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的後蜀算是當時南方大國,為何滅亡得如此迅速。《網路歷史》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的王朝輪換得像走馬燈似的,整個北方鬧哄哄亂作一團。

這些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都是軍閥出身,只要兵強馬壯就可以坐上天子寶座,對民生治理大多漠不關心,曾經繁華富庶的關中、河洛、河北各地都在戰亂中走向衰落,民窮財盡之下還要窮兵黷武的北地軍人,雖然在軍事實力上確實超過了他們的南方同行,但要說到擁有的資源財富,南方那些自立為王的小國就遠遠超出了。

當時的南方以吳國和繼承其疆域的南唐為首,其他向錢氏的吳越、南漢的劉氏、王氏兄弟的閩國、湖南的馬楚、前後占據四川的前後蜀國等等,在經濟實力上都逐漸超越了北方。

當然經濟實力隻是綜合國力的一部分,在群雄逐鹿、天下大亂的情況下,隻有超強的經濟實力而沒有相應的軍事力量來配合的話,那隻能成為待宰的羔羊,連守成都做不到,隻能成為強國眼中的獵物。

這方面最為典型的就是擁有巴蜀膏腴之地的前後蜀兩個小朝廷了,尤其有代表性的是孟氏建立的後蜀。

後蜀是後唐大將孟知祥所建:後唐本來派樞密使郭崇韜領軍輕而易舉地滅掉了王氏前蜀,但皇帝李存勖出於猜忌處死了這個名將,讓更得自己信任的孟知祥安撫入川的後唐兵將。

當時軍中因為主將無辜被誅殺而人心惶惶,孟知祥到任後很快穩定了軍心,並且將蜀中各地州縣掌握到了自己手裡。

後來後唐朝廷發生兵變,莊宗李存勖死於亂軍之中,孟知祥拒絕承認繼任的明宗,幹脆重新割據四川自立為帝,這就是後蜀一國的來歷。

後蜀在疆域上雖然略小於其前身前蜀,但擁有四川全境、甘肅和湖北、陜西局部,這些地區大都農業發達、人煙稠密,還擁有成都這樣全國屬於數一數二的大都會,而且基本沒有受到唐末以來戰亂的破壞,反而有很多世家大族遷徙到了相對安穩的巴蜀各地,在經濟上後蜀可能僅次於此時江南的南唐,連後唐和其後的後漢、後周朝廷中樞都不能比。

不過在軍事實力上就很可憐了,從立國以來的歷次戰事可以看出其軍隊基本沒有戰鬥力可言,特別是最後被北宋軍隊消滅時,從敵軍進兵到進入首都成都隻用了六十六天,打破了歷代割據巴蜀的政權的亡國記錄。

那麼為何後蜀軍隊如此不堪一擊呢?

後蜀龐大的經濟實力為何沒有順利的轉換為足夠的軍事資源呢?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後蜀政權的核心區域、自晚唐以來就被入蜀的中原世族們所占據,特別是富庶繁華的成都平原,分佈著大大小小的世家莊園,而更廣闊的山林沃野、又被魏晉以來就發家的蜀中土著地主所占據。

不管是王建建立的前蜀、還是孟知祥所建立的後蜀,他們在四川的統治都必須依靠這些當地豪門望族的支持。

因為王孟二人雖然手裡有足夠的軍隊,但在巴蜀各地並無其他根基,要調動全川資源必須要通過這些掌管了州縣日常事務的世族,也就是說前後蜀政權能夠一帆風順的掌握這麼大的疆域,是讓渡了部分地方管理權限給本土豪門的結果。

軍閥和世家的結合的確有助於迅速穩定地方局勢,但不利於形成一個真正有進取心的割據政權。

同樣的情況在三國時劉備集團也曾遇到過,是通過諸葛亮的鐵腕曾逐漸壓制住當時的巴蜀世家、集中起全部資源來建設強大的軍隊,甚至可以多次出川北伐中原的。

而諸葛亮死後的劉禪君臣都沒有這個能耐來打壓本土豪門,最後蜀漢的滅亡也是因為世家勢力不願意再出錢出力去支持蜀漢朝廷的結果。

所以後蜀也是一樣,空有遼闊疆域、充沛人力和富饒的資源,但就是沒法發揮作用,一旦看到中原朝廷大軍進逼,本地豪門就不願意冒戰亂風險來支持本地軍隊抵抗,這才是後蜀迅速滅亡的主因。

至於最後入川的北宋軍將大肆搜刮擄掠、侵犯的本土豪門的利益,那就是他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