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服的來源,其『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最後定型於周朝,可以說歷朝歷代的帝王、大臣們及民眾都要穿愛穿的服裝,可是到了清朝卻遭遇了『黑白轉換』。
眾所周知,清朝統一天下,正式立國後,清朝皇帝下了一道剃發易服令,想讓所有漢族人變成滿族的樣子。
結果受到了廣大明朝遺民的抵制,硬生生制造出很多血案,但終還是被執行。
面對架在脖子上的明晃晃的刀,民眾隻得脫去了漢服,穿上了清朝的服裝。
於是漢服變成了長袍馬褂。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清朝竟然有一位皇帝做出『撫逆』之舉,對漢服情有獨鐘。
這位皇帝便是乾隆皇帝。
據史書記載,乾隆皇帝經常穿上漢服,然後命宮廷畫師畫下自己的『漢服像』。
有一次,他對親近的臣子們說:朕這樣象漢人嗎?
眾臣面面相覷,都不敢答,隻有一個老臣說:皇上對漢服的欣賞,很真誠,但是對滿族卻不是這樣。
同時,乾隆一生寫過8萬多首古詩,其詩中涉及『漢服』的也不少,可見乾隆皇帝對漢服的情有獨鐘。
乾隆皇帝之所以對漢服情有獨鐘?
理由主要有兩個。
理由一:乾隆皇帝本身就是一個漢人。
有歷學家指出,乾隆其實並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乾隆的母親當年生了一個格格,她將浙江海寧的陳世倌家的男孩抱進了宮,采取貍貓換太子的方式進行了調換,而這個男孩便是乾隆。
乾隆因為是漢人,他當了皇帝後仍愛穿漢朝也就不足為奇了。
理由二:乾隆皇帝是一個叛逆的人。
清廷自順治皇帝開始,嚴令禁止穿漢服,到了乾隆皇帝時,他是一個執行者。
但他是一國之君,愛叛逆的他對漢朝也很是好奇,再加上當時天下國泰民安,安於享受的乾隆皇帝於是以身試法去穿漢服,將其凌駕於法律之上的『叛逆』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清朝隻有一個乾隆皇帝,總之,漢服成為在清朝是要掉腦袋的『禁服』。
當然,中後期腐敗如斯的清朝終究沒能逃出滅亡的命運,隨著民國的到來,新的格局又來臨了。
按理說民國建立後,應當效仿明朝推翻元朝的做法,復興漢服才對。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為什麼漢服在民國時期卻沒有得到復興呢?
其實,民國時期的從政者有識之士為此努力過,但收效甚微,原來在清朝的『百年禁忌』裡,民眾的思想變得僵化了,漢服文化和漢朝開始消退。
甚至清朝倒臺後,在剪辮子的時候都還有很多漢人不願意剪。
而到了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時期,還專門下令恢復漢服。
不過,當時的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展,當時大多數進步人士都批判恢復漢服,認為漢服代表舊的文化,是封建遺孽才穿的。
甚至在袁世凱稱帝後的恢復漢服,也被認為『開歷史倒車』。
後來,民國的革命家們開始西裝革履的又被批判為崇洋媚外。
再後來,有服裝家設計出了中西結合的服裝:中山裝。
而中山裝成了當時公務員的制服,廣為流傳開來。
而傳統漢服也就一去不復返,成了國人永恒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