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年,王莽受漢平帝之禪位,建立『新』朝。
面對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王莽開展了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措施在今人看來具有某些現代元素,因此,很多人認為王莽是穿越者。
事實上,王莽非但不是穿越者,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復古者。
王莽的改革正是在西漢古文經學家掀起的『復古思潮』下進行的。
我們需要從秦以來儒學發展來認識這次改革。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齊人淳於越進曰:『… …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下其議。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
…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
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
…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 …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於是掀起了中國古典文化的一次浩劫——焚書坑儒。
這次浩劫損毀了大量的先秦諸子的典籍,有一些典籍隻能靠口耳相傳保留下來,至漢初,這些典籍用漢隸被書寫下來,成為中華文化再發展的基礎。
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設立太學,設五經博士,使儒家經典成為求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
由於以董仲舒為代表的一批經學家所信奉的經書是用漢隸書寫的,故稱今文經學。
漢武帝末年,魯恭王劉餘拆除孔子後代住宅,得《尚書》、《禮》、《論語》、《孝經》等凡數十篇,之後又在河間獻王等處,陸續發現許多戰國時遺留下來的儒家經典,這些舊籍都是用先秦六國文字寫成的,篇章內容也與其時流行的已立於學官的隸書今文經不同,故稱”古文經”。
成帝時,劉歆”校秘書,見古文《春秋左氏傳》” ,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歆又在今文諸經立於學官並置博士的情況下,作《移讓太常博士書》,挑起今古文經之爭。
今古文經之爭實質是功名利祿之爭,但筆者認為今古文經本質上存在著明顯區別。
毫無疑問,今文經與古文經都已脫離了先秦儒家的思想,但今文經學的實質已然像法家轉化。
換句話說,今文經學是披著儒家外衣的法家,這無疑是適應秦以後的社會發展的,但董仲舒把陰陽五行和天人感應等帶有神學色彩的東西融入到儒家之中,這不可避免的使新儒學讖緯化,逐漸流於荒誕。
古文經學是較大保留先秦儒家理念的一個學派,其附會周禮的復古思想明顯。
面對西漢末年豪強並起、土地兼並與奴隸問題,朝野內外出現了限田限奴婢之議。
古文經學家提出了『王田』、『私屬』的解決方案,要使社會制度回到周制甚至周之前。
這種復古思想逐步被掌握實權的王莽所認可,使一些古文經學家與王莽結合,在中國歷史上掀起了一場具有『超前』色彩的復古改革。
王莽本是孝元皇後之弟。
『家凡九侯、五大司馬,』王莽好儒學,謙恭有禮,在儒生中素有名望。
哀帝崩,無子,太皇太後遣使者馳召莽。
拜莽為大司馬,與議立嗣。
以莽為太傅,幹四輔之事,號曰安漢公。
王莽輔政時嚴格要求自身與家人,使王氏一族在當時的豪族中有了很好名聲。
在西漢末年,面臨社會危機,古文經學家開出了『復古藥方』,以劉向、劉歆父子為代表的古文經學家們正在尋找他們的『周公』——其政治理想的實現者。
這時,王莽的謙恭形象被他們注意,一大批儒生認為王莽可能成為他們政治理念的執行者,因此投效了王莽。
這些古文經學家把孔子塑造成一個『托古改制』的形象,高舉『奉天法古』大旗,推動社會改革,要把春秋以來的社會帶回三代。
據攝二年五月,更造貨:錯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錢,一直五十,與五銖錢並行。
乃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一』,與前『大錢五十』者為二品,並行。
欲防民盜鑄,乃禁不得挾銅炭。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
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裡鄉黨。
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
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初設六管之令。
命縣官酤酒,賣鹽鐵器,鑄錢,諸采取名山大澤眾物者稅之。
又令市官收賤賣貴,賒貸予民,收息百月三。
犧和置酒士,郡一人,乘傳督酒利,禁民不得挾弩鎧,徙西海。
匈奴單於求故璽,莽不與,遂寇邊郡,殺略吏民。
更名匈奴單於曰『降奴服於』莽以錢幣訖不行,於是造寶貨五品,莽至明堂,授諸侯茅土。
乃遣太傅平晏、大司空王邑之雒陽,營相宅兆,圖起宗廟、社稷、郊兆雲。
莽以《周官》、《王制》之文,改革官制,地名,其後,歲復變更,一郡至五易名,而還復其故。
吏民不能紀,每下詔書,輒系其故名,其號令變易,皆此類也。
由此可見,王莽改革多以《周禮》等古籍為綱領,很少有現實考量,是改革嚴重脫離現實,激化了社會矛盾,使新王朝迅速滅亡。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法的融合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秦的二世而亡與漢武帝的『有亡秦之跡而無亡秦之失』表明中國社會隻有儒法結合的政治文化才能使帝國安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