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網路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皇子因為爭奪皇位而喪命,明爭暗鬥就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卻不想這個高高在上的高緯,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人生的話,他會選擇成為一個詞人。

他就是李煜。

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隻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

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淒涼。

開寶八年的時候,趙匡胤率領士兵們攻破南唐的都城金陵,就這樣南唐國被北宋滅亡了,李煜作為南唐的國主被帶到了汴京成為俘虜,他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在被囚禁的期間裡,李煜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人,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事,百感交集,有感而發寫了很多令人唏噓的詞。

公元978年的七夕,是李煜的生辰,這天他詞性大發,就寫出了這首催人淚下的《虞美人》,供歌姬演唱。

當時聽到的南唐舊臣們,都不自制的掩面輕泣。

宋太宗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沒過多久就下令賜李煜毒酒,將他毒死了,所以這首《虞美人》也就成為李煜的最後一首詞作了。

相傳,當時李煜的死狀特別的淒慘,他當時掙紮了許久才離世。

在《虞美人》這首詞中,李煜思今追昔,把自己經歷的痛苦都濃縮到這首詞中,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中把李煜成為俘虜之後的無奈惆悵,以及對往事的追憶展現的淋漓盡致,讓讀詞的人都能夠感同身受。

如果讀過李煜的詞的人都能夠發現,李煜在後期所寫的詞基本都帶有一絲絲的愁緒,寫的大部分都是傷感的離別,對於亡國的哀怨,這與他自身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

李煜作為一個亡國的君主,他怎麼不會去追憶過去的富貴榮華,怎麼能不哀嘆當下的悲痛與淒慘呢?

《虞美人》這首詞把李煜對故國強烈的思念表達的非常深刻,並且引起很多讀詞之人的共鳴。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日裡花開放,秋日裡月會圓,曾經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可是就這麼匆匆的結束了,快到讓人都無法回憶起它到底是何時結束的。

曾經的李煜,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擁有無邊的權力,享受著眾星捧月,有著令人羨慕的榮華富貴。

身邊有美人相伴,還有美酒歌舞供他飲用與觀賞,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可是當南唐被滅以後,戰亂如同一陣龍卷風似的,把這美好的一些毀滅了,同時也結束他這安穩的生活。

他無力反抗,隻能聽天由命的被宋人囚禁在汴京的宅院裡。

當春風吹過庭院裡的花,當秋日的圓月懸掛天空的時候,他隻能在這一畝四方的院子裡懷念往日的春花秋月。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明明知道已經回不去了,卻還是止不住心中的愁苦,這樣的精神折磨讓李煜難以承受,但是又能如何?隻能在這裡寫詞抒發心中的淒苦。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此句與上句中的『故國』相呼應,把思念的范圍縮小到具體的故國中的『雕欄玉砌』和『朱顏』,給讀詞人強烈的畫面感。

富麗堂皇的宮殿依然在那裡矗立著,它不會因為天下易主而傷心,它依舊把自己的華麗雄偉展現。

倒是宮殿中的那些女子朱顏已改,不復舊日美麗的傾城之色。

沉魚落雁的女子容易衰老,美好的日子也容易消散,都是難以再追尋的,這怎麼不讓他傷心痛苦呢?於是李煜難以再掩飾心中的悲痛,所以這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躍然於紙上。

這一句也成為了了千古名句,這句將愁思刻畫的形象又生動,讀過這句的人都會被這詞句中的愁思所感染。

無論是用詞還是詞的基調,這首《虞美人》都是詞中的佼佼者,詞中訴說的人生淒苦悲痛被李煜書寫到極致,讓人不禁感同身受。

可就是這首如此美的一闋詞葬送了李煜的性命,同時也葬送了他還沒有展示的才華。

整首詞中讓人品讀最多感慨最多的就是這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的詞總是讓人忍不住反復的誦讀,每次也能夠體味到不一樣的情感,雖然他是亡國之君,但是他在詞作上的成就還是不能夠忽視的。