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後主的《後庭花》。《網路歷史》

陳後主名叔寶,南北朝時期陳朝的末代皇帝。

在位雖然隻七年,昏事卻不少。

《南史》雲:「後主愈驕,不虞外難,荒於酒色,不恤政事,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婦人美貌麗服巧態以從者千餘人。

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範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

」在聽聞隋文帝即將渡江進兵時,卻依舊「奏伎縱酒,作詩不輟」。

等到隋軍兵臨皇城,大臣勸其「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以彰顯一國之君的風範,而陳後主卻說:「鋒刃之下,未可及當,吾自有計。

」然後就與他的張貴妃和孔貴人一起竄入井中避難了,隨後自然是被隋軍狼狽拽出,大失國君風度,丟人莫甚焉。

《陳書》記載魏徵論陳後主雲:

後主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既屬邦國殄瘁,不知稼穡艱難。

初懼阽危,屢有哀矜之詔,後稍安集,復扇淫侈之風。

賓禮諸公,唯寄情於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軸。

謀謨所及,遂無骨鯁之臣,權要所在,莫匪侵漁之吏。

政刑日紊,屍素盈朝,耽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豔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眾叛親離,臨機不寤,自投於井,冀以茍生,視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

陳後主存詩不多,著名的有《玉樹後庭花》傳世,其詩雲: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據說陳後主在這作完首詩後不久就亡了國,所以這首詩就成了「亡國之音」。

無道之君亡無道之國,本該是普天同慶的盛事,然而杜牧卻有詩《泊秦淮》雲: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解詩者多以為末句指斥「商女」不知國仇家恨,不僅不諱亡國之音,反用以逸樂。

嗚呼!商女該何恨之有?

陳之亡,責任全在於昏君佞臣,商女並無一言半語的參與權;而陳若不亡,這幫昏君佞臣自然依舊魚肉百姓。

因此,商女之恨該在陳之不亡,而不在陳之亡。

陳後主降隋後,曾向隋文帝索求官號,以至於隋文帝感嘆曰:「叔寶全無心肝。

」亡國之君都不知亡國之恨,國君如此,又何責商女?

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雲:「三句非責商女,特借商女猶唱《後庭花》曲以嘆南朝之亡耳。

六朝之局,以陳亡而結束,詩人用意自在責陳後主君臣輕蕩,致召危亡也。

」此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