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10部良心歷史劇。《網路歷史》

《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宮》《步步驚心》等等神劇閉著眼睛也能想到。

2019年底,影視界又刮起了一股『明朝風』,《大明風華》和《錦衣之下》兩部明代戲相繼播出。

這些打著正劇旗號的魔改歷史劇,似乎是將瑪麗蘇式的小說情節轉移戰場,變成了復雜的歷史劇情。

可細細一考究,啥都對不上。

 今天給大家推薦豆瓣評分均在9分以上的歷史正劇,趁著這個時間好好看一下,說不定會帶來不一樣的思考。

1

《東周列國 · 春秋篇》

朝代:春秋時期導演:沈好放主演:王繪春 / 林乃楨 / 鄭強 / 何冰豆瓣評分:9.2

春秋三百年,是分裂動蕩的時代,諸侯林立,群雄並起。

 它是一個慘烈悲傷的時代,滅國五十六,弒君七十二;但它又是一個充滿智慧和希望的時代,禮崩樂壞中新興勢力走上並主導了歷史舞臺,百家爭鳴開啟了兩千多年中華文明的大幕。

 

《東周列國·春秋》比較忠實的按照《史記》《左傳》記載,將這中國歷史上輝煌精彩的大時代成功演繹了出來。

  歷史時間跨度大,隻用了1000多分鐘十幾個小時,從平王東遷,到勾踐滅吳,整個春秋時期的主要影響中國的歷史事件勾勒出來。

 

服裝、道具、器物、車輛、酒器、漆器、青銅、建築符合那個時代的物質水平。

 從天子、諸侯、卿士大夫、平民、奴隸、士兵、貴婦、民女、智者、賢者、無不貼合歷史,反應那個時代的人物的精神面貌。

 雖然年代久遠,畫質有些模糊,但磨滅不了它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古裝大劇。

 

 2

《大秦帝國之裂變》

朝代:秦朝導演:黃健中 / 延藝主演:侯勇 / 王志飛 / 盧勇 / 呂中 / 高圓圓豆瓣評分:9.3 

《大秦帝國》上追商鞅變法成強秦,下記楚漢橫空秦煙滅。

『要說原因,最主要的隻有一條,這就是《大秦帝國》凝結了我所景仰的一個大目標——正面展現中國原生文明,以文學的形式開掘我們祖先曾經有過的最飽滿的生命狀態。

如果這個題材不具有文明制高點的意義,我絕不會投入生命中最寶貴的全部盛年時期』                                           ——孫皓輝

作者的態度值得我們敬佩,他用自己幾乎全部的心力去完成了這部作品,對於我們民族文化做出貢獻,更值得我們嚴肅的去看待這樣一部作品。

 

優秀的歷史劇背後都有優秀的歷史小說作為支持。

《大秦帝國之裂變》就好像把人帶回了兩千多年前的戰國中期一樣,讓人沉浸在古人的鬥智鬥勇和無限智慧中。

 看時令人激情澎湃,看後陷入沉思的劇。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3

《漢武大帝》

朝代:漢代導演:胡玫主演:陳寶國 / 焦晃 / 歸亞蕾 / 陶虹 / 楊童舒豆瓣評分:9.1 

劇中刻畫了很多印象深刻的角色,如漢武帝劉徹,大將軍衛青,年輕氣盛而中途夭折掉的抗匈奴英雄霍去病等。

 裡面的許多情節也是讓小印久久難以忘懷:

李廣的壯志報國,最後戰死沙場;漢武帝劉徹為了不讓將要繼承皇位的小太子受制於別人而重蹈他的覆轍,殺死了他最心愛的女人;當年劉徹的父皇劉啟故意冷落王娡竟然是為了保護年幼的劉徹……

 

看時,你會感到很多事情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可是細細想來,似乎就該這樣,一切的安排都很有韻味,值得回味。

 

4

《三國演義》

朝代:東漢末期到魏晉導演: 王扶林 / 張紹林 / 蔡曉晴 / 孫光明 / 張中一 / 沈好放主演: 唐國強 / 孫彥軍 / 鮑國安 / 李靖飛 / 陸樹銘豆瓣評分:9.4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我們絕不陌生,而它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可是堪稱經典。

 劇情就不多介紹了。

 

郭德綱說書的時候說過:

『三國水滸一類題材最難了,因為三國水滸誰都看過。

幾十塊錢買一套書隨便翻,電視劇電影都拍爛了。

那為什麼還要來花錢聽說書?

是把原著念一遍嗎?

不是,是聽說書先生口中的三國水滸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作為改編原著,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電視劇版《三國演義》的留白處理就相當成功,留給觀眾自己品味的空間。

而如此氣勢磅礴、蕩氣回腸的片子,也沒有忽視對畫面的處理,對於美景、特別是遼遠壯美之景的關注和著力展現,並使之與主人公的精神氣質契合交融,從而使後者得到了更好的刻畫。

5

《貞觀之治》

朝代:唐代導演:張建亞主演:馬躍 / 苗圃 / 馬精武 / 馬少驊豆瓣評分:9.2 首先,《貞觀之治》和《貞觀長歌》的截然不同的。

 《貞觀之治》中詳細表現了貞觀時期多次重要的政治討論的場景,可以說是活的資治通鑒了。

 這是一部還原度很高的戲,目前為止所有以初唐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包括紀錄片》,這可能是最貼近正史記載的事件和精神的。

 

劇中的細節做的很到位,唐代的木構建築,唐代的麻佈衣服,唐代的矟,唐刀,甲胄,實在是舉不勝舉。

唐人的衣食住行,坐臥方式,都能真實的再現,有很多器物是第一次出現在電視劇裡。

 細節決定成敗這話是沒錯的,用心的服化道讓人舒適,賞心悅目。

 

6

《大明宮詞》

朝代:唐代導演:李少紅主演:陳紅 / 歸亞蕾 / 周迅 / 趙文瑄豆瓣評分:9.0 

大明宮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其實這部劇也備受爭議,許多人不喜歡這種不今不古不中不洋的調調。

我們一起先來品一品。

一個小公主在神聖的朝堂上摸著老臣的胡子撒尿,一個寵妃在太液池被鑿沉坐船婉轉淒切而死,以自縊為遊戲,以剁指開玩笑,利劍刺入情人的胸膛,毒藥送給親生的兒子……生命帶著血腥噴薄而來,呼嘯而去,夢幻如霞如煙地裝點人生。

                                                    ——《大明宮詞》臺詞節選

這個味道,是莎士比亞來中國了嗎?

 

但你看完之後,它是雋永流長的觀看體驗和極具莎士比亞戲劇風格的長句臺詞,反而是它最獨特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地方。

 《大明宮詞》這部電視劇就像大明宮一樣,就像印象中的唐朝風骨一樣,擁有著莊嚴、華麗、夢幻和虛無的重量。

 

關於女性,我們這個民族的女性生命歷程和哲學探索,美麗與哀愁,這部劇,它講到了極致。

 『長安月下,一壺清酒,一樹桃花』。

它滲透著我們民族雖迭遭打擊壓抑卻依然生生不已的熱烈奔放,追求自由的性格,留住了中國女性那種天生麗質萬種風情的恰到好處之美。

 它留給我們的不隻是傷感和悲觀,而是生命的壯烈和促使我們去思索生命的意義。

 

7

《大明王朝1566》

朝代:明朝導演:張黎主演:陳寶國 / 黃志忠 / 倪大紅豆瓣評分:9.7 

關於大明王朝最高的評價是,整個國產歷史劇裡,劉和平和張黎合作的這部劇都可以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也許它還將後無來者。

 《大明王朝1566》以『倒嚴』為主線,通過對嘉靖在位最後五年史事的描繪,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推薦這個劇最重要的理由是內容實在太豐富,不僅是政治鬥爭,更是人間百態。

 在嚴氏父子陛見之後,退出宮外,嚴嵩對張牙舞爪的嚴世藩所說『記住:整個大明王朝,隻有一人能夠呼風喚雨,那就是皇上,隻有一人能遮風擋雨,就是你爹,不是你!』 這句臺詞將嘉靖和嚴嵩之間的君臣利害關系一針見血的剖析在觀眾面前。

 有味道的臺詞是可以引發思考的,加上一眾老戲骨的演技pk,你時時會感到毛骨悚然。

 

沒有救世之人,連海瑞也得先做好家破人亡,永無可赦的準備,才敢去揭開事實,並且依然不能改變什麼。

妻女雙亡,老母無人奉養,海家絕後,這便是一個直臣的結局。

 可這就是冷冰冰官場和冷冰冰的現實。

 

8

《康熙王朝》

朝代:清朝

導演:陳家林 / 劉大印主演:斯琴高娃 / 陳道明 / 高蘭村 / 茹萍豆瓣評分:9.1 

《康熙王朝》是難得一見的歷史佳劇。

平三藩,滅葛爾丹,收臺灣,江山處處有王師,山河一統,可有誰會記得這故事背後的辛酸?

周培公,姚啟聖,容妃……

他們有的不是對皇權的敬畏,而是一種至死不虞的信念,為此,他們放下了個人的恩仇,孝道,甚至是性命。

江山,家庭,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信念!

 

這部劇存在對康熙的一定美化,但不妨礙它對我們的震撼。

『長城、長城是個夢、是空的、是個無用之物,頂多是個擺設!……並詔知後世,凡大清國君,當持王道、取民心、練兵馬,永不築長城!』

這一句永不築長城,小印被深深震撼。

帝王到底是什麼樣的,可能真的是『雄才大略康熙帝, 王者風范陳道明』 

9

《雍正王朝》

朝代:清朝導演:胡玫主演:唐國強 / 焦晃 / 王繪春 / 杜雨露 / 徐敏豆瓣評分:9.1 

雖然《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在豆瓣上的評分是一樣的,但如果你的時間隻夠二選一,毫不猶豫是《雍正王朝》。

少年人大概會更喜歡《康熙王朝》,一個字爽,世上的一切似乎只要快刀斬亂麻就可。

但生活是無奈的,抽刀斷水水更流,哪有那麼多『英雄童話』,《雍正王朝》的味道也在於他的殘酷真實吧。

雍正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經典劇目,很多情節值得一個個琢磨。

雍正王朝的整個陰謀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雍正當皇子時,為賑災籌款,追討債務,調查更換死囚的案件;二是雍正登基後,他的改革措施包括把土地開墾成畝,把糧食聯合起來,自己耕種旗人。

難以捉摸的康熙、實事求是的雍正、睿智的八爺、俠義的十三爺、賢明的鄔先生、睿智的張廷玉、霸道的年羹堯……

每個人物都有血肉常豐滿,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讓人記憶猶新。

 

朝代:清末

導演:張黎

主演:王冰 / 呂中 / 馬少驊 / 孫淳

豆瓣評分:9.7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當中的二三十年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

 對於中國,則是風雲變化的幾十年。

在這當中,中國自二次鴉片戰爭後,又經歷了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

 

其中,中國結束了清朝的統治,走向了民國;新思潮開始傳來,舊制度漸漸走向衰退。

千瘡百孔的中國也正向著更光明的明天前進著。

《走向共和》選取了清朝光緒年間到孫中山準備二次革命之前的這段時期。

它幾乎完美而立體的刻畫了這一歷史時期中最重要的4個人物:慈禧、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

 

他們不再是一般影視劇或者歷史書上用一個形容詞就能定性的『紙片人』了,而是有血有肉、有功有過的『活人』。

《走向共和》紮根於歷史,著眼於大時代下的風流人物,講述了他們的波瀾壯闊,更展現了他們的身不由已和與時浮沉。

 

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從普及歷史的角度來說,歷史劇因覆蓋面廣,內容生動豐富,成為觀眾了解歷史的渠道。

但歷史劇終究是藝術作品,它們承擔的有關過往的深切思考依然有限,我們既不能對歷史劇過於苛刻,也不能過分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