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為什麼背叛黃巢?皆因這群特殊人士作祟。《網路歷史》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無能,統治階層腐朽不堪,再加上天災頻頻出現,這一切導致整個社會分崩離析,百姓流離失所,並由此引發了多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黃巢起義』。

公元875年,鹽商家庭出身的黃巢因對當時社會極度不滿,遂決定響應農民起義軍領袖王仙芝的號召,在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舉兵反唐。

三年後,王仙芝在官軍的圍剿中戰死,黃巢被眾人推舉為『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

公元880年,黃巢率領義軍攻占了唐朝京師長安,並在大明宮含元殿登基稱帝,『黃巢起義』發展到了最高潮。

然而,黃巢還沒把皇帝寶座捂熱,起義軍中就發生了一件大事情:同州防禦使朱溫叛變了。

朱溫是黃巢手下一位非常重要的將領,且手中掌握著大批軍隊。

朱溫的背叛對黃巢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

不過,令人頗感匪夷所思的是,當時黃巢的軍隊已攻下長安,唐僖宗逃往四川,天下大勢似乎明顯偏向於黃巢這邊。

朱溫早不反,晚不反,為什麼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了背叛黃巢呢?

朱溫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人渣,但關於背叛黃巢這件事,倒是不能怪他反復無常,完全是黃巢自己作死的結果。

黃巢在長安登基稱帝後,天下局勢對他確實極為有利,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黃巢建立的大齊政權將會取代大唐王朝的統治。

許多唐朝官員都紛紛改旗易幟,加入到黃巢陣營中。

然而,歷史卻證明了黃巢『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他的格局頂多也就是能率領農民起義軍到處燒殺擄掠,而不是那種可以定鼎天下的帝王。

在趕跑了唐朝皇帝後,黃巢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這些方面上,而是天天在後宮中與宮女們廝混。

同時,他對手下那些曾和他共同出生入死的將領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感。

為了解決信任危機,他重新起用了讓唐朝政治格局變得一塌糊塗的太監,並派這些擅長搞陰謀詭計和打小報告的『特殊人士』前往各個軍中充當監軍。

在派出了大批監軍太監後,黃巢就自認為他掌握住了全軍的動態,而事實上,監軍太監們送給他的各種情報往往摻雜著大量私貨,對各軍將領的好評或是差評,完全依據將領的聽話程度來決定。

如此一來,像朱溫這樣在前線作戰的將領就慘了,不僅軍事行動受太監掣肘,還經常要被這些他原本最看不起的閹人所壓制、欺負。

朱溫感覺委屈,於是不止一次地通過正常程序向他的老大黃巢申訴。

可是他上報的所有信件全都如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原來,信件全部被太監們給截留了。

公元882年,朱溫率部在河中與唐軍作戰時遭遇大敗。

朱溫接連發出十份表章,請求黃巢火速派兵增援。

和朱溫素有過節的左軍使孟楷在得知這一緊急軍情後,卻和朝廷中掌管軍情信函的太監內外勾結,隱瞞了這件事情。

朱溫苦苦支撐,卻始終等不到援軍的消息。

他身邊的親信胡真、謝瞳勸他幹脆投降唐軍。

朱溫覺得唐朝氣數未盡,而黃巢自從稱帝後,幹的一系列事情也不像是真命天子所為。

於是把心一橫,殺掉了監軍太監,然後宣佈向唐朝投降。

唐僖宗在蜀郡得知朱溫願意棄暗投明的消息後,大喜過望。

他當即下詔封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河中行營副招討使,並賜名『全忠』。

朱溫降唐是『黃巢起義』的轉折點,此後黃巢和他的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

公元884年六月,黃巢在狼虎谷《在今山東萊蕪西南》兵敗自刎,唐末農民起義進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