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大肆褒揚霍去病衛青,很多歷史學家卻痛批衛霍,到底該信誰?《網路歷史》

衛青和霍去病不是庸才,而中國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老先生在《中國通史》中對於衛青和霍去病的評價,見於《中國通史》的第二十八章,漢武帝的內政外交,在這一篇中,呂思勉對衛青和霍去病的描述是這樣說的:

漢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將,而專用衛青、霍去病等椒房之親。

紀律既不嚴明,對於軍需,又不愛惜,以致士卒死傷很多,物質亦極浪費。

如霍去病,《史記》稱其少而傳中,貴不省士。

其用兵,『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饑者。

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類此』衛青、霍去病大出塞的一役,漢馬死者至十餘萬匹,從此以馬少則不能大舉兵事。

這段話隻是事實陳述,首先衛青、霍去病確實是椒房之親,也就是漢武帝的姻親。

其次,他們在作戰的時候,物資、錢糧也確實消耗過多,以至於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把原本富庶的漢朝給硬生生地打成了窮國,比如漠北一戰,就損失了漢朝10萬多匹馬,而當時漢朝經過了漢初到漢武帝時期的100來年的積累,好不容易全國才積累出了14萬匹馬,這一戰的損耗就可想而知了;最後,衛青、霍去病作戰的時候,士兵也確實死傷甚多,不過這點倒不能怪衛青、霍去病,這是因為自古以來遊牧民族從來都是善戰的民族,特別能打,跟一個特別能打的對手作戰,慘重的死傷是在所難免的。

那麼呂思勉先生為什麼要這樣描述衛青、霍去病呢?他們在對匈奴的作戰中,也確實立下了赫赫戰功,也確實打出了精彩絕倫的戰術,也確實為漢朝戰勝匈奴立下了赫赫戰功,難道這些呂思勉先生都不知道嗎?其實呂思勉先生當然是知道這些的,隻是呂思勉先生在《中國通史》的這一章裡,他所描述的並不是衛青和霍去病,而是漢武帝,整篇下來一共3992字,其中涉及到衛青、霍去病的描述隻有177字,他隻是把衛青、霍去病作為一個例子,來否定漢武帝而已。

那麼呂思勉先生是如何否定的漢武帝呢?我們結合第二十八章全文來看,他是這樣說的:

首先在漢武帝初期,漢朝經濟的發達並不是漢武帝的功勞。

漢武帝初期漢朝經濟的發達,是自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初期的大約70年的時間裡,漢朝的皇帝,尤其是文帝和景帝時代實行休養生息積累下來的結果。

說白了,在很長一段時期裡,漢朝就是不折騰,即不發動大規模戰爭,也不搞大型土木工程。

在面對北部邊患匈奴問題的時候,漢朝一般就嫁個公主過去和親,當匈奴進攻的時候也多是防守為主。

在這樣的政策下,經過幾十年的繁衍生息,自然就能積累出相當的財富。

根據史書記載,在漢武帝剛登基的時候,當時漢朝糧倉裡的糧食早就堆滿了,以至於都溢了出來,倉庫裡存放的錢由於長時期不用,串錢的繩子都爛了。

其次,漢武帝時期,實際上是民不聊生的時期。

漢武帝對民力就過於濫用,自從他發動了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後,國庫裡的錢很快就用完了,為此他就重用了精於財政的桑弘羊,而桑弘羊實行的政策就是擴大壟斷經營,比如將鹽、鐵、酒等商品全部收為國營,漢朝政府從中大發橫財,卻對民間造成了巨額的財富掠奪。

後來隨著戰爭規模的日益擴大,即便是用光了漢初幾十年的所有積蓄,即便是搞了國有專營,也仍然無法維持戰事的進行。

於是漢武帝就喪心病狂地搞起了算緡和告緡。

所謂算緡,就是要老百姓交財產稅,由個人自行向官府申報,你有多少財產,就按一定的比例繳稅。

這個政策推行後,人們一般不願上報自己的真實財產情況,於是漢武帝就搞了告緡,即任何人都可以檢舉揭發他人瞞報財產的行為,只要行為屬實,被告人的財產就會全部被官府充公,而告發的人則可以得到被告人一半的財產。

此令一出,頓時天下告緡的人就絡繹不絕,一番折騰下來,整個漢朝的中產階級幾乎全部破產,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者比比皆是。

可以說,在漢武帝時期,漢朝百姓的生活非常地困苦,根據《漢書》記載:

『承孝武奢侈餘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師出三十餘年,天下戶口減半』。

也就是說,漢武帝跟匈奴打仗打了30多年,導致整個漢朝的人口減少了一半,一個國家在不發生大規模內戰的情況下,人口能減少一半,想想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場景呢?所以呂思勉先生否定漢武帝,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三,漢武帝能有封狼居胥的武功,也並不能說明他的能力有多強。

對於漢武帝的武功,呂思勉並沒有否認漢武帝在武功上取得的成就,隻是他認為漢武帝能取得這些成就並不是因為漢武帝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當他繼承漢朝的時候,漢朝的國力本就遠遠超過了匈奴,只要是一個稍微明智一點的君主,拿著當時的漢朝,都能打敗匈奴。

在軍事上,漢武帝其實犯下了很多的錯誤,他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任人唯親,也就是呂思勉先生在文中提到的『椒房之親』,前期用衛青和霍去病,隻能說是漢武帝運氣好,碰上有兩個能力非常強的『椒房之親』,可他卻把『椒房之親』的思路一直沿用了下來,後期就用了個草包的『椒房之親』李廣利,而李廣利的無能就給漢軍帶來了極為重大的損失。

比如出征大宛的時候,帶著6萬多人和3萬匹馬出征,回來的時候隻剩下了1萬多人和1千多匹馬。

到了後來,李廣利還帶著7萬多漢軍投降了匈奴,這都是漢武帝喜歡重用『椒房之親』的後果。

最後,漢武帝其實是個好大喜功的皇帝,因為他的好大喜功,就給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針對匈奴的戰爭,其實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以後,就完全可以收手了,因為對於漢朝來說,徹底消滅匈奴是不現實的,除非漢朝能占領整個蒙古高原地區。

而漢朝如果要占領蒙古高原,其實是不劃算的,因為占領成本遠高於占領收益。

蒙古高原自古以來就是個貧瘠的地方,沒什麼經濟產出,而要占領這些地方,就要常年有大量的駐軍,因為占領不劃算,所以一般來說中原王朝都沒有去占領過蒙古高原。

當然,中國史上也有特例,比如元朝占據了蒙古高原,是因為元朝的統治者本身就是蒙古人。

清朝占據了蒙古高原,是因為清朝的皇帝本身就是蒙古人的大汗,清朝入關的時候,是帶著蒙古作為嫁妝入主的中原。

除此之外,其他的王朝都沒有占領過蒙古高原,原因就在於,占領成本遠高於占領的收益,而元朝和清朝對蒙古的占領,基本沒有什麼占領成本,對蒙古地區的占據才能一直維持下來。

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後,匈奴已經被漢朝徹底打趴,至少幾十年內也不會向漢朝發動大規模進攻,而到了這個時候,漢朝其實已經民窮財盡,國庫裡幾十年的積蓄沒了,鹽鐵專營的錢不夠用,算緡、告緡也把全天下的中產幾乎全搞成了赤貧。

可漢武帝打了匈奴不過癮,還接著去打西域,前後對西域用兵也持續了幾十年,其中絕大多數的軍事行動都徒勞無功,空耗國力。

所以到了漢武帝晚年的時候,漢朝的情況就接近於秦末了,好在漢武帝醒悟了過來,下了罪己詔,最後的那幾年也不再對外用兵,好好與民休養生息,漢朝的統治這才維持了下來,不然漢朝還真有可能會葬送在他的手上了。

所以總的來說,呂思勉先生在《中國通史》中對衛青、霍去病的描述並不是在否定衛青和霍去病,而是在否定漢武帝,衛青、霍去病隻是被他作為一個例子,來論證了他否定漢武帝的能力而已。

因為呂思勉描述的並不是衛青和霍去病,所以對於《中國通史》中的這段描述,我們也不能看做是呂思勉先生對衛青和霍去病的評價,因為作為一位學者來說,如果要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就不可能隻說這個歷史人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視了其他的方面,如果呂思勉先生要寫一篇文章來評價衛青和霍去病的話,那他就會把這兩人好的方面也說,不好的方面也說,綜合起來評價這兩人。

綜合把握全文的觀點,是我們讀《中國通史》這樣專業性歷史文獻的方法,不能隻取扣其中的字眼或是斷章取義,而且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的話,即便是斷章取義的內容,呂思勉也不是在否定衛青和霍去病。

最後,我們要明白的一點就是,事實陳述不是在否定一個人,只要陳述的事情符合事實,那就是事實陳述。

如果呂思勉先生寫了一篇對衛青和霍去病專門評價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隻有對衛青、霍去病不好方面的事實陳述,而沒有對他們做的好的方面的事實陳述,或者說,對衛青和霍去病有功勞的地方說的不全面,或是有過的地方說的不全面,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才能說呂思勉先生對衛青和霍去病的評價有失偏頗,或者說,他的評價是不夠客觀、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