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何以強盛,因為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體系。《網路歷史》

中國歷代王朝,漢朝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我們之所以稱漢族漢人,就是因為漢朝的存在,在兩千多年前,漢朝就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且這個帝國直到滅亡也沒有任何外部挑戰者,所謂強漢盛唐,漢直到滅亡的那一刻還是橫掃無敵的,能打到漢朝的隻有內部的敵人。

這是一個極其強悍的朝代,古今中外,王朝滅亡的時候往往有強大的外地,我們中國就不說宋明了,唐朝滅亡的時候實際上契丹已經崛起,開始逐漸挑戰唐朝的權威,何況唐朝自開元之後,吐蕃等國就一直沖擊著唐朝,也是唐朝滅亡的外因。

而外國就不用說了,西羅馬帝國可以說就是被蠻族沖垮的,東羅馬帝國是被奧斯曼帝國滅亡的,西班牙帝國是被英法荷聯手擊敗,英法都是與競爭對手的對抗中衰弱的。

而漢朝不同,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滅亡的時候就沒有像樣的外敵,滅亡的原因就是內部各勢力爭鬥罷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各朝在吸取教訓的時候都認為防止內敵比防止外部敵人重要的多。

那麼漢朝何以如此強大呢?

古代現在總結經驗的時候往往秦漢並稱,甚至有說秦漢第一帝國的。

確實,漢朝是在秦朝的廢墟上建立起來,也吸收了秦朝大多數實力,但是漢朝並不是沒有自己的特點,實際上他在秦朝之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讓漢朝能獨強於世。

什麼樣的體系呢?

說起來也簡單,強幹弱枝。

這一說大家或許不屑,這算什麼體系,哪朝哪代不是這樣做的?

外戰外行的大宋都是這樣的呢。

話是這樣說,但其實強幹弱枝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做法,大宋那完全是中了邪道,弱枝沒有,強幹也算不上,就說大宋後期,關西邊軍才是宋朝最強的軍隊,這算哪門子的強幹。

實際上漢朝在建立之後,就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秦朝為何滅亡,明面上是驅使民力太巨,動用百萬人守邊建築長城等工作,但實際上呢,是六國勢力的反撲。

我們在史書上看秦朝動用大量民力,似乎有些過分,但實際上我們是把秦朝看成一個整體,而實際上呢,秦朝剛剛滅掉六國沒幾年,六國視秦人為敵寇,而秦人也把其他各國當成戰敗國看待,對他們的人民自然是百般奴役,根本就沒當成一家人,所以陳勝起兵,六國勢力立馬群起響應,其中勢力尚存的齊國楚國尤其是滅秦主力,而到了劉邦建立漢朝,六國勢力要麼被滅,要麼大仇得報,歸於新朝,反抗之心不強。

所以等到了惠帝和後來文帝即位,實際上都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所謂黃老之術,就是和各地方勢力妥協,除非明著和中央朝廷作對,就睜隻眼閉著眼,這是因為戰亂多年需要恢復經濟民生,也是要讓各地方勢力沒有造反的借口。

但到了漢武帝時代,局勢已經完全不同,外部匈奴咄咄逼人,內部呢,各地方勢力強大之後,也開始蠢蠢欲動,最典型的是七國之亂,讓漢朝統治者發現,要是讓地方勢力強大起來,會影響到自己。

所以在景帝開始,就采取了一系列強幹弱枝的政策,我們所熟知的削藩令表面上看是削減藩王勢力,實際上就是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

而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匈奴,更是完善了這一政策。

怎麼做呢?

在秦始皇時期也采取中央集權政策,但是做的太過,比如收繳天下民間兵器,其目的還是為了遏制六國勢力。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六國已經消亡多年,已經不需要如此,何況漢武帝是要防止地方勢力做大挑戰中央,而並非像秦始皇那樣完全遏制地方,所以漢武帝就沒有收繳天下兵器的做法,而是采取遏制豪強。

秦始皇時期,也做出過遷徙六國勢力到長安的做法,但那隻是一次性做法,也主要是為了防止六國貴族作亂,並沒有完全限制地方勢力的想法。

而到了漢武帝時期,他並不是說要完全的遏制地方,而是試圖讓地方勢力不挑戰中央,而是能為其所用,去對付外敵,這一點是和秦始皇完全不同,秦始皇那時主要敵人是六國殘餘而不是外敵,他要做得是遏制六國殘餘,而漢武帝主要敵人是匈奴,他一方面要限制地方勢力,一方面要對付匈奴。

那漢武帝是如何做得呢?

限制豪強,遷移豪強到中央,鹽鐵專賣,其目的都是一樣的,把力量集中到中央來。

在漢武帝時期,重用的那些酷吏如張湯桑弘羊等人其實都是一個做法,修訂律法,鹽鐵專賣,打擊豪強。

在漢武帝時期,往往會派遣酷吏去打擊地方豪強,監察不法的行為,而當時豪強做大幾乎沒有不違法的,所以動不動就被誅殺滿門,這個做法是為了限制豪強勢力長期把持地方勢力,雖然幾十年就會誕生新的豪強,但是至少會保證幾十年無人可挑戰中央。

而鹽鐵專賣也是如此,雖然被說成是加強中央財政,但實際上鹽鐵專賣的更大作用還是削弱地方勢力,舉個簡單的例子,雖說東南在春秋戰國時期經濟上弱於中原,但是在漢初造反的那位吳王劉濞因為擁有銅山和煮鹽權力在東南可以說富裕無比,能組建起挑戰長安的軍隊,可是之後東南就再也沒有經濟上可值得一說的事了,就是鹽鐵專賣,財富需要集中到中央也就是長安。

直到孫權建立東吳,東南經濟才得到進一步發展,再之後東晉南遷,東南經濟才快速發展。

難怪之前東南的經濟不能發展嗎?

並不是,隻是一直采取強幹弱枝的經濟政策,東南的經濟就算發展起來,人才和財富都會集中到長安去罷了,到了東晉東南成了中央,才得以發展。

當然,光是打壓也是不行的,漢武帝開始就是不斷的遷徙或者鼓勵豪強遷徙到長安,這實際上是造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怎麼說呢?

豪強都是有錢人,他們帶來的財富到了長安自然要花出去,自然就會帶動長安經濟,長安就富裕起來,而長安富裕起來就會吸引更多的有錢人有才能的人來長安,再度帶動長安經濟,就會形成天下人才和財富都集中於長安和關中的情況。

而這也有利於漢朝調集資源應對於對外作戰。

而這更重要的是什麼?

因為長安是如此的富庶,只要有人來了就會對其心向往之,那麼人才就會一心的試圖進入中央,為朝廷出力,而不會在乎地方上的那些歪瓜裂棗了。

李世民要想方設法讓天下英雄歸於帳下,而漢朝只要讓人來看到長安一眼就會主動起投奔之心了。

當然這還不夠,宋朝依然也是聚集天下財富,依然是外戰外行,漢朝強幹弱枝之外配套的就是軍功第一,隻有軍功才能封侯,這樣就讓那些人才除了一心靠攏朝廷之外,就是一門心思的打仗,因為隻有打仗才能封侯,封侯才能在長安享受富貴,所以漢朝長期以來就是打外族,打到無人可打。

而宋朝沒有這個配套機制,宋朝的配套機制是科舉第一,科舉上來的只要安安穩穩的在官僚體制上爬就能永享富貴,就算拿薪水也足夠,何必冒風險打仗,所以才出了明明打贏卻要把戰利品送出去的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說宋朝官員薪水高,其實遠遠比不過漢朝,尤其漢朝中央官吏的薪水比地方官員高得多,利益豐厚才吸引了人才往中央跑,誰也看不上地方的那些收入,自然在地方上做豪強就無利可圖了,就算有幾個人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但是和朝廷的力量比起來不堪一擊。

正是因為建立了這個良性循環的機制,才讓漢朝保持強勢,長期的壓制外敵,但是這個機制的最大問題就是流動渠道不能停滯,要保持地方到中央有不斷的新鮮血液輸入,一旦停滯就出大問題,兩漢的滅亡尤其是東漢的滅亡就是這個渠道出問題了。

西漢被王莽所篡奪,說到底就是漢元帝之後地方不遏制豪強,中央又長期被一門外戚掌控,這樣地方豪強得到發展空間,卻無法進入中樞,因為中樞的位置都滿了。

這樣上下都漸漸不滿,最終被王莽篡奪,但是王莽面對的也是地方豪強橫行的局面,最終失敗。

而東漢的情況更復雜,東漢豪強已經強盛無比,但是中樞因為長期內鬥,時常保持流動,讓地方豪強還有上升空間,而到了桓靈兩帝,黨錮地方豪強,不讓他們做官,卻又不遏制他們在地方的勢力,讓這些人一方面無法去中樞發揮,埋頭在地方培植勢力,另一方面又對朝廷心懷怨恨,一旦得到機會做大就挑戰朝廷,黃巾之亂時期,為何各地流民四起,大家都投靠太平道,就是因為豪強欺壓平民,平民隻有依附太平道,而豪強借著鎮壓太平道又趁勢做大,最終導致亂世。

所以,有一套好的機制,還是需要執行的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