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麾下聚集了大量人才,其中雲臺二十八將最為出名,他們是重興漢室江山、建立東漢政權過程中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二十八員大將。
但是縱觀東漢195年歷史,最著名的不是他們。
1.馮異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第七位。
關鍵詞:敗赤眉,平關中
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後歸順劉秀,隨之征戰,率軍打敗赤眉軍,平定關中,立下大功。
馮異後來到洛陽朝見時,劉秀指著馮異對滿朝大臣說:他為我劈開多刺叢生的荊棘,平定了關中』披荊棘』本是劉秀誇獎馮異的征戰之功,後變為『披荊斬棘』一句成語。
公元782年,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
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所選七十二位名將中包括馮異。
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後漢時期的隻有鄧禹、馮異。
2.耿弇《yan》
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市》人,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
關鍵詞:平齊地、定隴右
耿弇喜好兵事,隨父投奔劉秀,授偏將軍,參與平定河北地區。
劉秀稱帝後,授建威大將軍、好畤縣侯,敗延岑、平齊魯、定隴右,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餘座,屢立戰功,為東漢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被劉秀稱之為『有志者事竟成』,這個成語也來自於此。
3.竇憲
竇憲,字伯度,扶風郡平陵縣《今陜西省咸陽市》人,東漢時期名將,大司空竇融曾孫。
關鍵詞:敗北匈奴,燕然勒石
漢章帝時期外戚竇憲兩次北擊匈奴,一直打到外蒙古的杭愛山,並且在山上刻字,史稱燕然勒石,是後代將軍最高的榮譽之一,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齊名。
竇憲兩次北擊匈奴基本消滅了匈奴主力,匈奴被迫西遷。
雖然漢武帝時期沉重打擊了匈奴的主力,但是最終殲滅匈奴主力的是東漢時期的竇憲,而竇憲兩次北擊,最終讓匈奴退出了中華歷史舞臺。
但正因為匈奴的西遷,成為歐洲大陸的噩夢,間接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但是竇憲晚年意圖反叛,被迫自殺,所以不被後世尊崇。
4.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今陜西省咸陽市》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關鍵詞:以夷制夷
王莽時期,西域脫離中原控制再次落入匈奴之手。
到了漢明帝時期,派遣班超出使西域,班超提出『以夷制夷』的計劃,帶領西域多國部隊攻打不歸附的國家,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收服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到漢和帝時期,東漢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使得西域回到中原王朝統治。
5.段颎《jiong》
段颎,字紀明,武威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人,東漢名將,西域都護段會宗從曾孫。
關鍵詞:平羌亂
東漢由於對生活在隴右,河西的羌族采取高壓的政策,使得羌族爆發了三次大的動亂,持續了長達百年,最後一次是在東漢末年漢恒帝時期,西羌再次叛亂。
段熲擔任護羌校尉,歷時十年,與羌人作戰先後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擊滅東羌。
羌亂是整個東漢最大的邊患,長達百年的羌亂,間接導致了東漢國運衰竭。
6.皇甫嵩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郡朝那縣人,東漢末年名將,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侄。
關鍵詞:平黃巾起義
漢靈帝時期,由於百年羌亂,民間百姓疾苦,各地紛紛起義,但『黃巾之亂』給了東漢致命一擊。
雖然皇甫嵩鎮壓黃巾,威震天下,但當時朝政日非,海內空虛,此後東漢便進入軍閥割據的亂世。
歡迎關注:超級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