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西漢初期,在中央形成專制皇權與以丞相為首的官僚體系的格局,在地方形成中央集權與地方諸侯分權的格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建制度不斷發展完善,皇權專制開始擴張,與相權、地方諸侯的矛盾不斷加深,漢武帝通過巧妙地分割拆分,輕松解決了這兩對矛盾,實現了皇權專制制度的第一次飛躍。
西漢前三代皇帝的集權鬥爭歷程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在政治體系建設上基本繼承秦朝衣缽。
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丞相是政府首腦,統領百官,首任丞相是和劉邦從沛縣起義的同鄉好友蕭何。
在地方與秦朝稍有不同,由於楚漢戰爭的緣故,作為獎賞軍功大臣的手段,劉邦賜予他們很多封地,實行郡國並行制,各地諸侯王享有獨立的軍事、政治和稅收權力。
所以說,西漢初期如同一個股份制公司,劉邦是最大股東,和他共同起事的蕭何、韓信、彭越等人也是這個公司的出資股東。
劉邦處於一個相對控股的地位,而非絕對控股,對於一個君主專制的封建帝國來說,這種現象必然會導致皇權與相權、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
隨著承平日久,這種矛盾也越來越激烈,首先就是劉邦與各地異姓諸侯王之間反目成仇。
在這些異姓諸侯中,韓信功勞最大,且為人傲慢,所以劉邦的矛頭第一個對準韓信,先是利用遊雲夢之際生擒韓信,將其從楚王貶為淮陰侯,而後被蕭何與呂後合謀用計殺死。
隨後彭越、英佈等異姓諸侯王也相繼被鏟除,到劉邦去世前,異姓諸侯王已被消滅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劉氏同姓諸侯王。
同時劉邦立白馬之盟: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劉邦的意圖是通過血緣紐帶來解決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的矛盾。
對於朝堂之上的丞相蕭何,劉邦也不放心,不過蕭何很識趣,通過占地貪污,貶損自我的方式主動讓劉邦抓住把柄,但劉邦的集權手段沒有解決專制皇權的根本矛盾。
到了漢文帝劉恒時期,鬥爭依然激烈,劉恒以外部藩王的身份繼承大統,由於不是嫡長子,再加上開國元老尚在,劉恒想要實現集權更加困難。
他不得不采用更強硬的手腕對付這些經過血雨腥風的『創一代』老股東們。
好在劉恒年輕還有城府,先是掌握中央禁軍,然後打壓周勃,熬死陳平,在地方剿滅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的叛亂。
在劉恒執政後期,老一代元勛貴胄已經凋零老去,皇權不斷穩固,並在與相權的鬥爭中占據壓倒性優勢。
但是地方劉氏諸侯勢力已呈尾大不掉之勢,即便是劉恒殺掉一兩個藩王,也沒能挽回,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勢頭,終於在景帝劉啟執政的第三年爆發七國之亂。
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劉氏七國諸侯公然起兵造反,劉啟任命周勃的兒子周亞夫率兵平叛,經過三個月的戰爭,七國之亂被平定,中央與地方的鬥爭以中央的勝利宣告結束。
此後中央對這些諸侯進行撤並拆分,經此一役,地方諸侯勢力運氣大傷,再無與中央皇權叫板的可能。
經過六十年祖孫三代的努力,到了漢武帝劉徹繼位時,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已不再像漢初時那般激烈。
但只要丞相和諸侯的位子還在,矛盾就依然存在,而且這兩股勢力隨著皇帝能力手腕的強弱,也會出現此消彼長的狀態。
漢武帝即位之初,年齡尚小,以太皇太後竇猗房、皇太後王娡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在朝中有很大影響力。
分別代表兩家外戚的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分別為丞相和太尉,並把持朝政,劉徹也隻能韜光養晦,假裝沉迷於狩獵,尋找機會進行反擊。
削弱相權——抑制元勛外戚,設立內外朝
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後竇氏去世,21歲的劉徹終於得以掌權,為了掌控朝綱,劉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擊朝中的外戚勢力。
隨著竇太皇太後的去世,竇氏家族勢力開始衰弱,劉徹對竇氏也日益疏遠,前131年借灌夫罵座之事而處死竇嬰。
隨著劉徹逐漸掌握朝政,緊接著就罷免太後王娡在朝中的勢力代表丞相田蚡,不給任何人幹涉皇權的機會。
此後,劉徹起用功臣外戚以外的官吏乃至出身微賤之人,如主父偃、公孫弘、張湯等人,並拜公孫弘為丞相,這個公孫弘在此之前不過在山東沿海牧豬。
沒錯,就是牧豬,聽說過牧牛牧羊,牧豬僅此一人,隻不過公孫弘很有學問,而且年齡比較大,在當丞相前已經六十歲了,所以才被征辟到中央。
而劉徹之所以這麼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出身於平民和中低層官僚背景淺薄,無法對皇權施加太大影響,功勛外戚可就不同了,他們背後的復雜政治紐帶是劉徹不願接觸的。
除此之外,劉徹還設立內外朝制度,其中,外朝由丞相領導,是正式的國家政府機構,內朝由皇帝身邊的侍中、給事中、尚書等親信近臣組成。
軍國大事以及政治決策由劉徹和自己的內朝親信完成,然後再交給外朝丞相及政府去具體執行,這樣就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權力。
從分工上來看,內朝擁有決策權,外朝則是執行權,隨著時間的推移,內朝實際上掌握實權,而外朝形同虛設,劉徹通過另立爐灶,直接架空丞相。
同時,劉徹動不動就對丞相免職、下獄、賜死,也極大地貶損相權,終劉徹一朝,丞相作為百官之首的權威已名存實亡,皇權在中央層面的鬥爭取得徹底勝利。
減損地方——拆解諸侯勢力,實行推恩令
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的勢力雖然受到嚴重削弱,但所謂『百足天蟲,死而不僵』
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裡,諸侯王公驕奢淫逸,仗著劉氏皇族血脈,不時違抗中央政令,這一矛盾從文景時期一直延續到漢武帝劉徹。
作為一代強人君主,劉徹絕不允許在大漢境內有不遵從天子權威的勢力存在。
而對於這些劉氏諸侯王,既不能武力消滅,又沒辦法直接取消,要是再來個七國之亂,豈不是破壞消滅匈奴的戰略大計,所以對付這些劉氏宗親,隻能有策略的采取懷柔政策。
前127年,朝臣主父偃上書劉徹,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即由以前的各諸侯所管轄的區域隻由其長子繼承,改為其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
劉徹的這一招堪稱中國幾千年封建史最強陽謀,諸侯王們既明眼能夠看出劉徹的意圖,又沒辦法不執行,因為劉徹成功的從內部分化瓦解地方諸侯勢力。
你諸侯王和嫡長子不樂意,可其他兒子高興啊,如果不遵從劉徹的命令,不用中央出馬,自己就被兒子們收拾了。
所以說推恩令名義上是施德惠,實際上是肢解諸侯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最後,諸侯國被越分越小,轄地僅有幾個縣。
前122年,劉徹平息了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的未遂叛亂,這也是西漢歷史上同姓諸侯王最後的反撲,從此地方諸侯再無與中央皇權對抗的資本。
劉徹完成了對大漢江山的絕對控制,劉氏『公司』從股份制變成個人獨資。
後續
對於歷史,小編深信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對它的適用。
劉徹通過設立內外朝和政治暴力手段廢掉了丞相,但由於矯枉過正,內朝尚書的權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極速膨脹,成為皇權新的威脅。
劉徹在位時期憑借強硬的政治手段可以很好駕馭內朝官員,但他的繼任者就不一定具備這個能力了。
劉徹駕崩後,尚書霍光迅速掌握大權,之後更是廢掉一個皇帝《昌邑王劉賀》,再立一個皇帝《漢宣帝劉洵》,至於丞相更是唯霍光馬首是瞻,霍光可以稱得上古今第一權臣。
另外,由於同姓諸侯已經消亡殆盡,使得外戚勢力失去制約。
而西漢後期的皇帝多年幼弱小,朝廷大權基本為外戚把持,王莽更是將劉氏取而代之,建立新朝,王氏外戚之所以如此猖狂就是因為宗親勢力沒落,無法形成有效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