。
上重文程,每議政,必曰:『范章京知否?
』脫有未當,曰:『何不與范章京議之?
』眾曰:『范亦雲爾』上輒署可』
皇太極什麼事都要先跟范文程商議,聽取他的意見後,才決定結果,如果史書沒有誇大其詞,范文程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洪承疇在歸順清朝時的頭兩年,是達不到這個地位的,他連官職都暫時沒有。
皇太極對兩人的態度也是明明白白,對范文程是『朕方資為心膂』,對洪承疇是『今獲一引路者』。
一為心腹,一為向導,高下立分。
在清朝入關之前,正是以范文程為首的漢官們,幫助皇太極制定先進的王朝制度,一點點引導皇太極把國家向正規化轉變。
沒有這個基礎,就沒有清朝根基的牢固,就沒有入主中原的可能。
隻有制度和文化靠近關內的明朝,清朝才能在剛一進入關內,就能跟前明的官員、士紳迅速融合,有效合作,一起管理江山社稷。
這是在清朝入關之前,就搶先進入到京城的李自成一直沒能幹成的事。
因此,直到清朝入關前,范文程無論地位和功勞,都是洪承疇沒法比的。
但清朝入關後,情況變了。
首先是因為清朝內部的權力鬥爭,范文程被攝政王多爾袞棄用了。
直到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末,多爾袞逝世,然後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順治皇帝再度起用范文程。
這中間有六年時間,范文程是閑置狀態。
其次,入關後,清朝的任務是統一全國,需要的是對明朝的軍情、政情、民情熟悉的官員的幫助。
在這一點上,從來沒有入仕過明朝的范文程就遠遠不如在明朝宦海中打拼了幾十年的洪承疇了。
而且,洪承疇在明崇禎年間,從崇禎初期到崇禎末期,他就一直在剿滅農民起義軍、以及跟清軍作戰的最前線。
洪承疇轉戰大明各省十多年,對明朝各地方上情況太了解了。
且前明遺留在京城的官員,坐而論道的居多,實幹派很少,如洪承疇這樣長期工作在一線的,幾乎沒有。
這個時候的洪承疇,其作用無比巨大,誰也比不了。
因此,清軍入關之初,洪承疇就受到重用,『既定京師,命承疇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同內院官佐理機務』
如清朝入關後,是洪承疇向多爾袞建議,清朝應該更加主動跟明朝的制度和文化融合,即『習漢文,曉漢語,通漢禮』。
針對清朝剛入關,無法通過科舉制選官,他還建議清朝選用前明官員時,最好采取『連坐制』,對保舉人有一定約束。
當清軍南下,在南方遇到一定困難時,洪承疇被任命為『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
洪承疇就是南方人,籍貫在福建,他充分利用自己對南方民情的了解,及對南方士紳需求的了解,順利幫助清朝穩定了江南的局勢。
等等功勛,不一而足。
清朝入關後,洪承疇的作用,范文程比不上,即使他沒有被閑置六年,也無法替代洪承疇,因為范文程沒有相關經歷。
這也是後來清朝名臣李光地評價洪承疇是『功高德重……開國首倫』的原因。
所以,對於范文程跟洪承疇之間,關於『開清首功』的比較,要客觀。
清朝入關之前,是范文程,皇太極能把後金過渡到清朝,清朝能從後進到先進,其人功不可沒。
清朝入關後,定鼎中原,坐穩江山,洪承疇的功勞則當仁不讓。
參考文獻:《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