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用『鑿空』二字表達對張騫的敬意,由此張騫成為比西方馬可·波羅、哥倫佈還早一千多年的旅行家,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一帶一路』現在很火,不管是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都留下中國人奮力開拓的影子。
沒有哪個時代,能像現代一樣將世界變成一個村子一樣進行交流。
中國並不是一個固步自封的國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一個叫張騫的人,就將目光瞄向了遙遠的西域。
要知道,那個時候交通不便,全靠兩條腿丈量道路,最多騎上一匹馬。
因為有了張騫,中國人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西方還有諸多大國,萬裡之遙的歐洲『大秦』是與中國並肩的西方大國。
司馬遷用『鑿空』二字表達對張騫的敬意,由此張騫成為比西方馬可·波羅、哥倫佈還早一千多年的旅行家,
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
絲綢之路最初的目的並不是和平,而是戰爭
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是一條和平之路,貿易之路。
但當初張騫開辟『絲綢之路』,卻不是為了和平,而是戰爭。
而且,這場戰爭是漢武大帝欲發動的戰爭。
漢朝剛建立時,並不太平,北方受到匈奴的嚴重威脅。
漢高祖劉邦乘戰勝項羽之威,欲一舉消除匈奴之患,令他沒想到的是,堂堂的漢朝竟不是匈奴的對手,漢高祖劉邦差點被活捉,要不是使美人計令匈奴退了兵,漢朝的國運落到什麼樣還挺難說。
『白登之圍』嚇壞了劉邦,於是漢朝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和親』政策,漢朝的公主嫁給匈奴單於,實際上是屈辱的產物。
經歷了文景之治,漢朝的國力逐漸強盛起來,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再也忍不下去了。
他決心用武力抗擊匈奴,不再忍受『和親』之辱。
當漢武帝打聽到西域有一個大月氏國和匈奴也是仇敵時,一個計劃在漢武帝的頭腦中誕生了。
他決定聯合大月氏,南北夾擊,一舉解決匈奴之患。
也就在這個時候張騫主動報名執行這項計劃,成為那個時代漢朝的英雄。
張騫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他以一個親漢的匈奴人堂邑父做向導,一百餘人的隨從,浩浩蕩蕩地向西進發。
結果,剛進匈奴境內,就被匈奴兵俘虜了。
幸運的是,張騫並沒有被匈奴人殺掉,也不知匈奴人動了哪門子善心,還給張騫娶了妻,生了子,試圖將這位漢朝英雄同化為匈奴人。
張騫這一呆就是十年,但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漢朝,時時刻刻牢記著他的使命,終於有一天,趁匈奴人放松戒備時,他和堂邑父逃出匈奴,向更遠方的大月氏進發。
但十年後的大月氏,已與十年前的大月氏國情不同,國王換了,國力弱了,再也不想打仗,不想報仇。
他們被匈奴人打怕了,哪怕跟強大的漢朝合作都不敢嘗試。
張騫無奈隻好返回漢朝,但倒黴的是,路過匈奴的時候,他再次被俘虜,這一呆又是一年。
一年之後張騫逃出匈奴時,離他當初離開長安已過了十三年。
完勝匈奴,立首功的不是衛青、霍去病,而是張騫
張騫雖然沒有完成聯合大月氏的任務,但卻給漢武帝帶來了西域諸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征,那個時候,隻有勢力范圍,沒有象現在這樣的國與國之間明確的國境。
而且漢朝自詡為天子之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張騫的介紹令漢武帝開擴了眼界,原來除了漢朝以外,西方還有那麼多國家。
萬裡之遙的『大秦』國,也就是歐洲歷史上的古羅馬帝國,是與漢朝並駕齊驅的大國。
漢武帝開疆拓土的雄心,被張騫激發出來。
可以說,漢武帝下定決定主動進攻匈奴,除了一雪前恥、不再執行和親政策以外,開疆拓土之心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激發漢武帝這一雄心的,就是張騫。
天下之大,沒有哪個皇帝嫌領土少的,後來的成吉思汗,派四個兒子打下了半個多世界,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漢武帝雄才大略,自然也不例外。
而匈奴人是漢武帝解決的第一個目標而已。
張騫雖然沒有完成聯合大月氏的使命,但他帶回來的信息成為漢朝了解匈奴的最好情報。
兵馬未動,情報先行,沒有好的情報,不知彼知己,是很難打勝仗的。
可以說,沒有張騫帶回來的匈奴及西域諸國情報信息,衛青、霍去病要想打勝仗,也是困難的。
衛青、霍去病能大敗匈奴,立首功的不是別人,正是張騫。
無心插柳柳成蔭,張騫因絲綢之路成為和平大使
張騫曾經三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十三年,當了匈奴的十年俘虜,但了解了西域諸國的風土人情。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教訓,漢武帝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目的有兩個,其一是使與匈奴國有矛盾的烏孫國重歸故地,以斷匈奴國右臂;其二是宣揚大漢國威,使西域諸國臣服漢朝。
這一次張騫的團隊更加龐大,有三百多人,金幣絲帛無數以及牛羊萬頭之多。
這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仍然沒有完成烏孫國回歸故地的任務,但其副使訪問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宣揚了大漢國威。
第三次出使西域,漢武帝是聽從了張騫的建議,開拓西南諸國。
漢武帝派張騫從四川出發,試圖走青海、西藏、雲南線到達『身毒』,也就是古印度。
這次張騫也沒有完成任務,派出的隊伍並沒有到達印度就無功而返。
張騫三次出使西域,都沒有完成漢武帝交給他的任務,給衛青、霍去病當向導掃平匈奴,有一次還誤了時間,結果被廢為庶民。
但他出使西域的意義遠遠大於漢武帝交給他的任務。
張騫的一生,都在鑿空西域的路上,三次出使遊歷的國家達到三十多個。
因為有了張騫,中國才知道了除中國外的西方諸國。
因為有了張騫,中國的絲綢、陶瓷等源源不斷地銷往西方,因此中國又被西方諸國稱為『賽裡斯』國,中國人又被稱為賽裡斯人,賽裡斯就是絲綢的意思。
而西方的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也流向了中國,張騫無心插柳柳成蔭,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婆』,雖然他出使是戰爭的目的,因為西方諸國的臣服,他反而成為『和平大使』。
許多國家因為張騫向漢朝示好,漢朝的影響因張騫而遠播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