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分別取四個大氣名字,中國至今仍在受益。《網路歷史》

萬裡長城是秦始皇留下的曠世之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抵禦匈奴敵騎,要知道秦始皇可是一統六國的始皇帝,但面對匈奴這樣的強敵他卻選擇了保守戰,可見匈奴之強悍。

即使是漢初時期,匈奴的鐵騎仍然頻繁騷擾邊境,前幾任漢帝都不得不選擇和親以求安寧。

直到漢武帝時才打破了這種屈辱的和親政策,派霍去病一連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分別取四個大氣名字,中國至今仍在受益。

張騫出使西域

劉邦建立漢朝後,雖然中原一帶得到了統一。

但在抵禦外敵方面,他確實是鞭長莫及,有名的『白登之圍』事件,讓死裡逃生的劉邦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采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

到了漢武帝時期,經過幾任皇帝的休養生息,漢朝的國庫日漸充盈,國防實力也開始強大起來。

好在漢武帝活得夠長,也好在張騫不辱使命,歷盡十三年磨難的張騫終於逃回長安。

他給漢武帝帶來了最新的『情報』信息:張騫將其見聞,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報告,對蔥嶺東西、中亞、西亞,以至安息、印度諸國的位置、特產、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說明。

張騫的『情報』讓漢武帝對西域有了直觀的了解,再加上多年的休養生息,漢室王朝已經完全具備了抵禦匈奴的軍事實力,便開始調兵遣將,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

霍去病出擊匈奴

雖然身為皇親國戚,但霍去病卻是帶兵打仗的猛將,『用兵靈活、註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殲滅戰。

先後兩次進行大規模的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匈奴聖地祁連山』

《漢書》中記載:票騎之出代二千餘裡,與左王接戰,漢兵得胡首虜凡七萬餘人,左王將皆遁走。

票騎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翰海而還。

霍去病這兩次戰役中,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而他本人也被封為『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給匈奴以致命的打擊。

再加上漢室對西域其他小國實施友好親善政策,一時間匈奴的禍患得到了『根治』。

河西走廊的重鎮

河西走廊是甘肅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位於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二百公裡,為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

同是也是各個朝代的兵家要地,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

霍去病攻打匈奴的勝利,是華夏政權第一次占領河西走廊,霍去病所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分別取四個大氣名字,中國至今仍在受益,而這4座重鎮分別就是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又被稱為『河西四郡』。

據史實上記載:漢武帝於公元前121年設立酒泉郡,武威郡;公元前111年設立張掖郡;公元前88年設立敦煌郡。

武威郡自古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極其重視之地;張掖郡是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酒泉郡是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敦煌郡則為盛大之意。

這四郡的名字喻意頗深而被沿用至今,並且成為了西部重要的城市。

小結

看到漢武大帝的文韜武略,不由得想到一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漢武帝用他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了漢室的強大,從根本上解決了匈奴之患,結束了和親的屈辱手段,給匈奴以沉重的打擊,不但換取了邊境和平,而且擴大了漢室的江山版圖。

我們不得不承認,漢武帝在歷史上是實至名歸的千古一帝。

參考資料:《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