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歷史上一向評價很高,有史學家將他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然而,劉秀年輕的時候,卻從來沒有類似於『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
劉秀雖然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是到他這一代,封地與爵位已經所剩無幾,王莽篡漢以後,劉漢宗室也失去了原有的皇家待遇。
劉秀沒有以此為苦,相反,他很喜歡辛勤地在田間耕種,沒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
即便是來到長安太學讀書,見識了大場面之後,劉秀最高的理想也隻是『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對劉秀來說,如果能做個負責京城保衛工作的執金吾,他就很滿意了;如果再如願娶得陰麗華為妻,那簡直就是達到了人生巔峰。
劉秀壓根兒沒想到,比執金吾更為輝煌的『職業前景』正在不遠處等候著他,他只要做出一個改變,就可以輕松得到。
想開始一個改變,有時候是需要別人提醒的,這個及時提醒劉秀做出改變的人就是李通,後來東漢的開國功臣,劉秀十分信任的重臣,同時,他還是劉秀的妹夫。
李通的影視形象
李通到底具備怎樣的慧眼,使他能夠在千萬個人中選中了劉秀,提醒他謀劃大業呢?他們又將經歷什麼,才能到達那個光輝的頂點?
一、南陽富家之子
李通是南陽宛城人,他的家族世代經商,在南陽是數得著的富足之家。
李通的父親名叫李守,是王莽的宗卿師,平時十分喜好天文歷數和預言吉兇的圖讖之學。
李通在新朝擔任『五威將軍從事』的官職,還做過巫縣縣丞,為人精明能幹。
王莽新朝末年,天災很多,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苦,難免怨聲載道。
李守喜歡研究圖讖,他從其中得出『劉氏復興,李氏為輔』這樣的話,於是就把這件事說給李通聽。
李守或許說者無心,李通卻聽者有意,知道這件事之後,他再沒心思在新朝擔任官職,於是主動辭職回家,準備擇機而動。
這時候劉秀在做什麼呢?老老實實地在田間耕種,然後想著把糧食賣掉掙錢。
劉秀的影視形象
雖然劉秀表現出來的和普通農民沒什麼兩樣,可是因為他是漢朝宗室子弟,他和哥哥劉演在南陽一帶的名聲很大,所以很快就進入李通的視野。
李通想和劉秀兄弟共謀大事,於是他就派堂弟李軼去請劉秀。
二、細細謀劃
劉秀聽說過李通的大名,見到李軼來請自己,以為隻是君子之間樂於交往,於是欣然前往。
兩人相見之後,談得非常投機,頗有些相見恨晚的意思。
這樣交往了一段時間後,李通告訴劉秀圖讖中『劉氏復興,李氏為輔』的話,想說動劉秀共同起兵。
劉秀大概從來也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要做這樣的事,所以剛開始沒把李通的話當回事,而且劉秀一向行事謹慎,當他聽到李通有起兵的想法後,問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這樣做的話,你的父親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問得及時,大概李通之前還沒有想過:自己在宛城起兵反對王莽,但是父親還在京城擔任王莽的宗卿師呢,同時在京城的還有李家一大家子人!如果消息傳到京城,李家人怎麼辦?
李通答道:『我已經有辦法了』然後就開始十分詳細地講述起事計劃,準備什麼時間動手,適合在哪個地方動手,以及誰負責什麼事等等。
這些事都安排妥當了之後,李通就派侄子李季前往長安,把自己的計劃都告訴父親李守,好讓他盡快離開長安。
三、付出代價
不巧的是,李季在去長安的路上病死了。
李守後來還是知道了這件事,他本來想趕緊逃走,但是被同鄉人黃顯勸住了。
黃顯和李守一向關系很好,他建議李守先向朝廷請罪,李守聽從了黃顯的勸告。
結果,奏章還沒傳報上去,王莽就知道了,馬上派人將李守逮捕入獄。
王莽的影視形象
黃顯留下李守本來是出於好意,沒想到因為自己的挽留反倒讓李守入獄,於是他挺身而出,為李守向王莽求情。
黃顯的官職是中郎將,平時專門負責統領朝廷的侍衛,屬於王莽的近臣,王莽比較信任他,於是就遵從黃顯的意思,又把李守放了出來。
恰恰在此時,前方傳回了李通起兵的詳細情況,顯然是和新朝軍隊交戰激烈,新軍多打敗仗,表明這股勢力不容忽視。
王莽看到這樣的奏報,當即大怒,馬上下令殺掉李守。
黃顯還想再為李守爭取機會,結果把自己也搭了進去。
黃顯、李守以及李守在長安的家人都被誅殺;緊接著,李通在南陽的兄弟、同宗族成員,一共64人,都被焚屍宛市。
這就是起事的代價,但是這顯然隻是個開始,但凡有戰爭,就會有更多的生離死別。
緊隨其後的,是劉秀親身經歷了二姐劉元和三個外甥女被新軍所殺。
四、劉秀落難之時
這次是劉秀親眼目睹了親人的悲劇。
劉秀的影視形象
劉李率領的義軍攻下棘陽後,劉秀的二姐夫鄧晨帶著全家和門下的賓客前來投奔,準備和劉秀共同反對王莽。
戰爭形勢瞬息萬變,在攻打小長安的時候,義軍大敗,很多將領忙於奔命,根本顧不得帶上自己的家人。
劉秀單槍匹馬奪路而逃,在路上遇到了妹妹劉伯姬,於是連忙把她拉上馬一起奔逃。
兩個人共騎一匹戰馬,速度明顯變慢,恰在此時,他們看到了二姐劉元和她的三個女兒。
三個孩子年紀還小,跟不上別人逃跑的速度,僅憑劉元一個女子之力也不能帶動三個孩子,她們已經遠遠落在了逃難大隊伍的後面。
看到大大小小四個親人的身影,劉秀再次停住馬匹,讓劉元趕緊帶三個孩子上馬。
很顯然,一匹戰馬承載劉秀兄妹兩個已經是勉強支撐,再加上一個大人三個孩子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劉元看了看馬背上的弟弟和妹妹,搖了搖手:『你們快走吧,不要救我們了,以免大家都沒命!』
後面的追兵轉瞬即到,劉秀無奈隻好催動馬匹,奮力前行。
身後,劉元和三個女兒都被追兵所害。
在鄧晨的家鄉新野,當地官員把鄧晨家的房子弄得污損不堪,還放火燒了鄧家的祖墳。
鄧家本是當地大戶,看到鄧晨為鄧家帶來這樣的災難,鄧氏宗族的人都十分憤怒,他們埋怨鄧晨說道:『家裡已經足夠富裕了,為什麼你還要跟著妻子娘家的人去冒這樣的風險呢?』
但是,在經歷了所有這些之後,鄧晨卻始終沒有覺得後悔。
《後漢書·李王鄧來列傳》的記載是:
漢兵退保棘陽,而新野宰乃汙晨宅,焚其塚墓。
宗族皆恚怒,曰:『家自富足,何故隨婦家人入湯鑊?』晨終無恨色。
五、功成思退
鄧晨之所以不後悔,是因為他一直很看好劉秀。
當初,劉秀和哥哥劉演、姐夫鄧晨曾經一起到宛城蔡少公的府上,蔡少公說起當時流行的圖讖,圖讖中提到:『劉秀當為天子』
鄧晨的影視形象
在座的人們紛紛猜測,問道:『是不是國師公劉秀?』
劉秀開玩笑說道:『你們怎麼就知道不是我這個劉秀呢?』
當時,人們都哄堂大笑,都把這話當玩笑,隻有鄧晨暗自心中高興。
鄧晨之所以暗自高興,原因無非是他認為這件事不是個笑話,平時他大概也看出了自己這個小舅子的不凡之處,認為這個劉秀為天子的概率很大。
因為鄧晨一直相信這件事,所以他才始終堅持追隨劉秀,從來不為自己的行為後悔。
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即位,是為漢世祖光武帝。
劉秀封鄧晨為房子侯,同時他很感傷當年二姐死於戰亂,於是封劉元為新野節義長公主。
公元27年,鄧晨奉命回京,劉秀多次宴請他,席間兩個人說起平生最暢快的事,鄧晨非常從容地對劉秀說道:『這件事你終於還是辦成了!』
說完,劉秀和鄧晨都開懷大笑。
和鄧晨始終從容、不悔的表現相比,李通看起來一直沒能從家庭悲劇中解脫出來。
公元24年,更始帝劉玄拜李通為柱國大將軍,封西平王,讓他鎮守荊州。
正是在這一時期,李通娶了劉秀的妹妹劉伯姬為妻。
李通的堂弟李軼曾經參與劉玄殺害劉演的陰謀,在劉秀和劉玄爭戰期間,劉秀設計,將李軼和自己部下商議投降的書信公開,從而使更始帝一方的主將派人刺殺了李軼。
起事之後,先是全家被害,如今跟隨自己起事的堂弟也被害,對於起事這件事,李通此時或許有了不同的體會。
劉秀即位後,拜李通為衛尉,不久又封為固始侯,拜大司農,封劉伯姬為寧平長公主。
劉伯姬的影視形象
劉秀十分信任李通,每當他離開京城外出征討之時,常常把朝中事務都委派給李通,負責鎮撫百姓、修建宮室等事務。
雖然劉秀如此器重李通,但是天下平定之後,李通首先做的就是要避開榮寵,他曾經多次以生病為由請求辭官,劉秀不允,繼續對李通委以重任。
六、結語
《後漢書》中評價李通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李通豈知夫所欲而未識以道者乎!
李通當初知道圖讖之事後,一心要謀劃大事以圖富貴,可是因為顧慮不周使全家遇害,雖然戰亂之中不少將領都有家破人亡的悲劇,但是李通清楚,正是自己的所作所為直接給家人帶來了災難,這可能是後來無論怎樣的高官厚祿、至尊榮耀都無法抹平的傷痛。
《後漢書》說李通『性謙恭』,或許,他隻是在以謙恭的態度為自己及家人避禍積福而已。
本文參考《後漢書·李王鄧來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