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一個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血統上的概念,從古至今,概莫如此。
即使在古代社會,人員流動相對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所謂的血統純粹的民族,在現代社會人口流動頻繁,頻繁的通婚,更加沒有所謂的血統民族一說。
對於漢族來說,肯定是周邊多個民族融合的結果,從古代來說,確切地說也不一定是多個民族融合的結果,可能是多個群體融合的結果。
很早的時候人類遷徙到中國的土地上可能至少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從北方進來的,另一條是從東南亞進來的,可能還有中國本地的原始人類,他們共同融合的結果。
在蚩尤、炎帝、黃帝時代,中華大地上族群漸漸增多,他們之間首先產生了融合和沖突,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形成了初步的炎黃子孫,實際上開始了文化認同之路。
歷經過夏商周三朝,炎黃子孫對周圍的戎狄蠻夷等部落或者族群不斷地征伐,有一些歸順了中原王朝,有一些跑到更遠的地方。
但是,到這時候,實際上還沒有形成所謂的漢族,而是以華夏作為統稱。
漢族的形成就是始自於春秋戰國,這時候開始的諸子百家,開始了文化上的認同之路,並且在秦統一中國達到了高潮。
但是秦朝雖然偉大,實在是一個短命的王朝,漢民族的文化認同是在西漢時期形成的,這時候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漢民族初步形成文化認同。
一直到現在,漢民族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之上形成民族認同。
我們在這裡還要說明一點,歷史上並不是周邊的其他民族都融合到漢族裡面,實際上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融合的同時,有一部分靠近邊疆的漢族,又融合到其他少數民族裡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現在的中國西南和中國西北地區的很多少數民族也是從漢族分裂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