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煞費苦心設計的托古改制,最終被證明是完全失敗了。
他本意是想造福萬民,結果卻是害慘了萬民,而歷史是無情的,社會實驗不像科學實驗,失敗了就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
王莽並不知道,在一片反對聲之中,歷史已為他掘好了墳墓。
其實王莽發現自己改制失敗後,也想過轉移國內矛盾,遂發動了對外戰爭,不僅發兵二十萬,攻打西南夷,還募兵三十萬,六路進攻匈奴,如此既可將大批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耗費在邊疆去除其造反之可能,又可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豈不妙哉?王莽被自己一石二鳥的天才戰略陶醉了,於是下令前線將士,此役必將胡人盡數遠驅至西伯利亞,然後將其國土人民分為十五份,立呼韓邪子孫十五人皆為單於,謀采『以夷制夷』、『分而治之』之策,將匈奴徹底瓦解消滅。
好強的氣魄,好大的志向,可惜是志大才疏,大言不慚。
這種連武帝、宣帝都做不到的宏大功業,王莽卻勉強去做,當然隻會將這個已被他折騰的傷痕累累的帝國,再置身於刀山火海之中,促其崩潰。
更搞笑的是,王莽非要等三十萬大軍到齊了再出征,以示軍威,導致先到的軍隊在邊境閑置了一年多,虛耗錢糧,騷擾地方,等到大軍終於到齊了,王莽已完全供養不起,有些兵痞就開始調轉槍頭大肆劫掠邊境百姓,百姓們受不了隻好拋棄家園,離鄉背井,流落山野,大批餓死。
結果這場對匈戰爭一直持續了四年多,每年都要揮霍掉全國半數的gdp,卻一次正經仗都沒打成,這就是個維護天朝顏面的無底洞,何苦來哉?而另外一邊,攻打西南夷的軍隊也遭遇了大規模瘴疫,損失慘重。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民選』皇帝,庸眾多年狂熱的頌歌已將王莽造就成不可一世的妄人,他蠻橫專斷,愚妄昏庸,他本想將人間變成天堂,結果卻將人間變成了地獄。
天鳳元年《公元14年》,王莽無奈召回了各路大軍,轉用國內平亂。
原來,上天連半點試錯的機會都不肯給王莽,在接二連三的人禍之後,馬上就是此起彼伏的天災,這成為了壓彎王莽新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場巨變終於呼嘯著席卷而來,整個世界徹底瘋狂了。
在王莽稱帝後的第三年和第五年《公元11年,13年》,黃河接連決口、改道《由天津入海口變成了山東入海口》,沿河各郡又爆發蝗災,百姓餓死淹死無數。
這一次百年未遇的大洪災,對黃河下遊齊魯地區的農業,無疑是致命性的打擊,很多難民在其後饑餓難忍,便而走上了遊蕩搶掠之路。
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四月霜降,凍死了沿海各郡很多莊稼,接著北方緣邊又爆發了大饑荒,人相殘食,疾疫大興,百姓流離失所,從四面八方湧入關中的流民達數十萬,啼饑號寒之聲震撼宮闕。
次年,邯鄲以北降下大雨,水深數丈,又淹死數千百姓。
再次年,關東地震,又大雨雪,雪深丈餘,農作物盡皆枯死。
天鳳四年《公元17年》,帝國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可怕的旱災加蝗災,其面積之廣,其災害之甚,讓幾乎整個中國的農業瀕臨癱瘓,最嚴重時洛陽以東的糧價竟暴漲至一石兩千錢,這樣老百姓們再也沒有活路了,於是全國各地都陸續爆發了流民起義,這些流民剛開始並沒有什麼政治目標,更沒想過要改朝換代,一切的一切,隻是為了緊抱成團,四處打打秋風,混一口飯吃活下去罷了。
而對於這些聚眾為亂的流民,王莽一開始卻不想大舉鎮壓,他畢竟是個飽讀詩書的皇帝,心中自有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他很清楚沒有百姓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當強盜,這一切都是被那該死的災荒給逼的。
所以王莽立刻派出了使者,去各地發放救濟糧,表示要赦免這些作亂的災民,要求他們回歸田裡。
。
然而王莽錯了,災民們最怕的其實不是災荒,而是如狼似虎的官府。
有了災荒不要緊,只要官府援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再大的困難也能挺過去。
然而這年頭官府比災荒還狠,不僅不幫大家災後恢復生產,反而使著勁兒的橫征暴斂,魚肉百姓,甚至對已被赦免歸鄉的流民秋後算賬,打擊報復。
王莽發下來的那些救濟糧,也大多被他們雁過拔毛,根本到不了災民手裡。
更可恨的是,有些貪官竟然截留了救濟糧到市場上高價去賣,把這些錢當成自己的省錢政績,結果居然被『賜爵封城』。
大家於是看透了新莽朝廷,對官府不再抱有幻想,不如繼續遊蕩、繼續戰鬥,這樣就算死也死個自由快意。
為什麼官府會變得如此兇狠呢?要知道自宣帝以降,朝廷一向以德選官,官員們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何況是搞得這樣喪心病狂。
其實這一切還是王莽自己造的蘗,原來就在綠林起義的前一年,王莽為改革財政,制定了一個非常繁瑣且根本無從核算的薪俸制度《按地方的年景收成好壞浮動》,導致財政部門非常暈菜,最後竟被逼無奈停發了所有官員們的俸祿,大家夥無以為生,當然也隻好從百姓身上下手,這又能怪誰呢?
而王莽對自己導致的吏治敗壞不但不反思,不去出臺一種更有效手段來進行監督整風,反而更加亂來,居然開始追查起自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四十多年以來所有貪污致富的官員,沒收其財產的五分之四,有的官員早就死了也不放過,父債都要子償,並命令下級揭發上級、仆人揭發主人。
這一下掀老底掀的太狠,官員們狗急跳墻,竟變得更加瘋狂了,瘋狂的欺上瞞下,與王莽做對。
這可真是不怕流氓有理想,隻怕有理想的皇帝耍流氓,折騰的天下的官員和百姓都變流氓,這個世界就悲劇了。
然而在出了這麼多的問題後,王莽竟仍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他還總以為百姓作亂,乃是賤民的劣根性發作,不然自己派了那麼多官員,發了那麼多救濟糧,還如此仁慈的赦免了他們的重罪,他們怎麼會完全不領情仍要造反呢?如此之猖狂刁猾,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其運不久,其罪當誅也!於是他看著面如土色的滿朝文武,大吼道:慌什麼?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微弱熒火,還敢與日月爭輝?賤民無知,且看我新朝大軍一至,群盜轉瞬覆滅!
讓沒有半點社會實踐卻又心比天高的讀書人做皇帝,結果就是這樣,可悲,可憐,可嘆。
就在王莽下定決心要清除各地流民的時候,齊魯地區的赤眉軍又起義了,而且聲勢更大,波及更廣,王莽聞信,徹底傻眼。
赤眉軍的首領叫樊崇,字細君,瑯琊人,他生性勇猛善戰,是流民中少有的軍事人才。
所以當天鳳五年《公元18年》青州、徐州一帶黃泛區爆發大饑荒,樊崇振臂一呼,各地紛紛響應,很快竟聚集起一支數萬人的部隊。
與綠林等好漢不同,赤眉流民由於受災最重,故其反抗性與戰鬥力最強,各地官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並且,赤眉軍之所以稱赤眉,是因為他們把眉毛染成了紅色,而漢為火德,尚赤,這些流民顯然認為自己是捍衛先朝的戰士。
看來,這已經不是一支單純的流民武裝了,而是極具政治意味的反動軍隊,這讓王莽非常頭疼,恐慌,乃至瘋狂。
還是那句老話,上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地黃元年《公元20年》,王莽聽說上天有『土功』之象,乃下令拆除漢之建章宮及上林苑中的承光宮、包陽宮等十餘所宮館,圈地一百頃,要在這裡修築『黃帝太初祖廟』等九座宏偉的宗廟,祀王莽的九位先祖《王莽宣稱他乃黃帝直系後裔》,以祈求祖宗的神靈為他降福消災。
為了能快點消災,王莽不惜賣官鬻爵、耗費巨資,逼著工匠冒大雨日夜趕建,結果福沒來,災沒去,卻先逼死累死了民工一萬多。
這可真是天怒人怨,人心思漢,四處都有百姓在暗地裡詛咒王莽。
他們搜腸刮肚,極力從自己腹內的些許墨水中,尋求著自以為最惡毒的詞語。
但是王莽仍然一臉無辜,他還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讓天下人這麼恨他。
地黃二年,王莽皇後病逝。
緊接著,王莽的太子王臨因與宮中侍女原碧私通,恐事發,欲謀反《王莽亦有與原碧私通》,事未舉,即遭王莽逼死。
是月,他另一個兒子王安與兩個孫子又相繼病死。
十數日間,宮中先後五喪,當夜幕降臨,王莽常一個人孤絕的坐在那嗜血的皇位上,隻覺心中寂寥愁苦、寂冷空茫,不由掩面號哭,淚如雨下,悲憤成狂。
王莽是個大公無私的人,他總共隻有六個兒子,卻有三個兒子,還有一個孫子、一個孫女和一個侄子,是因為違反法令而被他逼死。
而他的老妻皇後也正是因此哭瞎雙眼、含恨而死的。
然而王莽悲則悲矣,卻從不後悔、也從不動搖,這大概就是一個偉大的改革者所必須經歷的苦難與必須付出的代價吧。
這冷漠的世道,這人心的不古,你們怎能理解朕心中的勇敢、慈悲與大道?五百年乃有聖人出,千年前的聖人是周公,五百年前的聖人是孔子,當今的聖人便是朕!所以沒關系,只要能再造夏商周的黃金時代,重現那遠古大同的榮光,抵達儒家的理想世界,朕可以犧牲包括朕在內的任何人的生命,無論是誰擋住了這條路,都必須死!
想到這兒,王莽終於振作起來,他派人毀壞了漢武帝和漢昭帝的帝廟,把子孫們分別安葬在裡面,並遍遣謁者,分行天下,博采美女一百二十人納為後妃,為此這位六十八歲的老翁還特意染了須發,強做年少,準備臨老入花叢再做一百二十次新郎,以證明自己仍能,無所不能!與此同時,王莽也終於派出了兩支正規軍,分別前去鎮壓流民武裝中最大的兩股力量:赤眉、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