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登過長城的朋友總會發出一個疑問:長城到底有什麼用?
畢竟長城不算高,也不算多堅固。
古代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時,動輒萬騎。
這道薄薄的城墻,如何能擋住如狼似虎的胡人的入侵?
在筆者看來,這些朋友往往忽略了長城的最大的功能。
在很多人看來,長城是一道防禦陣地。
敵人來襲,邊防軍可以依靠長墻,進行防禦作戰。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長城不僅是防禦陣地,同時是一種古代預警體系。
可以說,長城是古代時期的雷達。
胡人騎兵來無影、去無蹤,來去如飛、無孔不入。
反觀中原士兵,往往將數十萬士兵灑在蜿蜒萬裡的長城防線上。
胡人總人口雖少,卻能在局部集中優勢兵力。
為了對抗具有優勢兵力的胡人,中原士兵必須在事先進行預警,並從後方以及側翼尋求援兵。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烽火臺外,長城還有一種奇特的防禦手段——『塞天田』。
從居延漢簡中看,『塞天田』出自於漢朝。
在至今發現的2萬多枚漢簡中,『塞天田』至少出現了70多次。
從字面上來看,讀者或許以為『塞天田』是一種田地。
但實際上,『塞天田』並不能用來種植莊稼。
它主要功用,就是發現匈奴騎兵。
那麼如何建立『塞天田』呢?
答案簡單,就是在長城腳下的平坦地面上,撒上一層細沙。
而有的地方可能要先鑿 ,而後再用細沙或散土填平;還有一些地方,只要用犁將地面變得疏松即可。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在地面上灑上一層細沙,怎麼就能防止匈奴入侵呢?
對此,居延漢簡給出了解釋:
『輔備邊境 ,以跡侯設兵』
簡單翻譯來就是,輔助防守邊境,通過腳印或馬蹄印,了解敵方動向以及人數多少。
隻好踩中塞天田,就必然留下腳印,即使想掩蓋,都掩蓋不了。
匈奴人之所以經常能夠擊敗漢人,靠得就是機動性和發動襲擊的突然性。
而塞天田的存在,直接導致其行蹤的暴露。
沒有了突然性,漢軍必然嚴防死守,匈奴人根本不可能占到便宜。
對於匈奴來說,搶劫是一種生計。
甚至可以說,不能搶劫,匈奴人根本渡不過災荒。
因此塞天田的存在,讓匈奴人苦不堪言。
因此,漢朝士兵不僅設置了塞天田,而且還致力於檢查和維護塞天田。
首先,漢朝士兵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跡天田』。
說白了,就是檢查『天田』,看看上面有沒有腳印。
據李均明先生考證 ,戍卒每天都要在周圍的『塞天田』巡邏,行程約3漢裡;而軍官則需要每天跨越多座烽燧,行程約20漢裡,相當辛苦。
其次,漢軍士兵還要每天『畫天田』。
所謂『畫天田』,就是查看『天田』是否板結。
如果板結、變硬,其偵查功能就將大打折扣。
因此戍卒在出巡時,總會攜帶鋤頭之類的用具。
『天田』一旦板結,就需要『畫』。
在居延漢簡中,曾如此記載:
『六人畫沙中天田六裡,率人畫三百步』
在檢查完塞天田後,士兵和軍官們還需將自己所知的情報報給上級。
其流程是把『跡天田』的情況結果寫成『舊跡薄』 草稿 , 然後再正式抄一份 ,接著將草稿密封保存於本機構,而把正式抄件密封後報上級機關。
說實話,每日『跡天田』『畫天田』的工作,既辛苦又枯燥,但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為了激發士兵們的積極性,漢朝當局還建立了完善的『天田』獎懲條例。
例如,烽燧軍官如果親自巡視『塞天田』,『勞兩日當三日』。
簡單翻譯來就是,工作兩天,就發三天的工資,相當於多給加班費。
對於窮苦的邊塞軍官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據筆者推測,對於普通士兵,應該也有類似的獎勵程序,但具體我們還不知。
除了獎賞,還有懲罰。
對天田 『 不日跡 』 、 『 不耕畫 』 等瀆職行為,不但記錄在案,而且還要受到捆綁示眾以及杖責等懲罰。
漢朝之後,『塞天田』的防禦技術得到了發揚。
至少在唐代,『塞天田』被稱為『土河』。
官員杜佑在《通典》中解釋道:
土河,於山口賊路,橫斷通鑿,闊三丈,深二尺,以細沙散土填平 ,每日檢行 ,掃令凈平,人馬 入境即知多少。
很顯然,『土河』就是『塞天田』的繼承。
雖然名字沒有那麼浪漫,但是功能是相似的。
據說直到今天,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民為了防備小偷強盜或野狼、野豬,也會用拖拉機將地勢平坦的沙土地連片耕起。
對於過往的人員和動物,都有相當的偵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