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唐朝最忠誠的藩屬國,自稱漢朝名將的後代,曾不遠萬裡來華認親。《網路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時期,唐朝大力開疆拓土,極盛時版圖將近1300萬平方公裡。

在此期間,唐朝無疑是亞洲的頭號霸主,東亞、東南亞、中亞甚至南亞、西亞很多國家都向它稱臣,真可謂『君臨天下,萬邦來朝』。

在大大小小的藩屬國中,對唐朝最忠誠的莫過於中亞國家黠戛斯,而它又自稱是漢朝名將的後代,曾不遠萬裡來華認親。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隨著東突厥、薛延陀兩大勁敵被消滅,廣袤的漠北地區被納入唐朝的版圖,唐太宗在此設置燕然都護府,下轄6府7州,由依附於唐朝的各部族首領擔任都督、刺史。

此時,唐朝不僅徹底消除來自北方的邊患,並且打開跟西域諸國交往的通道。

一時間,不遠萬裡前往長安稱臣納貢的番王絡繹不絕,其中便包括黠戛斯可汗失缽屈阿棧。

黠戛斯騎兵裝束

黠戛斯,又稱結骨、契骨、紇骨,隋唐時期活動在今天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遊、薩彥嶺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區,曾長期被突厥征服。

作為中亞白人種落,黠戛斯人最明顯的外貌特征便是紅頭發、綠眼珠,跟中土族群的相貌差異極大。

但奇怪的是,失缽屈阿棧和少數幾位貴族卻是黑發黑瞳,並且都長得一張東方人的面孔,令唐太宗見後大感驚奇。

這還不算完。

失缽屈阿棧在行完跪拜禮節後,竟然跟唐太宗攀起了親戚,聲稱他跟李唐皇室在五百年前是一家,都是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後裔《註:李唐皇室自稱來自隴西李氏,被其確認的祖先有3位,即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漢朝名將李廣、兩晉十六國期間西涼政權創建者李暠》。

失缽屈阿棧見唐太宗流露出詫異的表情,便將『認親』的理由娓娓道來。

李陵畫像

原來,在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李廣之孫、名將李陵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曾親率五千步兵深入漠北勘察敵情,結果在回程中遭遇匈奴八萬鐵騎的圍堵。

李陵雖然拼死血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不久又因家族被漢武帝誅滅,於是投降匈奴。

且鞮侯單於欣賞李陵的武勇,不僅招他做駙馬,還將他封為右校王,世代統治屬國堅昆,而堅昆正是日後的黠戛斯

李陵統治堅昆20多年,最終病死在那裡,子孫世代承襲王《可汗》位,並跟在漠北生活的漢人通婚,以保持其血統的純正性。

因此,在此後數百年間,李陵的子孫始終保持著黑頭發、黑眼珠的外貌特征,跟中原居民極其相似,但跟紅頭發、綠眼珠的土著差異極大《『人皆長大,赤發、析面、綠瞳,以黑發為不祥。

黑瞳者,必曰陵苗裔也』見《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下》》。

唐太宗畫像

聽完失缽屈阿棧的敘述後,唐太宗大為高興,遂將黠戛斯列為同族盟國,給予其特殊禮遇

失缽屈阿棧『認親』成功後,請求唐太宗賜予他一個官職,自稱若能執王笏歸國,實在是百代的榮幸。

唐太宗同意他的請求,便在黠戛斯設立堅昆都督府,任命失缽屈阿棧為都督,隸屬於燕然都護。

朝拜結束後,失缽屈阿棧滿載回歸《詳情見《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下》》。

此後百餘年間,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著友好關系。

唐高宗、中宗時期,黠戛斯兩度來朝,均受到隆重接待。

尤其是在中宗時期,不僅再度重申跟黠戛斯的同宗之誼,還給與該國使者特殊禮遇,讓後者感動地連連跪拜叩謝《『景龍中,獻方物,中宗引使者勞之曰:‘而國與我同宗,非它蕃比

’屬以酒,使者頓首』見《舊唐書·卷二百一十七》》。

回鶻騎兵

黠戛斯既然跟唐朝有同宗之誼,自然便會將中原事務當做『家事』,每逢唐朝遭遇外敵入侵之際,總會出兵援助,堪稱唐朝最忠誠的屬國

然而,在唐肅宗乾元年間《758-760年》,由於『安史之亂』導致中原戰亂不息,加之黠戛斯被回紇《回鶻》擊敗而被迫西遷,使得兩國之間交往中斷,時間長達80餘年。

直到黠戛斯與唐朝聯合擊滅回鶻,雙方才再度建立起聯系。

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即在回鶻滅國後的次年,黠戛斯可汗阿熱便遣使前往長安朝覲並重修舊好。

黠戛斯派使臣註吾合素到達長安後,唐武宗非常高興,朝覲時讓他排在渤海國使者之前,並派宰相到鴻臚寺去會見註吾合素,由翻譯官記錄黠戛斯的山川風俗。

事後,武宗接受宰相李德裕建議,繪制《王會圖》,以紀念這次黠戛斯的來朝,並正式將阿熱列入李唐皇室的宗正屬籍

黠戛斯滅亡回紇後形勢圖

除了朝覲唐武宗、重修舊好,阿熱派遣註吾合素來華的另一個重要目的,便是為自己討取封賞。

對此,唐武宗欣然接受,並任命太仆卿趙蕃為安撫黠戛斯使,攜帶《賜黠戛斯可汗書》出使黠戛斯。

這封國書重申兩國間的同宗之誼,其中寫道:『聞可汗受氏之源,與我同族,國家承北平太守之後,可汗乃都尉苗裔。

以此合族,尊卑可知……』

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準備再度派遣使者,並正式冊封黠戛斯可汗為『宗英雄武誠明可汗』,可惜事情尚未實施,便因武宗駕崩而作罷。

兩年後《847年》,唐宣宗遣使出訪黠戛斯,並冊封其可汗為『英武誠明可汗』。

此後,黠戛斯與唐朝間又維持了一段親密聯系,直到唐末戰亂迭興,河西吐蕃、回鶻肆虐,通往中原的道路再度被截斷,兩國間才再次中斷聯系

今日的吉爾吉斯人

跟中原的聯系中斷後,黠戛斯在強鄰的侵襲下日漸衰落,相繼被遼《契丹》、金、蒙元征服,其中大部分人被驅離故地,在今天的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遊牧。

等到準噶爾部在明朝中後期崛起後,黠戛斯人再被驅趕至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一帶,也即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

如此看來,吉爾吉斯人的祖先是黠戛斯人,而追根溯源的話,始祖則是漢朝名將李陵

參考書目

1.司馬遷[西漢]:《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版。

2.班固[東漢]:《漢書》,中華書局1999年版。

3.劉昫、趙瑩[後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4.歐陽修[北宋]:《新唐書》, 中華書局1975年版。

5.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