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釋之做過的事很多,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維護秩序,盡可能地用公平的尺子照顧到更多的人。
張釋之,生卒年不詳,他本人的具體信息在歷史上記載得非常少。
但是他做的事情很多,有很多都流傳成了千古佳話。
首先,張釋之是一個富二代,家中還有一個哥哥張仲,也不知道張釋之家裡是做什麼的,總之,就是特別有錢,花不完的那種。
張釋之富二代的身份,無疑是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了,不出意外的話,一輩子都不用被生計煩惱。
提到富二代,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
肯定香車美女大房子對不對?如果張釋之是一個紈絝子弟,這輩子可能就會揮霍一生了,但是張釋之的家裡是教養比較好的,早已經看透了富貴這個東西,人家兄弟倆有更高的追求。
張釋之的哥哥張仲,熱愛劍術,後來成了一代劍術宗師,與白猿公、趙處女、蟲達齊名,在後世還收到了很多文人名仕的推崇,比如阮籍,吳均、賀若誼等人,都曾經寫文章歌頌過他。
張仲一生追求劍術的更高境界,在歷史上也是俠士一類的人物。
哥哥如此優秀,弟弟張釋之也不甘心做一個廢物點心一樣的富二代。
不過,張釋之可不想做什麼劍客,他想做官。
在古代,皇帝用仁義禮智信這套東西,來引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各種職業其實有不同的高低貴賤之分,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末,被人們認為是追逐利益,投機倒把的存在,因此備嘗世人冷眼。
人們經常用什麼充滿銅臭味,臭商賈,來貶低商賈人家。
如果有官員想和商人結親,就會被人認為是貪圖利益,所以很多經商人家都想擺脫商賈的身份。
而相對商人來說,官員的社會地位,無疑就要高太多了。
而且,漢朝人想要做官,其實還真不算太難。
因為在漢朝,有錢的話可以捐一些錢出來,充盈國庫,國家為了獎勵捐款人,就會賞賜一些無足輕重的小官給捐款人。
不得不說,漢朝為了充盈國庫,真的是什麼招都想得出來。
因為這條制度,後來,張釋之就斥巨資,得到了一個騎郎的武官的官職。
普通人做官有些是迫於生計,有些是為了出人頭地,張釋之做官純粹是為了人生理想和家族利益。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張釋之這個選擇,很快就出現了問題。
武官想要建功立業,大多是在亂世,而張釋之身處的年代,是文帝時期的和平年代,哪裡有什麼仗打。
作為一個武官想要在和平年代升官,大概隻有三種可能,第一,皇帝認可。
可是張釋之接觸不到,於是這個可能是沒有的。
第二,也可以長袖善舞,會逢迎接交,但是張釋之從小在金窩窩裡長大,驕矜得很,從來不會討好別人,所以,這條路也堵死了。
第三,便是善於管理,工作能力突出。
這個以張釋之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是有的,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張釋之在最初的崗位上,做了十年都沒有升遷,所以,連最後的可能都沒有了。
自己努力了十年的工作,眼看著升遷無望,張釋之漸漸地心灰意冷,懷疑自己當初想做官的想法,是不是太過異想天開,白白的消耗了十年的時光和大把銀子,於是猶疑著想要辭官。
臨辭官前,找到當時還是中郎將的同事袁盎,喝酒辭行,袁盎知道了張釋之想要辭官的想法,覺得非常可惜,所以就勸阻張釋之,先不要辭官,自己想辦法想皇帝舉薦他。
得到好友的承諾之後,張釋之很高興,所以就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期待著袁盎的好消息。
接下來,袁盎倒也沒有食言,真的向文帝舉薦了張釋之。
文帝當時正是求才若渴,在見到張釋之的時候,就問張釋之對於當下朝局的看法,有什麼可以改進的,不要掉書袋,要具體的辦法,於是張釋之以秦朝為例,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文帝聽後很滿意,所以任命張釋之為謁者仆射。
注意,謁者仆射這個官職,並不是仆人一類的,而是屬於文官,相當於皇帝的貼身助理,負責上傳下達的工作。
這樣一來,張釋之就有了接近皇帝得到升遷的機會,機會就是一切可能,而袁盎為張釋之求的,就是這個機會。
正是這個機會,讓張釋之能夠一點點地平步青雲。
有一次,張釋之跟隨文帝到上林苑看老虎,文帝突發奇想問了負責管理上林苑的上林尉,圈養動物的問題,上林尉答不出來,急得滿頭大汗,一旁的嗇夫是負責養老虎的,熟悉虎圈事物,就替上林尉解答了文帝的問題,並解答的很周全。
文帝認為嗇夫比上林尉更加認真負責,當場就要將上林尉免職,讓嗇夫代替。
張釋之認為不妥,勸阻文帝,會養老虎的不一定管的好上林苑,如果越級提拔嗇夫,會讓人知道只要在文帝面前表現的好,就可以升遷,這樣朝廷內外,就會形成曲意逢迎的不正之風。
文帝聽完認為很有道理,就沒有提拔嗇夫。
也不知道這個嗇夫有多恨張釋之,沒仇沒冤的,好好地升官之路,就這麼讓張釋之給掐斷了。
看完老虎,文帝帶著張釋之打道回府,在回宮的路上,漢文帝問張釋之,秦朝為什麼覆滅?
張釋之從小讀書多,難不倒他,很輕松地回答出來了,文帝很滿意,將張釋之提拔為公車令。
公車令,就是負責宮中車輛運轉的,還負責諸侯和大臣的來往通報。
也就是說張釋之從一個跟班,變成了一個小組長,雖然是升官了,但是不能再服侍在皇帝身邊了,可以說喪失了很多機會。
然而張釋之這個幸運兒,就算遠離了皇帝,老天也會把機會送到他眼前。
後來有一天,當朝太子劉啟在和梁王劉輯一起入宮的時候,是乘車進宮,並沒有下車,按照宮中規矩,隻有皇帝和太後才可以乘車進宮。
劉啟這樣做,顯然是違反規矩了。
張釋之就面臨了一個尷尬的現狀,一邊是自己的職守,一邊是當朝太子,應該顧哪邊?如果換成了一般人,一定認為劉啟是當朝太子,久居宮中,一定是知道規矩的,之所以敢知法犯法,定是因為劉啟向來如此,依靠太子的身份沒人敢動。
如果將太子違規的事報告皇帝,人家是親父子,就算問罪太子,不過是罵一頓,自己卻得罪了太子,未來的皇帝,來日自己還會有好日子過嗎,所以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賣太子個人情,當作沒有這回事。
但是張釋之絲毫沒有因為違規的是太子就輕輕放過,而是攔住太子的車,阻止太子進宮,並向文帝狀告太子違規乘車入宮,請求將太子治罪。
文帝也是第一次遇見這麼較真的人,當場傻掉了,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治罪吧不是小罪,不治罪吧,沒有辦法維護法度。
所以這個時候,局面一時間就僵住了,直到後來薄太後知道了這件事,親自下旨特赦太子,這件事才算圓滿的收尾。
文帝經過這件事之後,認為張釋之剛正不阿,值得重用,所以將張釋之提拔為中大夫。
後來,漢文帝又接連提拔張釋之做了中郎將,廷尉。
廷尉,是漢朝負責司法審判的長官,也是全國最有權威的法官,廷尉府相當於現代的最高人民法院。
這個職位,向來都是由最公平公正剛正不阿的人負責,張釋之為人不畏權貴,正直忠厚,正好合適。
正是在這個職位,張釋之將自己的能力得到完全的發揮,成了名垂千古的賢臣。
那麼張釋之是如何名滿天下的呢?
後來有一次,有一名盜賊因為偷盜皇家宗廟的玉器被抓獲,按照律法,應該處於死刑,但是文帝認為盜賊冒犯了劉家的先祖,應該誅九族,張釋之認為不合法度,如果偷盜了宗廟玉器就要誅九族,那麼如果有人挖了皇陵的土,又該怎麼處罰呢?
文帝和薄太後商量後,認為張釋之說的有道理,就認可了張釋之的判決。
經過這件事,大將軍周業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都欽佩張釋之的為人,與其結交,張釋之因此在漢朝名聲大噪,很多王公貴族,大臣百姓都認為張釋之為人公允,稱贊他執法如山。
後來,漢文帝劉恒去世,漢景帝劉啟繼位。
眾所周知,劉啟是個記仇的個性,張釋之擔心劉啟給自己穿小鞋,就向劉啟當面謝罪。
好在,劉啟也知道張釋之的性格,並沒有責怪他。
當然,也可能是劉啟當時剛繼位,認為張釋之這樣的直臣還有用的緣故。
一年後,景帝劉啟將張釋之調任為淮南王的相國。
相國一職官位比廷尉高,但是由中央發到地方,也弄不清楚張釋之是被提拔了還是被貶官了。
要知道,淮南王劉濞可是景帝劉啟的死敵,因為劉啟曾經用棋盤砸死了劉濞的嫡長子,劉啟這個安排也不知道是重用張釋之,還是報復張釋之,關於這個猜測,後世的人眾說紛紜。
過了很久,張釋之去世了。
張釋之有一個兒子,名叫張摯,做官做到了大夫,後來因為不善於結交逢迎被終身免職。
從這個事件來看,景帝劉啟很有可能就是記恨張釋之,才將張釋之調到淮南的。
畢竟,張釋之做廷尉做得很出色,張釋之自己也很喜歡這份工作,做不了自己熱愛的工作,這對張釋之來講,也是一種懲罰。
隻是因為人家兒子不會結交逢迎,就將人家貶為平民,並且終身不得做官,這個懲罰明顯是過了呀。
由此可見,景帝劉啟還是記恨了張釋之。
張釋之執掌廷尉,為後世樹立了一個執法如山的典型,他的觀念是用律法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盡可能地客觀,這個觀念在當時十分前衛,放在現在的社會都是先進的,可謂法律史上的先驅人物。
後來,司馬遷還這樣評價過張釋之:
『張季之言長者,守法不阿意;馮公之論將率,有味哉!有味哉!語曰『不知其人,視其友』。
二君之所稱誦,可著廊廟。
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不黨不偏,王道便便’。
張季、馮公近之矣』。
張釋之身為富二代,卻能夠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並且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其中的堅毅品格。
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