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四年《1416年》,衛青率兵在登州設伏,擊殺倭寇2千餘人,將倭寇趕到大海中。
鎮守登州十幾年,衛青以抗倭為己任,他多次出海追擊倭寇,從無敗績,捍衛大明海疆,威震敵膽。
衛青,明朝將領,驍勇善戰,頗有謀略。
漢朝有大將軍衛青,七次遠征匈奴,斬首數十萬級,威震朔漠,成為後世名將學習的對象。
相對漢朝的衛青而言,明朝的衛青知名度並不高,但戰績一點都不差。
衛青從洪武年間投軍,到正統年間病逝,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5位皇帝,見證了明軍前期的輝煌戰績。
洪武年間,衛青投軍,因作戰勇猛。
1396年,衛青追隨朱棣北伐蒙古,他奮勇當先,斬首眾多,升任薊州衛百戶,成為一名小軍官。
1400年,朱棣在北平靖難,率兵南下攻打薊州。
衛青是朱棣的部將,他佩服朱棣的雄才大略,還沒交戰就出來投降朱棣,追隨大軍南下。
『靖難之役』時,衛青作戰也勇猛,屢破強敵,擔任都指揮僉事。
此時,衛青已經可以鎮守一方,被朱棣派去中都鳳陽,守護皇陵。
1416年,衛青迎來人生發展的機遇,他承擔起抗倭的重任。
倭寇,明朝的邊防大患之一,他們經常襲擾沿海一帶,從遼東到廣東,都有倭寇的身影。
登州衛,經濟富庶,是倭寇重點『照顧』的對象。
倭寇襲擾沿海,雄才大略的朱棣豈能容忍,他派衛青前往登州,擔任指揮使,主持抗倭事宜。
1416年,倭寇乘著漲潮突襲登州,劫掠民眾財物,氣焰十分囂張。
明軍一旦出擊,倭寇立刻乘船撤退;明軍返回大營,倭寇則再次襲擾,登州不得安寧。
倭寇囂張跋扈,又喜歡以小股行動,明軍很難捕捉到主力。
衛青抵達登州後,調整作戰方案,不跟倭寇玩『捉迷藏』,而是引誘主力出動,將他們殲滅。
衛青修築防禦工事,重視偵探敵情,及時了解倭寇的動向。
倭寇來襲,衛青下令民眾退回城內,不要貪戀隨身的財物,也不要與倭寇交戰。
倭寇撤退,衛青『假裝』讓士兵去追擊,半路便返回來。
如此反復多次,倭寇認為衛青懦弱,碌碌無為,更加輕視明軍,便大舉進犯,想撈一筆。
通過發達的『情報』系統,衛青對倭寇的行動了如指掌。
衛青兵分三路,一路設下埋伏,一路截斷倭寇退路,明軍水師則遊弋黃海,等待殲滅逃離海上的倭寇。
倭寇陷入埋伏,手持長刀沖鋒,氣焰很囂張。
明軍用火炮猛轟,倭寇靠近時則使用火銃齊射,將對方射成篩子,倭寇屍橫遍野。
火器齊射過後,兩翼的明軍騎兵沖殺而來,如同砍瓜切菜。
倭寇招架不住,奪路而逃,中途被明軍截殺,一潰千裡。
好不容易逃奔到海上,明軍水師早已『恭候多時』,又是一頓暴打。
登州衛伏擊戰,倭寇死傷2千其餘,損失慘重,不敢輕易招惹衛青。
1416年衛青擊敗倭寇,登州安定了19年。
宣德十年《1435年》,乘著衛青離開,倭寇再次進犯,朝廷讓衛青前往討伐,倭寇聞風而逃。
登州衛抗倭,衛青守衛海疆十幾年,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平日又強化對士兵的訓練,山東沿海得以安寧。
抗倭之外,衛青還參與安丘之戰,全殲唐賽兒起義軍6千餘人。
此戰,衛青增援及時,安丘得以保全,否則山東局勢不堪設想。
朱棣屢次遠征漠北,又派遣鄭和下西洋,國力損耗很大,人民負擔很大。
1420年,唐賽兒在山東發動起義,附近各縣雲集響應,很快就擁有三萬兵馬,聲勢浩大。
唐賽兒親自攻打安丘,明軍招架不住,退守城池。
安遠侯柳升率『神機營』前來討伐,以劉忠為前鋒,與安丘明軍夾擊唐賽兒,將起義軍包圍。
柳升輕敵大意,被唐賽兒『欺騙』,對起義軍的戰鬥力產生了錯覺。
劉忠也是一樣,看不起唐賽兒,便疏於防備,結果明軍大營被襲擊,劉忠陣亡,死傷千餘人。
劉忠死後,明軍潰敗,安丘守軍惶恐不安。
衛青聞知大事不妙,率領一千騎兵星夜兼程,前往安丘參戰,與唐賽兒決戰。
衛青很大,麾下騎兵都是勁旅,戰鬥力很強。
唐賽兒招架不住,血戰突圍,不知所終;起義軍陣亡兩千餘人,其餘四千被俘虜,衛青全部斬首,以示震懾。
柳升率『神機營』趕來安丘,怒斥衛青:『為何不等我來,為何急於進攻』,將衛青趕走。
柳升輕敵,導致慘敗,如今還搶奪戰功,惹惱了朱棣,被逮捕入獄。
1427年,柳升率『神機營』征討交趾,還是輕敵大意。
柳升親率一百多騎兵追擊敵軍,剛追過橋梁就遇到埋伏,陷入泥潭中,陣亡沙場。
安丘之戰勝利,又抗倭有功,朱棣升任衛青為都指揮使,獨當一面,繼續在登州防禦倭寇。
洪熙年間,衛青犯錯,被捕入獄;宣德繼位,釋放衛青,繼續前往登州鎮守。
1436年,衛青病逝,明英宗派官員去祭奠,賜銀兩五千用於安葬。
登州一帶的民眾懷念衛青,有士紳牽頭,請求朝廷建立祠堂,紀念衛青。
參考書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