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立波
公元8年12月,當寒風吹徹了嵯峨的未央宮殿,54歲的王莽正式宣告由他取代劉漢。
一時之間,所有臣僚和百姓均匍匐在這個聲名如日中天的男人腳下。
雖然鬢角已經生出了白發,王莽卻精力充沛,壯心不已。
猶如攀登山巔,他一步步奏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一時之間,仿佛手執日月,腳踏乾坤,大漢的江山披上了王莽的顏色,成功實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兵不血刃被民意推上帝座的皇帝。
『十二月朔,以雞鳴為時,服色配德上黃……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1】在登極詔書中,王莽高聲誦讀:『昔周公代成王攝政,最終使成王歸位。
如今我為天命所迫不能按自己的心意行事,此時心中的滋味,一言難盡』【2】彼時,王莽的地位和聲譽都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一時之間,萬民敬仰;王莽的道德光環籠罩在這個一切充滿新鮮感的後西漢時代。
王莽畫像
一個崇尚周禮,眷戀上古經文記載的模式而不能自拔的理想主義者。
復古與超前,在王莽看來並不矛盾,而他所有的智慧都是追隨上古經文所描述的那個宏偉、安詳的時代,堯、舜、湯,周文王,這些身軀讓王莽在神聖的古老經文面前產生深深的敬畏之情,並深信自己是他們的真正衣缽者繼承者,為此他不惜用一生奮鬥得來的美名去換取一個『大同世界』。
儒學深深流進了他的血液和腦海,王莽當時就獲得了『勤學博身,被服如儒生』的贊譽,是天下讀書人最尊敬的『老師』。
尤其《周禮》對他的影響是貫穿一生的。
這個上古時代在王莽看來是最美好的大同世界,『市無二賈,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饑民,道不拾遺,男女異路』這古老的世界讓他如同誇父追日一般去追尋。
【3】經過多年的『偽飾』,王莽終於將埋藏心底的幾十年的種子撒在了自己的江山之上。
他決定追隨堯舜禹湯和周公這些聖人的腳步,將經文記載的所有設計都落實到自己的帝業之中。
他恢復井田制,希望人人都有土地,並將鹽、酒、冶鐵和鑄錢統統收歸上來,防止被商人操控,勒索百姓。
在將官員按照《周禮》記載進行定義,總之,一切都要回到上古那個讓他日夜崇拜的時代。
僅僅幾個月,王莽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他的頂層設計,頒佈了實行王田奴婢政策的法令,同時禁止奴隸買賣,在某種程度來講,也是對西周奴隸制的一種修正和改進。
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並強調『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4】這道頗具人性的詔令一時之間收獲了許多底層人們的真誠淚水。
王莽變法主要內容
此外規定新朝實行浮動工資,如果收成好,皇帝就享用全額生活待遇,如出現天災,或者治理出現弊症,就按照比例進行減扣生活費。
與此同時他加大了對貪官污吏的懲治力度,並下詔清查所有官吏的田產,發現貪污則沒收五分之四,並建立了檢舉制度。
對外周邊,王莽是相當強勢,僅僅幾年時間,他就實現了『北化匈奴,東至海外,南懷黃支,羌酋願獻地稱臣』的局面。
【5】他又進一步『改四夷諸王為侯』,且並未遭到明顯反抗,他把匈奴單於改名為降奴服於,把高句麗改為下句麗,蠻夷之國,名字也必須低賤,這樣才符合上古禮制。
一時之間,王莽氣勢洶洶,指點江山,儼然成了繼漢武帝後制約匈奴最成功的一位強勢人物。
相關畫面
早在元始五年《公元五年》時,王莽用羌酋所獻之地置西海郡,『徙天下犯禁者處之』【6】居攝元年,西羌『怨莽奪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永奔走』王莽大怒,處死程永後,迅速派出大軍討伐西羌,第二年收到『竇況等擊破西羌』的捷報。
【7】這些功業對王莽新政無疑提升了威望,他開始集中一切精力興致勃勃地開啟復古的計劃。
『王莽倒是真心誠意地復古,因為他把儒家經典中描述的古代社會當成了可以實現的目標。
如果王莽的復古隻是為了篡權,那麼在他當了新皇帝以後就可以改弦更張了,而他推行的實質性的改革卻都是在當了皇帝以後。
不少成功的開國皇帝在上臺前並沒有什麼政治藍圖,或者雖然作過許諾,在上臺後就變得現實主義了。
可是王莽卻在上臺以後以更大的熱情頑固地推行他的復古改革,把自己推上了絕路』【8】
王莽改革下的貨幣
在他所有的構想下,貨幣改革尤為重要。
從居攝二年《公元7年》,他宣佈進行第一次貨幣改革起,到地皇四年,新朝滅亡十多年裡,他四次下詔改革貨幣。
雖然這項事務成了他所有改革中的最大爭議,但卻成了中國貨幣史上的光輝一頁,其發行數量之大,品種之多,更易之快,令天下人目不暇接。
而他也解釋了為何要這樣做:『其去剛卯莫以為佩,除刀錢勿以為利,承順天心,快百姓意』對此班固認為王莽的貨幣改革引起『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於市道』【9】後世學者將王莽貨幣改革形容為『使大混亂再添一個大混亂,破事農商失業,交易廢滯,因買賣奴婢,鑄私錢罪被罰刑的人,不可勝數』【10】多數學者基本都從改革的角度和社會失敗角度著手,對此進行鞭笞。
認為王莽改革為了搜刮民財,以小換大,以輕代重,發行編制的貨幣。
【11】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從另一個辯證角度來看,王莽在經濟改革的虛值貨幣思想是有時代的超前性和科學性的,某種程度可以被看出『穿越『色彩,即前衛大膽。
王莽改革下的貨幣
一個富有創造性、前瞻性的人物,其身上的確出現『穿越『色彩。
在其一生頻繁和大幅度復古設計下,王莽的身上出現了許多至今看來都要超前的前瞻性,為此被今人調侃成『穿越者』。
王莽在生前主持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活動,此後他的聲名長期處於負面,對他的科學活動不僅沒能當作先進性進行贊頌,而是當作罪證來記述的。
當時王莽特意下發征召『天下異能之士』的詔書,讓這些人在一起研究儀禮、古書、經典等著作,包括天文、兵法、音樂、醫藥等等,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王莽召見儒生
在王莽主持的一系列科學實驗中,共有三次具有重大科學價值。
第一次是在新莽天鳳三年《公元16年》進行的人體解剖實驗,『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所始終,雲可以治病』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記錄的解剖人體實驗。
比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以及稍後的維薩裡進行屍體解剖要早1500年。
第二次是在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的『煮草木為酪』的實驗,當時也是作為王莽勞民傷財的罪證進行描述的。
由於當時『關東人相食』,王莽想開辟新的食物源,按照班固的原話是『莽多遣大夫,謁者分教民煮草木為酪。
酪不可食,重為煩費』班固認為這次試驗是勞民傷財的荒唐之舉,但有不同學者提出,這次極可能是一次未能成功的『豆腐』試驗【12】
第三次試驗是新莽天鳳六年《公元19年》的飛行實驗。
關於這條史料,王莽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制造出模擬鳥的飛行器,『取大鳥翮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鈕,飛數百丈墮』。
【13】說的是公元18年,王莽為攻打匈奴而招來工匠按照其想法進行設計的一種攻擊性飛行器。
由此可見,在相對落後的漢代科技時期,王莽的行為果然是超前大膽,算得上中國一位科學發明家。
王莽發明的『青銅卡尺』
此外,他還和這些』奇人異士『們研究出一個叫』威鬥『的東西,據說可以克制住反叛勢力,於是他叫人用五色藥石與銅合金,鑄造了一個長二尺五村,狀如北鬥一樣的『威鬥』,從此這個東西與王莽形影不離,每次出行,都有一個專門負責背著威鬥的人在他車駕前行走開路。
當時的天時對王莽也極其不利,公元初前後這一段時間,是中國歷史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階段之一,見於歷史記載的有旱、蝗、瘟疫、黃河決口改道等重特大自然災害,且災區范圍大,持續時間長都重挫了王莽的改革。
如此大的災害,即使是在國家儲備充足,社會秩序穩定的條件下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何況發生在這樣一個劇烈變革的動蕩時代,又出現在國庫早已耗費殆盡之時,這些都為他的失敗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王莽
『王莽在上臺前曾是大漢時期最善良道德的典范,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散盡家產,逼死兒子,讓家屬過苦日子,隨時都要謙恭有禮。
雖然他徹底失敗了,但在他山窮水盡,必死無疑時,竟然還會有千餘人自願與他同歸於盡,或許能給他一絲安慰,也向後人透露了一點真實的信息』《葛劍雄《讀書》1997年第10期》
王莽的身後評價幾度波瀾,班固將其全面定義成『亂臣賊子』,此後包括大部頭的《資治通鑒》完全將此全面繼承下來,到了明清的李贄和王夫之均參與到評價王莽的爭論之中。
1928年,胡適首次對王莽給予了贊美,『一個空想家和無私的統治者,並將他的失敗歸結為思想和政策過於超前』[14]翦伯贊認為『王莽不失為中國史上最有膽識的最聰明的一位政治家』王莽改制『要將當時矛盾百出的社會經濟制度加以改良』。
《《中國史綱》》
新朝壁畫
何茲全說:『王莽是個改良主義者,在政策上他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同時又照顧了一般人民的利益的。
比起當時黑暗的統治者來,王莽當然是比較進步的』《《王莽》,《光明日報》1951年3月10日》
葛承雍認為『作為改革家的王莽』,『是當時統治集團中一個獨具卓識的人物』。
『我們以西漢末年社會的實際條件。
來衡量王莽的改革措施,不能不承認大多數是有進步意義的,而且切中時弊』《《王莽的悲劇》,《西北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學者韓玉德也認為,『王莽是一位飽讀古文經,堅持以經治國的大經學家,大政治家』。
《《關於王莽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齊魯學刊》1983年第1期》
王莽影視形象
歷史學家黃仁宇則指出,從王莽登位後發出的一系列詔書中看到,王莽的政策根本脫離了當時的實際環境,亦缺乏適當的用人安排。
他在《中國大歷史》裡略帶諷刺地評論王莽:『他盡信中國古典,真的以為金字塔可以倒砌』呂思勉以同情的筆觸批判漢書等主流觀點,為王莽全面辯護:『凡莽之所行,漢人悉以以字偽字抹弒之』。
[15]此後近代史學家激烈參與到評價王莽問題上來,胡寄窗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中痛斥王莽:『絕不是進步思想家,也不是什麼改良主義者』此後郭沫若和謝天佑也紛紛加入對王莽的批判隊伍。
甚至對王莽的評價引起了西方學者的廣泛關注:『實際上,王莽顯然是一個能幹而有雄心的人,在必要時也殘酷無情。
他具有吸引別人追隨他的才能,興趣異常廣泛。
他對親戚的感情可能完全是真誠的,在早期,他根本不可能懷有篡奪皇位之心』[16]當歷史的風雲席卷了蒼涼的大地,當脆響的翻閱代替了昔日的征伐,從多個角度對富有爭議的古人進行分析,更務實學習相關典籍,更客觀分析相關人物,或許這將是本作者寫作此文最大的意義。
註釋:
【1】《漢書》王莽傳。
【2】》漢書》王莽傳。
【3】《漢書》王莽傳。
【4】《漢書》卷99中。
【5】《兩漢民族關系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6】《漢書》卷12《平帝紀》。
【7】《漢書》卷99上《王莽傳》。
【8】《讀書》葛劍雄文章1997年第10期。
【9】《漢書》卷99上《王莽傳》。
【10】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人民出版社
【11】朱永嘉《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
【12】《王莽的科學實驗和豆腐的發明》
【13】《漢書》卷99下《王莽傳》
【14】《皇家亞洲學會華北分會會刊》第59期《1928》
【15】《秦漢史》,上海估計出版社1983年版,第197——198頁
【16】《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