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中原地區始終都是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周邊的地區則被視為蠻夷,因此中原地區也常常被覬覦,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也成了很多小國家的追求。
例如西漢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在西漢成立之初,他們就在不斷騷擾漢朝的邊境,後來更是舉兵入侵。
直到漢武帝繼位,為了能夠消除邊境的隱患,才開始舉兵討伐匈奴。
這期間出現了不少優秀的將領,例如衛青,霍去病等。
其中霍去病又以『封狼居胥』的事跡,被後世所熟知。
霍去病的事跡,可以說在同一時代的將領中是最耀眼的,18歲初上戰場帶著部隊深入大漠,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冠軍侯,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霍去病抗擊匈奴的功績隻會更高。
19歲時霍去病受命,率領大軍深入匈奴腹地2000餘裡,從匈奴人手中奪回了祁連山和河西走廊,這就是兩次河西之戰。
在拿到河西走廊後,這一地區的四座城池,也重新回到了漢朝的手中。
因為在占據城池之後,無法及時把消息回傳至朝廷,但是已經被漢軍占據的城池需要命名,於是河西走廊的四座城池,就都由霍去病來命名了。
因為是他帶領部隊收復了城池,功勞較大,所以之後這四座城池,也延用了霍去病所起的名字,朝廷也沒有進行更改。
第一座城池是酒泉,相傳霍去病帶著部隊孤軍深入,打得匈奴節節敗退,在拿下酒泉這座城池後,收到消息的漢武帝大喜,特意挑選了一壇美酒,賜給了霍去病和眾將士。
奈何酒少人多,雖然是美酒,可完全不夠用分發給將士。
就在這時霍去病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因為城中有一處泉眼,於是他把美酒倒進了泉水之中,隨後召集眾將士開懷暢飲,酒入泉中,才有了酒泉這個名字。
還有一種流傳較廣的說法是,在霍去病率領部隊進城後,發現『城下有泉,其水若酒』,於是起了這個名字。
第二座城池是武威,這座城池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漢軍大敗匈奴。
公元前121年,匈奴被漢軍徹底擊敗,霍去病帶領部隊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區,此時的霍去病可以說是意氣風發。
在占領了這座城池之後,年少輕狂的霍去病,為了彰顯漢朝和漢朝軍隊的威名,把這座城市命名為武威。
在之後的歷史中,這裡也曾多次變更地名。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主要城市之一,張掖也有著魚米之鄉,桑麻之地的美稱。
此外,張掖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這裡有大量的古建築,也擁有著充滿異域風情的建築和文化。
收回張掖之後,漢朝打通了絲綢之路,不僅和周邊國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也傳播了漢文化,漢朝的陶瓷,茶葉更是遠銷海外,深受歡迎。
最後一座城池就是敦煌,自古以來敦煌就是偏遠之地,古代的軍隊要到敦煌,都要經過一番長途跋涉,霍去病帶領部隊收復敦煌之後,才有了後來的敦煌郡。
『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意思就是這座城池對於漢朝廣開西域,有著重要的作用,於是便有了敦煌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