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篡位,看到舊主柴榮幼子,對一大將說:你來將這個孩子養大。《網路歷史》

公元960年,中原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趙匡胤發動了陳橋兵變,奪得皇位。

自此,歷史的車輪轉向,統治王朝的姓氏,由柴家變成趙家。

王朝更迭,往往伴隨著血腥屠殺,但趙匡胤卻想來一場『和平演變』,實現不流血就能完成權力交替的目標。

比較為人所熟知的,是趙匡胤不僅留下了符太後和少帝柴宗訓的性命,還封柴宗訓為鄭王,賜予他和母親榮華富貴。

但趙匡胤善待的舊主子嗣,不僅柴宗訓一人,相傳,還有一位柴榮的幼子,被趙匡胤留下了性命,並安穩了過完了一生。

趙匡胤發動兵變以前,京城中其實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的謠言傳的沸沸揚揚,朝野一片嘩然。

趙匡胤的謀反幾乎稱得上是陽謀,他在朝中的權勢和在軍中的號召力任誰都看得出來,此人包藏禍心,野心很大。

可政治鬥爭中最令人痛苦的,就是對方發動陽謀,『明牌』和你打,自己手中卻沒有一張可以動用的底牌。

此時的少帝柴宗訓,隻能依靠手無縛雞之力的符太後以及范質等一眾文臣。

可是他們手中沒有兵權,禁軍的指揮系統被趙匡胤把持,柴宗訓和符太後就算知道趙匡胤要造反,他們又能如何?

不過是靜靜地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趙匡胤沒有讓少帝等待許久,他的正式造反來得很快,一次『黃袍加身』的表演結束,趙匡胤成為被迫當上皇帝的『受害者』。

趙匡胤如入無人之境,率軍進入京城,不論是守城部隊,還是朝中的禁軍,莫不對趙匡胤俯首稱臣。

宮廷中亂作一團,五代十國舊朝覆滅皇族的淒慘下場歷歷在目,不論是太後和皇帝,還是嬪妃們,都在為自己的結局而惴惴不安。

很快,趙匡胤的命令傳來了,『務必善待太後和少帝,不可傷害他們』。

符太後和少帝長舒了一口氣,他們的性命暫且保住了。

可是其他人呢?

柴榮的家屬不隻有柴宗訓和符太後,他的其他嬪妃以及兒子的下場將要如何?

他們不知道答案,隻能於宮中等待趙匡胤的發落。

很快,趙匡胤就帶著范質、趙普和潘美等人入宮。

剛一進宮,趙匡胤就看到一眾嬪妃,啜泣著癱坐在地上,有一個女人懷中還抱著一個嬰兒。

『這是誰的兒子?

』趙匡胤心中其實有答案,但他還是問道。

『這是周世宗的小兒子』對方回答說。

果然是周世宗柴榮的兒子,趙匡胤上前端詳了一下,發現確實是一個男嬰。

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趙匡胤的面前,他是造反的新主,而這個孩子是舊主的兒子,雙方的身份互為仇敵,他該如何處置呢?

如果殺了,顯得趙匡胤冷血殘酷,性格殘暴,畢竟舊主柴榮對他有知遇之恩;可如果不殺,加上柴宗訓等人,柴家稱得上人丁興旺,把他們全部留下,豈不是養虎為患?

趙匡胤拿不定主意,他突然想起來自己身旁站著趙普等人,於是他回頭問趙普:怎麼辦?

趙普是趙匡胤的幕僚,和周世宗沒親沒故的,更何況他就是陳橋兵變的策劃者,所以他自然不願意讓柴榮的兒子活著。

『除掉他』這是趙普的答案。

范質是周世宗的舊臣,他不會同意殺舊主的兒子,所以趙匡胤沒打算問范質,而是直接詢問大將潘美。

在小說《楊家將》當中,潘美成為潘仁美,並被刻畫成一位可恨的奸臣,但其實歷史上的潘美稱得上是良臣,品德也遠沒有小說和戲曲中演繹的那般敗壞。

作為周世宗和趙匡胤兩人的部將,潘美心中的感情很復雜,他猶豫再三,還是坦誠的對趙匡胤回答說:『臣與陛下過去都是周世宗的臣子,臣若勸說除掉此子,則辜負了周世宗,可臣若勸說放過此子,陛下一定會懷疑我的忠心』

趙匡胤被潘美的這番回答說得無言,確實,他趙匡胤過去也是周世宗柴榮的臣子,就算他現在做了皇帝,可周世宗對他有恩,他若殺了周世宗的兒子,豈非恩將仇報,到時候他和禍國殃民的朱溫有何區別?

趙匡胤決定放過這個孩子,並為他找一個依靠,而潘美就是十分合適的人選。

趙匡胤指著孩子對潘美命令道:『這個孩子送給你做侄子,他是周世宗的兒子,所以不能做你的兒子』潘美謹遵旨意,將孩子抱回家中撫養。

自此以後,趙匡胤再未過問這個孩子的消息,潘美也不主動提及,仿佛此事沒有發生過一樣。

周世宗的那個孩子取名潘惟吉,他稱潘美為父親,卻從不把潘家的其他人當作親屬。

後來潘惟吉做了刺史,生下子嗣,取名也不用潘美子孫的字輩,這無一不說明潘惟吉與潘美奇特的關系。

正史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潘惟吉的身份,《默記》等史料中記載潘惟吉是周世宗的兒子。

不過正史中也有佐證,《新五代史》中記載:『周世宗七子,宜哥與其二皆為漢誅,紀王熙謹964年卒,柴宗訓973年卒,曹王熙讓和蘄王熙誨不知所蹤』其中『曹王熙讓和蘄王熙誨不知所蹤』,正對應著潘惟吉的身世。

這為潘惟吉是周世宗之子的說法增添了幾分可信度。

如果潘惟吉真的是周世宗的兒子,那他的人生際遇與兄長柴宗訓相比,還要幸運得多。

柴宗訓雖說被趙匡胤封為鄭王,但他整日生活在憂懼當中,二十歲就病死了,而潘惟吉卻能有一個安穩的人生,還能夠入朝為官,施展自己的報復和才能,他的一生,已經足以讓眾多亡國皇族羨慕了。

參考資料:

《宋史》

《新五代史》

《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