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霍去病,漠北大戰時衛青戰績不佳,全因李廣拖後腿嗎。《網路歷史》

漠北大戰是漢軍和匈奴之間的全面決戰,這場戰役改變了漢匈之間的力量對比。

通過漠北大戰,漢軍消滅了匈奴的部分主力部隊,迫使匈奴北遷到漠北地區生活,再也無法對漢朝構成直接威脅,漠南再無匈奴王庭。

然而,仔細分析漠北大戰的戰果就會發現,衛青的戰績不如霍去病。

霍去病在漠北決戰中殲滅左賢王部7萬多人,還乘勝追擊敵軍到狼居胥山『封狼居胥』,成就了中華武將的最高威名。

而衛青僅僅是殲滅匈奴單於的本部部隊2萬人,匈奴單於最後逃跑。

雖然漢軍漠北大戰的整體戰果以漢軍的勝利而告終,但衛青的戰績卻不如霍去病,這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確切的說,漠北大戰衛青戰果不如霍去病的原因和李廣有直接關系,但李廣的失利不是衛青戰果不如霍去病的唯一原因所在。

上圖_ 西漢 匈奴版圖

第一,霍去病身邊的參戰將領比衛青身邊的將領優秀很多。

根據相關資料介紹,漢朝朝廷給霍去病配備的將領有路博德、趙破奴、趙安稽、李敢等人。

而衛青身邊的將領有公孫敖、公孫賀、曹襄、李廣等將領。

大兵團作戰除了主帥的優秀,底下的將領也得體現出其軍事才能。

上下一心才能完成朝廷交給的作戰任務。

上圖_ 路博德《生卒年不詳》,西河平州《今黃河晉陜峽谷兩岸》人

路博德為漢武帝時期快速成長起來的名將,除了參加漠北大戰,路博德還參加了平定南越叛亂的戰鬥。

路博德是一位善於進攻作戰,善於捕捉情報,又善於協同,能在南北方相差很大的環境中實施作戰的優秀將領。

漢武帝加封路博德六百戶就是對路博德作戰的認可。

趙破奴屬於漢軍的『晚輩名將』,起步晚但成長較快。

趙破奴從小在匈奴流浪,對匈奴的情況是相當熟悉的。

而趙破奴作戰和霍去病一樣,善於孤軍深入打偷襲作戰,膽子大作戰指揮經驗豐富。

是霍去病身邊一位優秀的將領。

趙安稽就是匈奴人,為匈奴的王爺。

自然比漢軍更熟悉匈奴的各個情況。

那麼在漢軍進攻匈奴的作戰中,霍去病身邊的趙安稽實際上起到了向導的作用。

李敢作戰勇敢。

漠北大戰中,李敢以校尉的身份跟隨漢軍出征匈奴,在決戰中奪左賢王鼓旗,斬首或多。

被封為關內侯。

而且李敢作戰和霍去病一樣,善於孤軍深入以少勝多的打敗敵人。

有這些如此優秀的將領《包含熟悉匈奴人情況的趙安稽》在霍去病周圍,霍去病的將領團隊幾乎是完美無缺了。

上圖_ 衛青《?

—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

衛青身邊的將領情況完全不同。

公孫敖和公孫賀不太會指揮漢軍打仗。

比如公元前121年,公孫敖和霍去病一起進攻匈奴,結果公孫敖的部隊迷路了,最後被判處死刑,繳納贖金後成為平民。

公孫賀的情況和公孫敖類似。

公孫賀多次以左將軍的身份和衛青一起打匈奴,但也沒有立下戰功。

而李廣的情況就更糟了, 公元前129年,李廣的部隊在對匈奴的作戰中差點全軍覆沒。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領10多萬漢軍出朔方,漢軍兵分多路進攻匈奴。

漢軍最終的戰果是斬首匈奴5000多人,但李廣沒有戰功。

公元前121年,李廣的部隊和張騫一起出右北平進攻匈奴,在對匈奴的作戰中,李廣部損失4000多人。

而同一年的霍去病在兩次河西之戰中已經殲滅匈奴4萬多人。

曹襄為曹參的後代,曹襄沒有特別突出的戰果,導致其在史書上幾乎成為透明人。

對比分析就會發現,霍去病身邊的將領都適合孤軍深入的進攻作戰,敢於打以少勝多的作戰,作戰勇敢且經歷豐富。

霍去病身邊還有個趙食其起到向導作用。

而衛青的將領團隊的軍事才能就遠不如霍去病身邊的將領的軍事能力。

上圖_ 西漢對匈奴的 漠北之戰

第二,衛青和霍去病的對手有很大的差別。

衛青的對手是匈奴伊稚斜單於的嫡系部隊,伊稚斜單於身邊還有原先投靠漢軍,後來背叛漢軍回到匈奴的熟悉漢軍情況的自次王趙信給出謀劃策,這使得衛青要面對的匈奴嫡系部隊實力強勁。

趙信的存在讓匈奴嫡系部隊比左賢王的部隊更加熟悉漢軍的武器和戰術,這就進一步提升了衛青部隊的作戰難度。

而霍去病的對手是作戰實力相對低一些的左賢王部。

從具體的實戰中也能看得出來,霍去病部擊殺左賢王部猶如『牛刀殺雞』,在漢軍的連續打擊下,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沒,7萬匈奴人成為了霍去病的刀下鬼。

而衛青和匈奴嫡系部隊的作戰過程反復,匈奴單於出動精銳騎兵沖擊衛青的防線,被衛青命令漢軍用武剛車構築的陣地所打退。

衛青指揮騎兵分兩翼包抄匈奴單於,單於在衛青部隊的追擊下最終逃走。

衛青的對手強於霍去病的對手,造成了衛青戰果不如霍去病情況的出現。

上圖_ 武剛車,古代戰車名,它出現於漢朝

第三,霍去病的指揮風格更易在漠北大戰中立功。

分析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將領的指揮風格會發現,漠北大戰給霍去病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衛青屬於漢軍中的帥才將領,適合指揮多位將軍一起參戰,穩紮穩打。

但一旦碰到相對惡劣的作戰環境,衛青基本是求穩而勝。

這一點可以在衛青的漠北大戰表現出體現的相當明顯:衛青將武剛車排成陣列,命令部隊防守反擊匈奴,這就是一種求穩的指揮風格。

而霍去病作戰則喜歡孤軍深入,以奇襲或特種作戰的方式去消滅敵軍。

那麼在漠南之戰斬殺2028名匈奴人,兩次河西之戰殲滅4萬多匈奴人和漠北決戰中,我們都能看到霍去病率領軍隊孤軍深入直接主動進攻匈奴人的一系列戰例。

上圖_ 西漢對匈奴的 漠南之戰

第四,李廣在衛青將領團隊中起到了拖後腿的角色,導致衛青部和匈奴單於本部的決戰出現了一個非常致命的遺憾:漢軍沒能活捉或擊斃匈奴單於。

衛青的部隊出塞後俘虜了匈奴兵,從匈奴俘虜口中得到情報:匈奴單於沒有將部隊部署在東部地區,而是聽從趙信的建議,將糧草部署在大漠。

在趙信看來,漢軍主力如果越過大漠必然是人困馬乏,進攻匈奴的難度大概率會增加不少。

為了應對匈奴部署的變化,原先打助攻的衛青成了主攻選手,衛青知道自己的部隊不如霍去病精銳。

所以衛青做出了正確的戰略部署:衛青部越過大漠和匈奴部隊的主力決戰,李廣負責支援衛青部隊,作為增援部隊配合衛青部決戰。

上圖_ 李廣《?

-前119年》

衛青的考慮很妥當,這是因為李廣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

一旦讓李廣擔任主攻,漢軍衛青部的作戰大概率會以失敗而告終。

而衛青對匈奴作戰的經驗非常豐富,李廣擔任助攻很合適。

這可以滿足李廣立戰功的願望,也能讓保證漢軍的整個勝利。

但李廣這邊貪功心切,反對衛青的作戰部署。

李廣主動找到衛青,希望能承擔前鋒進攻重任,直接和匈奴單於的主力決戰。

衛青拒絕了李廣的請求,李廣一肚子氣,非常不服氣的執行衛青下達的作戰任務。

李廣和趙食其帶著部隊出發了,衛青和匈奴單於主力展開決戰。

漢軍遠道而來,難以正面進攻以逸待勞的匈奴部隊,衛青命令部隊將武剛車圍成了一圈保護漢軍將士,和匈奴反復激戰。

此時的衛青焦急的等待著李廣的消息,希望李廣和趙食其指揮的漢軍能及時趕到,和漢軍主力會和決戰匈奴。

上圖_ 漢朝出土的騎兵俑

但衛青失望了,李廣和趙食其的部隊在漠南地區迷路了。

由於缺少匈奴向導和缺少大兵團行軍作戰指揮經驗等原因,李廣的部隊始終沒有找到匈奴,沒有和衛青的部隊會合。

缺少李廣的直接支持到位,衛青部隊沒能活捉匈奴單於,成為了漠北決戰中一個非常巨大的遺憾。

衛青從前線返回後,才碰到了李廣。

李廣的指揮和進攻失誤,給衛青的作戰帶來了相當嚴重的惡果。

雖然後人為『李廣難封』而惋惜,但不得不承認一點,李廣是一個優秀的軍人,卻不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型軍官。

而要想在漢朝軍工爵制度的背景下不斷地上升,就一定要把自己培養成為專業的指揮型軍官,帶領全軍將士一起打仗,而不是隻顧個人的軍事才能提升。

這是李廣本人軍事生涯的一大遺憾。

上圖_ 霍去病 西征雕像

綜上所述,漠北決戰衛青戰果不如霍去病,李廣的失敗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但非唯一的原因。

衛青將領團隊能力強、衛青和霍去病指揮風格的差異和戰場對手的不同這一系列原因,讓衛青在漠北大戰中的戰果不如霍去病。

作者:孫毅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你一定愛讀的中國戰爭史•西漢》 小溫侯 臺海出版社

[2]《從漢匈戰爭當中認識真實的李廣》 廣西民族大學 楊寧寧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第5期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