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常平倉,漢宣帝設置的常平倉在漢朝起了什麼作用。《網路歷史》

漢宣帝是繼漢武帝和漢昭帝之後,漢帝國出現的又一位傑出君王。

由於漢宣帝的身份是漢武帝太子劉據的孫子,其從小又在民間長大,熟知民間疾苦。

漢宣帝的登基不僅讓漢朝皇位『撥亂反正』回歸太子劉據一脈,漢宣帝還以自己的勵精圖治將漢帝國的盛世推向了極致,並徹底打敗匈奴,迫使南匈奴單於向漢帝國投降。

漢宣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外國領導人投降的皇帝,漢武帝的『強國夢』在漢宣帝的手中成為現實。

除了打敗匈奴,迫使南匈奴投降,設置西域都護府等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漢宣帝還有一個舉動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個舉動就是設置常平倉。

什麼是常平倉?為何常平倉對漢朝百姓生活和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呢?

上圖_ 西漢 匈奴版圖

什麼是常平倉?

常平倉為中國古代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民糧食需求設置的糧倉,其主要運用經濟價值規律調節糧價,充分發揮糧食穩定市場的作用。

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抬高糧價做大量的收購,不僅讓朝廷的糧庫——太古倉和太倉、甘泉倉裝滿了糧食,還讓邊疆地區糧食充盈。

有利於穩定國內和邊疆的局勢。

到了糧價較高的時候,朝廷會把糧倉中的糧食放出來對外銷售,進而降低糧價,減輕老百姓的經濟負擔,穩定市場。

常平倉的誕生,防止了『谷賤傷農』,又防止『谷貴傷民』,對於減輕民眾生活負擔,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鞏固封建皇權起到巨大的作用。

上圖_ 古代的農民耕作

常平倉對老百姓生活的作用

常平倉對老百姓生活最大的正面影響意義在於:常平倉的出現讓國家在戰爭和災荒時期賑濟災民擁有了最可靠的保證,對於防止戰爭和災難時期避免大規模爆發民變,危及封建皇權的統治意義重大。

自漢宣帝設立常平倉之後,中國歷史的多個朝代都設置常平倉,以滿足戰爭和災荒時期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常平倉誕生之前,我們必須注意到一個事實:雖然漢宣帝之前,文景之治時期創造了糧食堆積如山的奇跡,但是,由於漢朝並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災荒賑災體系,導致漢武帝後期戰爭和旱災頻繁到來,百姓生活極其貧困,直接威脅漢武帝的統治。

上圖_ 漢高祖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漢朝是在秦帝國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國家,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稱帝。

漢高祖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非常能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采取無為而治的做法治理國家。

劉邦駕崩後,執掌大權的傑出女政治家呂後延續劉邦無為而治的治國之策。

呂氏集團被政變推翻後,文帝劉恒和景帝劉啟繼續走劉邦和呂後的無為而治之策,輕徭薄賦,發展農業和商業。

到漢景帝駕崩後,漢朝給漢武帝反擊匈奴,建立大一統帝國留下了極其豐厚的家底,漢帝國糧庫堆滿了糧食,部分糧食堆得時間長,已經出現了腐爛變質的情況。

上圖_ 呂後篡權

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漢朝沒能形成完善的災荒賑災體系。

但這一時期氣候大都風調雨順,老百姓生活相對安定。

但到了漢武帝時期,情況就發生變化了,武帝時期,漢軍頻繁的發動對匈奴、西域、朝鮮和南方地區的戰爭,戰爭消耗了國內大量的糧食,糧庫所剩無幾。

再加上漢武帝統治後期頻繁的出現旱災,老百姓生活到了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程度。

頻繁的戰爭和災荒和漢朝『天下戶口減半』,朝廷無力救援百姓,出現了百姓吃人吃土的悲慘場景。

就在漢武帝統治後期,國內頻繁的農民起義嚴重威脅漢帝國統治,迫使漢武帝采取下《罪己詔》等政策,調整自己的統治方針。

漢昭帝登基後,漢帝國延續武帝後期《罪己詔》的精神,部分恢復文景之治時期的農業發展戰略,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上圖_ 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漢昭帝,西漢第八位皇帝

漢武帝後期,『代田法』的實施讓農業有所恢復。

但到漢昭帝登基後,國庫糧食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補充,但漢朝糧食危機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直至漢宣帝登基後繼續發展農業,漢朝糧食危機才得到全面緩解。

作為民間長大的帝王,漢宣帝深知百姓種田不易。

因為在古代的農業社會,糧食不僅是農民的命根子,更是國家的命根子。

雖然漢宣帝時期,糧食基本恢復到文景之治的水平,百姓生活日漸富裕,但國家總會去打仗,災難的降臨也是無法預測的事情。

為了防止國家在戰爭和災荒時期能穩定民眾,保證民眾的基本生活,為了防止漢武帝後期頻繁的旱災和戰爭導致流民遍地,而朝廷無力救援的悲劇重演,漢宣帝高瞻遠矚的采納大臣耿壽昌的建議,設置常平倉,保證百姓生活在戰爭和災荒時期的基本穩定。

看古裝電視劇,一旦爆發旱災顆粒無收,朝廷都會下令開倉放糧。

而開倉放糧的這個『倉』就是漢宣帝設置的常平倉。

所以,漢宣帝設置的常平倉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應對災難《戰爭狀態》穩定民眾生活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這在中國老百姓生活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上圖_ 漢宣帝劉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 》,原名劉病已,字次卿

漢宣帝設置的常平倉對國家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

文景之治時期,朝廷的賦稅很輕,達到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三十稅一。

然而,由於朝廷對經濟發展采取了『無為而治』的政策,文景之治的副產品——土地兼並和豪強的產生也在漢景帝時期愈發突出。

而豪強的出現卻讓西漢部分農民出現了『溫飽都達不到』的怪現象。

通過一組計算就進一步能看到漢朝豪強對農民的盤剝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危害,假設一個漢朝老百姓是五口之家,理想狀況下是百畝農田,每年收獲150石糧食,每石糧食20錢,除去上交給朝廷的5石田稅,再減去每年自己家裡吃掉的95石糧食,其收入隻剩下《150-5-95》*20=1000錢,而家庭還要給國家繳納406錢的人頭稅和600錢的更賦,以及一年的雜費支出。

這總的支出早都超過了漢朝老百姓五口之家種糧所得的收入。

上圖_ 漢代的豪門生活

所以,在文景之治時期,漢朝雖然農業豐收,但農民生活依然困苦。

而豪強富商又壓低糧食價格,讓農民即便出售糧食也無法獲得相應的收入,在官府和富商豪強的雙重盤剝下,文景之治時期的農民,生活並不算好。

由於朝廷要以高價從豪強手中購買糧食,朝廷的財政收入始終無法達到最佳狀態。

低價收糧高價賣糧的豪強成為阻礙漢帝國走向真正大一統帝國的絆腳石。

漢武帝登基後,采取嚴厲措施打擊豪強,包括酷吏、收財產稅的辦法,強化了帝國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直接控制,此舉有利於漢帝國對地方經濟和政治的全面掌控。

但是,漢武帝在打擊豪強的同時,並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收購、存貯糧食的體系,漢帝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隱患並沒有在漢武帝時期得到解決。

上圖_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漢昭帝登基後,西漢進入經濟恢復期。

漢宣帝登基後,西漢帝國繼續沿著武帝晚年和漢昭帝的治國之策向前進。

作為中國歷史上繼漢武帝和漢昭帝之後的又一位傑出帝王,漢宣帝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徹底解決影響漢帝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危機。

為了解決這一危機,漢宣帝首先遏制土地兼並,打壓豪強,盡一切可能擺脫豪強對中央的幹擾,減輕遏制豪強對民眾的剝削,減輕豪強低價收購糧食的現象。

就在打壓豪強與奸商的行動開展的同時,大臣耿壽昌建議漢宣帝在長安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以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價格從農民手中收取糧食,保證朝廷常年掌握大量的糧食,也保證農民的利益不受太大損害,穩定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漢宣帝同意了耿壽昌的建議。

上圖_ 漢代長安城

耿壽昌進一步建議漢宣帝,朝廷要在長安周圍建立糧倉,儲備從農民手中高價買回來的糧食。

經過幾個月的建設,長安周圍的常平倉建立完成。

而耿壽昌又趁熱打鐵建議漢宣帝在邊境地區開設糧倉。

常平倉制度推向了全國。

常平倉的原理是:在糧食價格較低的時候,政府就高價從農民手中獲取糧食,一方面讓百姓受益,另一方面增加政府糧庫中的存糧,還能防止豪強和中間商從中間賺取不法差價。

如果糧食價格較高,政府就把糧庫中的糧食以較低價格賣給百姓,防止谷貴傷民。

而邊疆地區的常平倉就能直接給邊境駐軍提供充足的糧食儲備,穩定邊境的軍心,保證國家邊境的安全。

上圖_ 河北蔚縣 常平倉

因為常平倉的緣故,西漢國庫收入進一步增加,朝廷在豐收年收購糧食,糧食多了,市場上平均價格就進一步走低了。

到了荒年的時候,朝廷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拋售糧食,實際上也沒有吃虧,因為其賣出的價格比豐年買回來的價格要高。

所以,常平倉穩定了經濟,穩定了朝廷的財政收入,對西漢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幫助,在中國古代以農業為主導的社會中對穩定經濟起到了劃時代的決定作用。

在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後,唐朝南方地區的經濟就依靠常平倉繼續運行。

唐代宗李豫讓劉晏 主持朝廷的經濟改革。

劉晏將半年收糧存入常平倉,當遇到災荒青黃不接的時候,開倉放糧平緩糧食價格穩定人心。

沒有漢宣帝開創的常平倉制度,唐代宗李豫時期劉晏的農業改革就毫無著落,唐朝或許將無法在安史之亂後繼續堅持150年,創造元和中興、會昌中興的奇跡。

上圖_ 唐 安史之亂

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常平倉的地位和作用極其突出,朝廷糧倉的儲備變得日益充足,農業經濟得到穩定,農民不再被豪強和奸商盤剝,利益得到保障。

農民負擔減輕了,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開墾荒地,國家在來年還能得到更多的賦稅。

城中老百姓無論是豐年還是災年都能得到平價糧食,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幫助朝廷承擔義務,邊疆糧庫充足,邊防軍人的軍心穩定。

所以,常平倉對老百姓生活,對穩定邊防軍人的軍心,對穩定農業經濟,增加國庫收入起到了多方面的保障作用。

常平倉在穩定農業經濟,保證老百姓基本生活方面起到了劃時代的偉大作用,漢宣帝設置常平倉的高瞻遠矚由此可見一斑。

作者:貞觀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漢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