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知道英佈最後因為叛亂,直接被劉邦給滅了,卻不知他這個人一直以來就很膚淺,根本成不了大事。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英佈這個人。
話說隨何奉了漢王劉邦的命令,前去了九江,九江王英佈,便把他安排在
一個客舍,連著三天,都不想要召見他。
隨何也知道英佈是啥意思,就給太宰說:
『我是奉了漢王之命來的,現在已經在這呆了三天了,大王卻一直不想見,我知道你們大王的意思,不就是現在楚強漢弱,正在猶豫不決嗎,但為啥不先跟我見面,聽我說道說道,要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就聽我的,要是沒道理,就派人把我們這二十幾個人殺了,提著我們腦袋,還能向項王請賞不是。
你幫我把這些話傳給大王』
太宰將這些話如實說給了英佈之後,英佈才召來了隨何。
隨何坐定後,開口說:『漢王派我前來問候大王,順帶叮囑我來邀請大王,隻是為什麼大王偏偏與楚親近』英佈說:『我曾經是楚王的下屬,跟隨他一起北上舉事,自然會親密』隨何又說了:『大王和楚地位同等,如今卻事楚,不過是看著楚國強大,可以庇佑你。
但是當時楚國伐齊,項王親率軍隊身先士卒,按理說大王應該親自率領部隊,與他一同,你卻隻派了四千人前往,難道你說的向楚稱臣,隻是這麼敷衍的嗎?
而且項王在齊地遇難,著急等待救援,大王你離得最近,卻不出兵相救,坐等戰敗,你既然已經自己托給楚國,卻這樣幹,覺得合適嗎?
大王雖然名義是歸附楚國,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要是哪天項王追究起來,前來討伐,大王想過怎麼辦嗎?
』
英佈聽完,也不說話,隨何又接著說:『大王覺得楚國強盛,反過來肯定覺得漢比較弱了,其實楚國雖然強,但天下都很記恨他,沒有多少人服他。
項王殺了義帝,背棄盟約,如此的不道義。
現在漢王召集眾諸侯,一起討伐他,各諸侯團結一致,一起抵抗,終會敗的。
而大王現在不響應諸侯聯合漢王,反而跟背義的項王走的這麼近,楚自己都自身難保,怎麼庇佑你呀?
但大王現在要是反向漢,到時候項王必定攻過來,大王以九江的兵馬拖住項王數月,要分封諸侯,到時候 九江還是大王你的。
相反,要是你現在還是這樣,恐怕楚還沒亡,九江先要保不住了,項王因著之前的事情,還要來找你麻煩,搞得你左右不是人』隨何句句點到英佈心裡,自然被他說動,把他叫到身邊來說:『我願意隨了漢王,隻是這幾天先不要說出去,等過幾天,我自會宣佈的』
然後,隨何又回了客舍。
等了好幾天都不見回應,隨何便托人打聽,才知道楚使來了,催著英佈出兵。
英佈隻是讓專人好生伺候楚使,不見任何回復。
一日楚使前去見英佈,再次催他趕緊出兵,不過這次隨何直接進來,就說:『大王已經歸漢了,為什麼還要為楚出兵』英佈本來還想隱瞞,卻被隨何一句話說了出來,瞬間失色。
楚使看著情況不對勁,趕緊往外走。
隨何給英佈說:『現在已經說出去了,就不要再讓楚使逃走了,索性殺了他,直接幫助漢來攻打楚國,也就不要再耽誤了』英佈現在也知道,都已成定局,不得不這樣了。
就命人殺了楚使,宣告眾人,跟楚以後再沒有關系,跟漢聯合,一起伐楚。
這個消息傳到項羽那,直接把他給氣炸了,帶著兵,就朝著九江打過來。
英佈趕緊迎戰,之前好幾場都打的平手,僵持了一個月之後,楚軍越來越多,英佈就扛不住了,吃了敗仗,沒辦法棄了九江,跟著隨何投奔漢王了。
得到劉邦的召見,隨何領著他去了,隻是劉邦根本就不在大廳,而是彎彎繞繞,來到內室,漢王正在洗腳。
英佈一看這種場景,心中有點小後悔,而且劉邦對他也不是很關系,隻是客套的問候了幾句,就讓他們退下了。
英佈越想越懊惱,覺得還不如死了,看見隨何出來,就給他說:『都怪我聽了你的話,現在後悔的不行,還不如死了得了』說著就開始拔劍,隨何趕緊阻止,問他為啥這麼幹。
英佈說:『我大大小小也算一個王,到了這,漢王對我的態度還不如一個仆人』隨何說:『漢王是喝了酒還沒醒,才這樣的,你先不要著急』
正說著,已經有侍者過來,請英佈前往他的住所,態度那叫一個好,英佈收起了劍,跟著去了。
到了地方,隻見管中佈置的很華麗,還安排了很多侍人,一個個見了英佈跟見了主子一樣的,這讓英佈很滿足,再加上張良陳平等人早就在那裡等著他了。
然後一晚上美酒美人,早就把英佈之前想死的心笑沒了。
到了第二天,進宮拜謝漢王,劉邦一改昨日的態度,變得非常熱情。
英佈一下就覺得很不錯,當面就說,要誓死效忠漢王。
漢王隨後就命英佈出些散兵,一起抗楚。
英佈不久就將自己在九江的舊部給招來,還讓他們把家眷也遷來。
過了好幾日,舊部來了有幾千人,但是唯獨沒有看見他自己的妻女,一問才知道,是被項羽全部殺了。
瞬間英佈悲憤起來,去找漢王,說自己要為家人報仇。
漢王一聽自然高興,項王把事情做的這麼絕,剛好英佈也更加死心歸漢。
便派了幾萬人,讓他前往伐楚。
縱觀英佈,他就是一個小人,一天患得患失,就因著隨何三言兩語就要背楚歸漢。
見了漢王,小小的怠慢了他,就要自殺。
然後到了館舍,看見受到了款待,又變得十分欣喜,忘了之前的待遇,可見他的志趣真的是上不了臺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